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知识 第17页

疏密与虚实是构图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布势、主次、对比、均衡、疏密、开合等等。 在中国画中,虚实与疏密是有区别的,有些人常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 下面,国画大师潘天寿为我们解构国画中的疏密与虚实等关系。 图1 有的说疏处即空白多些,密处即空白少些,是有一定道理的。“虚”即是画幅中的空白,“实”即是画幅中的画材。 一般说来,山水画中...

苏东坡是如何处理转换“折笔”的?

▲《李太白诗仙卷》苏轼撰 苏轼作字运笔迅速稳健,落笔沉着。其点画丰腴多姿,在转换处折笔调锋幅度大,翻笔即下,毫无凝滞。 苏东坡书法折笔(方折) 东坡书法的高妙,尽在转折,能出宋代书坛脱颖而出,折笔的能量巨大。请看图: 苏轼书法的转折处方硬齐整,如“昆刀切玉”,又似“金刀之净割,玉尺之量齐”。苏轼书法折笔的主要特点:一是方,二是齐,三是硬。今人学东坡,但摹其形...

黄自元和卢中南楷书各自有什么特点?学习楷书选择谁更为合适?

我们经常问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么就是对比问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喜欢对比一下,比方说黄自元楷书和卢中南对比,谁的楷书书法水平更高一筹呢?对初学楷书的朋友来说,应该选择谁为最佳呢?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他们各自楷书的特点,才能够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下面笔者就各自谈一下他们俩楷书的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黄自元是我们最为书写的...

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书法家写不好楷书?

古代科举制度虽有很多弊端,但对书法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科举考试首先小楷写不好,文章再好也会落榜。“以书取仕”,文人要进入仕途当官,首先要写好字。读书写字,本来就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基本! 楷书是书法的根基,很多人书法都是从楷书开始的,至于后来为什么不敢写楷书,是因为有些书法家后来功成名就后不愿意回到原点,展示最基础的东西,因为毕竟能够称得上书法家的都有...

书法气韵—–“行气”

识字的人会写字,还希望写得好看,如果用毛笔宣纸写成中堂、条幅,可以让人品评欣赏,如果写的内容是诗词、歌赋,还可以让人凝思、动情。再如果下功夫学好笔法技法,从而兴之所至,泼墨挥毫,又可以寄情、修神、养气……这就是书法。若有人问: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你知道多少?我必答之,至少知道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有着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高尚的艺术。书法有法,必...

中国画的写意性究竟如何诞生,为什么现在画失去了写意性!

中国画的写意性究竟如何诞生,为什么现在画失去了写意性! 我们国家的审美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审美传统不同,我们国家的古典美学注重情感神韵的传达与共鸣,比如道家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 比如道家“老庄美学就是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他们从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出发,探究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追寻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直接开浪漫主义美学先河,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

收藏书画艺术品应该掌握哪些要点

艺术品收藏是近些年来越来越热的一项活动,尤其是书画收藏,由于书画的价格在持续不断的上升,拍卖场中也屡屡拍出高价,因此书画市场成为了众人眼中前景无限的投资对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书画作为艺术品他其自身独有的艺术价值,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的历史价值也在不断的上升,因此书画的潜力是无限的,收藏书画不失为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书画收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事...

国画的写意是什么意思

国画审美精神是写意的,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具象而又单纯、现实而又浪漫、细微而又生动的审美意境。 国画的写意,就是通过笔墨技巧,通过主观感受去表现事物的精髓,去体现画家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追求。强调的是画家对于对象的精神探究,以及对对象的熟悉和理解程度。 国画写意不在于形似,而在于意似。它主要通过泼墨、渍墨、点染、破墨等技法来表现出画家对于景物的把握和感悟,展现出...

宋画,从撑满到留白:画出了对美的不妥协,中国画巅峰之美!

宋徽宗《梅花绣眼图》 话说回来,从北宋画院到南宋画院,其风格演变历经多方面的因素。南宋画院的留白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惊人的成就。画得很少的前提,是必须画得非常精准。以精准的几条线去启发你无穷的想像力、去感染你无边无际的情愫,这样的绘画,当得起“品质”二字。 开创一种风格必有极强的自信,南宋画院的画家们用纤细的画笔,画出了坚守,画出了时代精神,也画出了对美的不妥...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四大意境美

意境之美是中国山水画中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审美标准,其不仅是社会受众群体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原则,同时也是艺术画家的基本创作原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诗 意 之 美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着“书画同源”的一种说法,因此无数文人骚客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都会努力追求着诗意般的美妙境界。从魏晋南北朝形成山水画体系时,其就与传统诗词...

