书画知识 第16页

书法大家称谓大全,涨知识,果断收藏!

米芾《公议帖》 在书法圈里经常会提到这些人和称呼,他们是书法圈内的名家,也是后人学习书法的楷模。喜欢书法,这些书法大家的称谓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于心。 欧阳询《梦祭帖》 楷书四大名家 颜真卿、柳公权、 欧阳询、赵孟頫。 颜真卿 《颜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宋拓本 赵孟頫《高上大洞玉经》局部 钟王 三国魏钟繇, 东晋王羲之。 ...

书法妙语20条,句句箴言!

(宋)米芾《惠柑帖》 西方人善舞蹈,中国人精书法,中国的「书法」之道,是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中,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 ——木心《鱼丽之宴》 (晋)王羲之《得示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 (北宋)苏轼《太虚诗帖》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

工笔牡丹状元红的设色示范步骤

状元红牡丹花大如盘,清香扑鼻。初开时它深红紫色,盛开后变成朱砂红色,犹如状元的锦袍。人们取其吉祥寓意称它为“状元红“。 第一步:花头用重墨细线勾勒。正叶用粗细变化的浓墨线条勾勒。反叶、托叶、枝梗用中墨勾勒。老干用中墨结合侧锋写出。下边的竹叶用淡墨勾勒。 第二步:背景第一遍整体刷赭黄色(朱黄加藤黄加墨加少许三绿),第二遍加入一些草绿色(花青加藤黄)继续整体刷底...

如何写小楷更有质感?

研究小楷用笔不外乎形与质两个方面: 1、形是指貌,包括方圆、藏露、曲直、长短等; 2、质是指地,包含份量、厚度、骨力、涩韵等。形贵于变化,是流露在外的形式美,质贵于朴素,是潜伏在内的质地美。 小楷要富有质感,就其风格来说,要富有一种自然、朴素、天真、拙朴的气息,就其章法来说,它要有一种大小参差,疏密相间,奇正错落的布局;就其结体来说,要富有一种端庄、朴茂、渊...

练字=练人,一旦提笔,一生追求!

其实,书法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困难、那么高深,一旦提笔,一生追求。朋友们,与其整天聊微信、做低头族、落下健康隐患,不如抽空练练书法,长寿又增魅力! 一、练字健康长寿! 古往今来,绝大数书法家均为高寿。如唐代欧阳询85岁,柳公权88岁,明代文征明90岁,历史上四个帝王书家梁武帝萧衍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乾隆89岁。东汉以来,约有150位书法家,平...

毛笔用完后,如何清洗?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书法爱好者的毛笔容易掉毛或开裂等问题,有些时候是毛笔本身质量问题,但也有大量书友,是洗笔方法不对导致。 1.不泡笔直接洗 洗毛笔,最好是在一个固定的器皿里,比如盆子、洗面池等。把毛笔泡在一定量的水里,水也不用太多,能覆盖到毛笔就好了。泡大约20秒即可,这样可以把笔腹里的墨发散出来,便于洗笔。不能把毛笔泡在水里即可,这样...

张大千泼彩山水画与色彩表现的四种类型

文 | 贺万里 多月前曾经分三节发布大千泼彩的三种境界一文,所谓分论,亦应合当今时代的图文快餐化现象。前日内江大千故里一行,论大千泼彩山水画的几点创作理念,蒙内江师范张大千美术学院诸多师生厚爱,吸粉三十余,谨将前文合一,再次发布,共新老诸位朋友方家再审。 张大千以其晚年独创的泼彩技艺,卓立于现代中国画坛,成为开创型的中国画大师。对于他的山水画表现力而言,他的...

郭沫若的字好在哪?

最近观察郭沫若先生的字帖,突然发现郭老的字结体很有特点,几乎每个字都是有两三个很标准的平行四边形按照某种角度(大部分是60-120度角)简单的组合。 如下图所示: 图一 那郭沫若的字体现的这个规律,是独立性,还是一种偶然? 我又重新翻阅了从魏晋以来的书法大家的行书名帖名碑,其绝大部分作品或严格或松散,都能体现出这一规律(见后面附图)。我们把它称之为“平行四边...

为什么启功写大字不好看?

启功的大字没有小字精彩耐看, 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 对比启功手札和牌匾题字,一目了然。 启功大字为何不好看? 因为写大字和小字是有区别的!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大字和小字有很大的差异,不要说启功,就是把王羲之的字放大做招牌也是轻飘飘的感觉;许多人都不懂这一点。以小字的标准来要求大字,动辄说颜体后期的作品都是丑书。现在的国展和古代经典法帖相比几...

这样临帖,想不进步都难

一般说来,临摹中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选择碑帖种类,二是具体实践。临摹过程,是联系的、动态的、持续的,并非孤立的、静止的和暂时的。临摹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积累,在不同阶段面对众多碑帖,实现最佳组合、交融和互补非常关键。  ▲ 李建中《土母帖》 由此提出“互动临摹”设想,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 混合临摹 篆 隶 相 通 隶生于篆乃不争的事实。篆书与隶书乃后世...

书法裁纸规格表,太实用了!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cm (长×宽) 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 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三尺加长:136×50 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

学书法,为什么不建议写大字?

学书法,很多人喜欢写大字,字的大小很重要吗?对初学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建议,即便为了强调用笔和结构,也要适度,即便是入门之后,也别写太多大字。 一、古人不写大字 无论楷书行书,其实古人很少写大字,经典作品没几个是大字写成的。最早的甲骨文大概跟红豆差不多大,我这样的近视眼,半米之外都看不清楚。汉代日常的字比甲骨文大不了多少,一般一公分以内。 唐代的字比较大了,估...

如何才能书写出生动流畅的小楷?这个诀窍一定要掌握好

研究小楷用笔不外乎形与质两个方面: 1、形是指貌,包括方圆、藏露、曲直、长短等; 2、质是指地,包含份量、厚度、骨力、涩韵等。形贵于变化,是流露在外的形式美,质贵于朴素,是潜伏在内的质地美。 小楷要富有质感,就其风格来说,要富有一种自然、朴素、天真、拙朴的气息,就其章法来说,它要有一种大小参差,疏密相间,奇正错落的布局;就其结体来说,要富有一种端庄、朴茂、渊...

如何让书法的线条更上一层楼?这些要点要牢牢掌握

书法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传承了数年前的文化瑰宝。 随着当代书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书法学习书法,或许有的人一开始只是为了写出一手好字,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书法的魅力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但是许多初学者在学习书法的时候都会进入一个学习的误区,就是机械式的去练习去临摹,而不去理解书法所蕴含的真正知识。 书法的线条并不像我们看上去那样简单,...

魏碑是丑书?魏碑在古代书法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魏碑在书法界的争议一直比较大,有人将他视为书法瑰宝,不断的临摹研习,也有人把他看做丑书,认为魏碑的美感不适用于现代的审美,那么魏碑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呢?在书法界中又有着怎样的地位? 《张猛龙碑》 魏碑是比较有年代的字体,所以可以观察其字体是比较古朴的,比较有神秘感的,魏碑作为书法的一个过度是非常重要的,是书法从隶书向隋唐书法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魏碑字体在字形...

隶书为什么在清代那么火?

清代隶书“直接汉人”(杨守敬句),贯穿于有清三百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清隶为清代碑学的兴起,从根本上击溃帖学垄断的僵局,起到了重中之重的历史作用。典册告诉人们,有清一代擅长隶书的名家达500人之多。 隶书在清代有多热门?看看就知道了: 清早期的隶书名家有: 郭允伯(?-1652)、万授一(1659- 1741)、王嵩樵(1592-1652)...

行书这样练,最有效!

行书根据连带的程度可分为“行楷书”和“行草书”。行楷书更接近于楷书,比较规矩;行草书更接近于草书,比较奔放。我们练习的主要是“行楷书”,更简单实用。 第一部分 掌握行书用笔变化 一、笔画呼应牵连 行书行笔时要手指灵活,笔画要上下左右相互牵连,行笔迅连,笔势圆转互相呼应。 笔势呼应的方式有三种,一为钩挑呼应,二为牵丝相连,三为笔画合并。 1.钩挑呼应的例字训练...

当代书法差点什么

当代书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这是时代对当代书家的要求与挑战。书法传统积淀深厚,书法学习离开对经典的效法与汲取,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传统固然强大,唯善学者能入能出,“笔墨当随时代”,不盲从跟风方为书学者正道。汲古开新求变的意识是书法经典再造的前提与可能,应当成为每一个有抱负的当代书家的艺术自觉与理想情怀。 字外功夫 从技术层面来看,当代书法家的传统笔法把握...