一幅好画,一定要富于诗意!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南京省博物馆藏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白处,常常由本人或旁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即是咏叹画的意境;诗所占的位置,也即构成画面的一部分。这种诗与画的融合,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了相当长的历程。画家谢稚柳通过对自己艺术经验的总结,论述了中国画中诗画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论诗画关系 文 | 谢稚柳 谢稚柳(1910~1997),蜚声中外的画家...

浅析古典工笔画的用线法则!

古典工笔画属于造型写实、线条严谨、色彩靓丽、描绘细腻的画种,工笔画法是国画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工笔画既然属于国画范畴,那么线条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很多工笔初学者甚至中级学者往往将精力过多的放于画面的色彩、构图等方面,对线的运用不甚严谨,对线条的质感、空间、阴阳等方面也知之甚少,一张作品完成以后因为线条的质量不过关,总觉得画面不够完美,尤其是神采方...

欣赏国画中的矛盾之美

国画创作中,比较注重矛盾之美。何为矛盾之美?主要表现为宾主对比、黑白对比、疏密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方圆对比等。无论如何对比,结果都是为了整体画面的统一,而矛盾之美恰恰能够让整幅作品变得更加协调统一,充满意趣。 宾主对比:一幅作品,主体只有一个,其他皆为辅助,宾主相互依存,浑然一体。若喧宾夺主则会变得杂乱无章。 虚实对比:在国画中,虚实对比符合“阴阳相生...

一篇文章讲透写意花鸟构图之法

构图被称为“章法”或经营位置。构图受画面效果、内容,以及作者的立意所支配,一般都是在苦心经营和反复推敲下产生的。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现,而且还要将其画在画面上,予以位置上的妥善安排,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把这个创作过程叫作构图。 要想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达到有意境、有诗意的艺术效果,就需要巧妙地运用构图中的对立统一法则,诸如宾主、呼应、浓淡...

写意画为什么难成材?

齐白石作品 在中国千百年的绘画传统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阳刚大气的民族精神、最能体现博大精深民族文化传统的绘画形式,当属中国写意绘画。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各大美展中,工笔绘画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写意绘画则越来越少,能称得上精品的更是寥寥可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愈演愈烈。照此态势发展下去,写意绘画的创作与发展将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写”的传统正在逐渐消失,这对中...

画梅,这样构图

关山月 红梅 画画在落笔前,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构图,表现技法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构图,那么这幅作品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构图实质就是一个艺术构成,是一个画家才华和想象力的真正展现,构图的法则,即是艺术作品内部 结构的规律,又是写意画内在真气与脉络的骨架,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构图位置的经营如何,是构思立意、意境、造型、章法、色彩的综合体,是艺术升华的总结,是画家知识修养...

书法七大坑,坚决不能踩

在书法培训领域老师常说一句话:自学书法等于自杀!当然那些有成就的书法家当中也不乏自学成才者,但这句话也从侧面说明自学书法的艰辛——每走一步前方都有无数的歧路等着你,稍有不慎就会踩坑。 学书法除了学成功人士的经验外,精微堂主认为多看看失败者的经验也很重要,今天堂主运用反证的方法列举书友们最容易踩的七大坑,以期为书友减少试错成本,快速高效练书法。 一、天天通临 ...

以色彩的表现为主要特征的印象画派,是如何发展的?

前言 印象画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界的一股重要潮流,它以色彩和光线的表现为主要特征,致力于捕捉瞬间的印象和感觉。 印象画派的起源与发展 19世纪末,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工业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时的艺术教育体系注重规范和传统,对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进行限制,许多艺术家...

各类型油画的特点与美感

油画是一种古老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色彩、形状和纹理等元素的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情感。油画作品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每个分类都有独特的美感和欣赏角度。上一期我们讲解了这五种类型油画的风格与代表人物,这期我们来讲讲各个油画类型的特点与美感。 静物画(Still Life): 静物画通过细致描绘物体的形态、纹理和光影效果,呈现出静谧而平静的美感。观赏者可...

山水画的内涵与表达

中国山水画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其表达的是自然美的魅力,追求画面的自然真实感和自然气韵。山水画是通过画家的艺术构思和笔墨技巧,呈现出大自然的壮阔和神韵,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山水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除了表达自然美,更重要的是通过画家的笔墨和构思,表现出画家的心灵境界。山水画常常借助景物来表现画家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例如表现孤独、淡泊、超脱等等。因此,山水画被...

什么是行画?看完就明白了!

近年来书画的收藏慢慢成为热门,但怎样的书画才有收藏价值呢? “画的好坏谁看不出来?赏心悦目、栩栩如生的就是好画!”。其实不然,那“行画”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是个社会精英,你出差经常住的那些最贵的5星级酒店,你在酒店大堂、酒店过道和酒店房间里面所看到的那些油画和国画就是行画。 如果你是个屌丝,你想看看行画,那就花上1000元,到你城市最贵的5星级酒店住上一晚,...