详细介绍学习中国画的主要技法

在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同时,要深人生活,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加深对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的理解,到大自然中去,就是“师造化”,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感受,就产生不了激情,就无法创作,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写生,把最美、最生动、最典型的物象搜集起来,注入自己的感情,不断提高绘画加工能力,使自己的作品逐步升华到较完美的境界。当然,这要付出艰...

山水画的运笔技巧!

山水画基础技法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教程。它可以使初学者一步一步地熟悉山水画技法,掌握技法,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更高境界。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

不可不知的中国画的十大构成关系

1.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者,心画也。若不懂笔墨,何谈以文载道,中国画又有何内涵之说? 2.气韵 “气韵生动”不只是南齐谢赫的六法之一,大凡...

欧颜柳赵,学习楷书怎样选?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四大楷书,在森严细微与俊朗大气中见分晓。今天,我们分别为大家着重聊聊四大字体的区别和特点比较。 1、欧阳询(557一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

做个内行人,学会看书法!

  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欣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要较深入地欣赏书法,得有两把刷子──「历史的刷子」与「书法的刷子」。历史的刷子包含了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书法的刷子则包含了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   知晓古今之书法演变──书法史:   想想,书法演变是有前因后果的。从殷商...

书法,墨汁加水有技巧,你知道吗?

中国是墨的故乡,自古就有制墨、使墨的规则,从墨丸到墨锭再到墨汁,从松烟到油烟墨,无不体现着墨法的精奥。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书法,都十分重视对墨的驾驭,从古今书论中对墨的规定和各种传世墨迹来看,墨的使用与技巧问题一直是创作者乃至欣赏家、理论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对古代书论中关于用墨内容的考察与欣赏、实践中对墨法的关注,最为常见的用墨之法大概有如...

不看百幅宋画,怎懂中国美术

宋人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极至。宋人画家深人自然,以自然为师,写生之专注之仔细,对自然物象穷尽其理,严谨求实,凝笃精神,常常是物我两忘、自由无羁的忘我精神状态。宋人对待写生是主体精神的高度集中,以心驰骋,心与物游,心灵完全释放;宋人非常重人品、重修养;宋人画宁静肃穆,没有一点燥气,作画时心平气和,静心滤照,胸有成竹。宋人搜书搜画,对物象刻画精工细致、巧妙,...

如何理解油画中的“写意性”?

写意性的造型手法就是抓住事物的神态,将每一个物象赋予情感,物体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层次分明。而且写意是油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艺术界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含义。与传统的西方绘画风格相比,写意具有更多的表现空间和机会,可以完全依据画家的审美理念,以及艺术创作要求来展示,他们对于对象的理解和感受。 其次,写意油画家们从不追求表面的色彩效果,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喜...

大写意花鸟,“大”在何处?

大写意的境界是无数画家锲而不舍的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大写意花鸟画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宏大的意境、生动深厚的气韵以及张扬的个性、独特的精神内蕴。正是这些,铸就了大写意花鸟画的“大意境”,形成了大写意花鸟的“大风范”。 1.内涵之大,无极之境 大写意花鸟画的“大”,首先是一种内涵上的丰富,是以简练概括的线条所呈现出的无极之境,是以留白来表达表现画者情感的无限与宏大,...

扇面书法创作,这八个方面要注意

扇子是古人搧风引凉的器具,而扇面用于写字作画,也是我国古代绘画特有的形式之一。往来应酬互赠扇子及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的一种雅事。扇面书法常见有折扇、团扇两种,早期书画家主要使用圆形绢质的“纨扇”,明代“折扇”流行后,纸面折扇上书画成为另一种选择。扇面书法作为欣赏和收藏之用,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扇面书法或供人把玩于指掌之间,或悬挂于...

谨记:行书用笔特点小诀窍

放松楷法,书写增速 行书兼有楷书的基本法则和草书流动的笔法,行书运笔虽比草书慢,但比楷书要快,而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苏轼所言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观点,说明了不同书体形态的不同,也说明了书写的速度和节奏的不同。研习楷书时,在笔法上要求建立楷法,即关于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各种要求,概括地说,起、收须有交待,如藏锋、露锋、回锋、折笔、顿笔等。而行书因为书...

多层次解读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大的画科,也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形式。从时间上看,它的出现比人物画晚,但比花鸟画早。尤其是五代宋代,达到了艺术巅峰。 然而,当我们看展览时,我们不禁会问:我们应该如何欣赏这些山水画?除了感觉好,似乎什么都不能说。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顺着这个问题,来聊聊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   1. 山水画的文化背景 中国的山...

写书法,小楷比中楷更难的三个原因

小楷难,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字形差异中楷和小楷的难度上,我认为还是小楷的难度比较大一点。小楷比较难,当然也关涉到小楷笔法的精细度上。从字形上来说,小楷字形规模要比中楷稍微小一点,所以这就要求它的笔画要更加灵活,笔画有更有灵活性的原因。这就在某中程度上考验了书写者的灵活度,以及对于笔画的处理和安排能力。 二、数量差异一般来说,写一个小楷字,其实是很简单的。而且...

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笔墨,才是中国画的灵魂

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 临摹这家明天 临摹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个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处,细细体会,细心摹画,临**时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临摹风格过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

有一种字不露锋芒,却十分耐看

元代袁桷行书《一菴首座诗帖》卷纸本,纵31.5cm,横8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菴”为元朝僧人释寿宁的号。释寿宁字无为,永嘉人,时任静安寺(在今上海市)住持。袁桷此帖,用笔主要得益于隋唐人写经,极具法度,结字又有晋宋间人风致,潇洒中更具不俗之态。受米芾影响,运笔如刷,但并不锋芒毕露。学晋唐人使之较宋元一般书家有高古之意,但又完全是自己风格而无按模脱...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中国山水画是随着隐士阶层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仕隐分工的产物。 在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隐士们厌烦社会的纷乱和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们就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精神寄托。他们纵情山水,吟咏歌玩,深入到描摹山水的程度自是水到渠成。 山水画随着隐士阶层的形成而产生,又随着隐士阶层的人员、行为、思想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山水画的艺术内容及艺术形式也在发生...

山水画中柏树杨与柳的画法

十二、柏树画法 之一:画柏树切勿画成盆中之柏,要表现出柏树的高大、野疏的感觉。边线处理不要太强调,因为柏树的树皮皴法独具特征,有蛟龙盘柱之感,以解索皴和人字皴为主。↓↓↓ 之二:传统山水中专门有一种点称为柏叶点,也称圆叶。图中柏叶点是在圆点的基础上,用浓淡、干湿、整笔和破笔分两次点成,点时应像雨点落地似有重量感。柏叶要画得繁而不华。↓↓↓ 之三:图中(一)是...

山水画中有何奥秘?

清 任熊 十万图册·万卷诗楼 山水画崇尚可居可游,自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以其虽斗室之居,而可作千里卧游之想;山水画崇尚远意,虽列冈峦万状,绵延百千里,而其意尤在百千里之外。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可见在山水画中,山石、云水、树木、人物、舟桥各有其妙用。那么,这其间究竟有何...

线条怎么才能“圆厚”?

书法以线条质感为生命,线条质感首先要做到厚,因为只有处于饱满状态的线条才能表达生命的意味。 “厚”与“薄”相对,是体积的概念,书法在纸上立形,但只是纯粹的线。严格来讲,线并不具有立体性,线条之“厚”只是一个“视觉幻象”,然而根据格式塔异质同构的原理,也只有这个幻象,才是艺术品(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图:米芾早中晚期线条三种 因为“在外部事物、...

临帖怎么玩,才更容易入展?

01/ 风格的多维度 翟万益 临书大会为了在更深层次直接促进创作的发展,采用一临一创的投稿形式,在入展的作品里,临摹到位的较多,但创作作品不尽相同,有着不小的距离。这不外乎有几种情况: 一是与临摹作品风格差异较大 ,作为入选作品,这个差异是在临写的基础,在较长的时段内又临摹了其他经典作品,表现在笔下的风格就成为两种经典的揉合,但这个化合成份仍以自己投稿临摹作...

常说“提得笔起”,究竟如何理解?

古人一再强调“作书须提得笔起”,今人点评习作也常有“笔未提起”之语。 “提得笔起”并非仅指作钩挑之时,而是能在更大的时空范围里,以“写空”“射空”“烟感识字”的状态来运笔。 赵孟頫 “写空”是吊着笔挥运。 笔是有重量的,如任其自然落在纸上移动,会形成一定粗细的线条;若想让线条更细,就要给笔一些向上的力量;有时即使想让点画稍重,也不是向下按笔而是将其高度略微降...

这是王羲之老师的书法,如何?

王廙(276—322年),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屈指可数的音乐家。 王廙作为王羲之的叔父,王羲之从小就受他的影响。因此,成就了他的书法事业。王廙不仅书、画名重一时,而且有理论,他是继汉代的蔡邕之后又一个将书、画等艺术相结合的人。他的绘画理论的重要一点是,提出了书、画创作要“行己之道”,即所谓不因袭前人,...

书法,才是最难的艺术

什么是美:就是好看,耐看,就是能吸引人看,就是能回味。 书法本身最基本的就是一种汉字的组合,要好看,要耐看,要能吸引人,务必就要最基本的让人能看懂,能看明白。随之才能去体会书法艺术的字外功夫和意境。否则,挂在墙上的书法,内行人看得不舒服,外行人看的不明白。那就失去书法本身的艺术性。 书法能称之为艺术的,绝不是单单汉字的组合。书法家也不是单单的会把汉字组合起来...

好书法的四个标准,你做到了几个?

对于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把字写得好看、漂亮,可以说是最大的理想。比如有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总想把写出来的字和原帖进行比较,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有些人觉得自己写得很像,让高手一看,还是被认为存在问题很多。那么,衡量书法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点画是否有质感 点画是衡量书法好坏的根本标准,而点画好坏的衡量标准是质感。提起质感,有些人可能就会觉得太过高深,其实,点画...

浅谈草书创作经验

草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高山仰止,学习是个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过程,大多数较为成功的创作者在介绍经验时都不能穷尽。而国展的选拔方法又偏重于对传统的模仿,又无形增加了许多条条框框的羁绊,所以真正要做到带着镣铐舞蹈,即深植根于传统书法土壤,又增加自己的风格试验,需要广阔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游刃于“法”和“创”之间。 一、参赛创作草书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知道草书是书法...

中国国画—国画画法分类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 工笔画 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相对于“写意画”。(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总的来讲...

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的区别

传统水墨国画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每一幅传统水墨国画都是历史的见证,通过绘画中的人物、景物、装饰等元素,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而在中国画领域中,现代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础,在其上铺色和点彩等,较之水墨画,其在色彩上较为丰富多彩,明快和鲜亮。 自中国水墨画发展以来,它已形成了自己严谨而成熟的程...

白描美学之见

▲ 事事如意 38×117厘米 2022年 白描作为一种“以线为骨”的艺术,在中国画中占据了重要的高地。 南朝齐梁间的画家、理论家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就提出中国画的“六法”论。“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从此,“六法”论成为历代批评家、鉴赏家品评中国画的标准和...

国画的黑白之美

中国画,往往以极简的笔墨乃至空白或黑团去表现客观物象的存在。一条曲弯的线,便象征着山脉,画水面,常常不着一笔却让人感到如见万顷碧波,一团墨水泼出了人们许多幻觉,也许是远山,也许是丛林,以简概繁以无中生有,如太极图的阴阳鱼,黑鱼白眼,白鱼黑眼,黑中包含着白,白中有蕴藏着黑,黑白相依,黑白相溶。简单的黑白关系道出了中国画的审美真谛。这种审美关系的体现,形成中国画...

国画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1、笔。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毛笔又分为小、中、大等型号。 2、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3、纸。中国画在唐宋时代...

从时间顺序和流派传承简单了解中国花鸟画

在中国传统绘画里,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大都通过花鸟类的题材表现出来。历代的画家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悟寄情于花鸟之中,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用画笔将身边这些点点滴滴凝固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流传下来。 它们题材多变,风格多样,笔墨随意挥洒,不囿于客观形象的束缚,直抒胸臆,处处流淌着诗性的美学。 花鸟画的萌芽与形成 花鸟画最早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陶器和玉器上一些稚...

什么是齐白石“衰年变法”?

图一 齐白石《拟八大枯枝小鸟》(五十四岁) 齐白石五十四岁时因避家乡兵乱,第二次来到北京,以刻字卖画维持生计。他画一个扇面为银币两元,比一般画家便宜一半,尽管如此,来找他画画的人仍然很少。虽然找他刻印的人倒是常有,但收入甚微,维持生计有困难。他在诗中写道:“未工拈箸先拈笔,画到如今不值钱”;“冷逸如雪个,游燕不值钱”。在这些困难面前,齐白石没有低头,他在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