北宋山水画笔墨意趣

五代 董源 溪岸图(局部) 五代开始,笔墨语言逐渐趋向独立,艺术家的精神意趣更加自由。五代以荆浩为首的北派山水和以董源为首的南派山水在传统渊源和写实精神上是有所区分而又一脉相承的。笔墨以皴擦点染为核心,融汇多种技法,形成艺术家独特的个人风格。董源开创的“点子”,是披麻皴极具独特性的绘画语言,是对具象事物造型的精简化概括。 五代 董源 溪岸图 220.3...

写意花鸟画的十种意境!

一、简洁、概括美 写意与写生、写实相对,不追求客观的真实和细致,反对模仿自然,讲求归纳概括物象的类型化、恒常性的特征,摒弃具体的细节、个体的色相。 牡丹花之所以是牡丹花,是因为它区别于其他花卉的类型化的特征,而不是这个牡丹花与那个牡丹花的个体差异。 二、单纯、质朴美 正如《诗品》中讲“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是说真正的富贵不在于青黄屡出、色相翻滚,而是对自然精...

中国山水画的设色法!

中国山水画有水墨画和设色画两类。“墨”在传统上往往也被看作为“色”,唐张彦远说“运墨而五色具”,后来又有“五墨、六彩,说法不一。一说黑、浓、湿、干、淡五种墨加上白,谓之六彩,一说五墨是浓、宿,焦、退、埃。总之是说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纯以墨彩(有时水墨中和以极淡的藤黄、花青或赭石)表现的水墨画,是中国绘画上独特的风格,自唐、宋以来,与设色画并驾齐驱,丹素异彩...

要想画好国画,这四大染法你一定要会

在传统中国画绘画创作中,有多种传统绘画技法比如勾、皴、擦、染、点、撞水、撞色、撞墨、积墨、积色等仍为现代画家所用。其中勾、皴、擦、染、点等可以说是最为基础的技法,下面就国画技法染法进行讲解。 “染”则是同时用色笔和水笔,先着色笔,再用水笔把颜色烘染开,使其色调渐淡或渐浓的笔法,一般有四种不同的染法:套染、点染、罩染、接染,具体介绍如下。 套染 在绘画时,主要...

国画中的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是什么意思?

国画中的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是山水画的两种表现形式。青绿山水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要颜色的山水画。皴笔较少,而颜色厚重。浅绛山水则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染以褐色为主的淡彩。 画青绿山水主要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大自然的神韵和气势。青绿山水着重描绘山川层峦,青翠欲滴的树木和流水叮咚的河流,以及云雾缭绕的群山。这些形象的打造,打造出了青...

初学书法,最好以颜体入手?

学书法,颜体是目前最通用的启蒙字体。这是因为,颜体不仅有它自身结构上特殊美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颜真卿此人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忠臣,其气节为后人所敬服。让孩子从颜体入手启蒙,这里面也寄托着老师和家人对孩子的期望。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苏轼《东坡题跋》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能让书法宋代“尚意...

行书不懂这“三不原则”,苦练十年也白搭!

行书作为动态书体中的一种,相比隶书和楷书最大的区别是要追求动态之势,写行书要能打破楷书的“平行等距,布白匀称”等原则。 要有疏密、虚实、错位、欹侧、开合、收放、大小、粗细等对比变化,讲究制造矛盾然后解决矛盾,最终达到和谐。 据此有人总结出了行书的“三不原则”: 一、不居中:中竖不居中、布白不均匀; 二、不平行:多横多竖时方向、长短、间距不同; 三、不并列:左...

出帖的三种训练方法

出帖的三种训练方法 我这里讲的从碑帖中走出来,还是侧重于在临帖阶段的“走出来”的观念。只是说,临帖的精临阶段、广临阶段过去以后,那么,在临帖要有强烈的出帖意识和强烈的创作意识。这些意识的指导下,还有哪些临帖的方法呢?我介绍三个方面。 一是强强联合,各取所需。 所谓强强联合,就是在广泛临帖的基础上,吸取各家各派的精华,打包组合,广纳百收。这相当于米芾的集古字。...

干货!欧体技法精讲

《九成宫》的笔法不像颜柳提按强烈,而全是缓提按,要求心与手的控制能力要强。学者也容易把手写僵,写进要松要用心写,开始不要过分强调笔力。欧体的起收笔都浑厚方正,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写时不可过尖和单薄。图文解析: 1、横 横尾部下垂有松弛感, 这在颜柳处较多见,欧体也有, 但少,此横上边缘线直下边缘线才有弧度。 多数欧的横上边缘线下弯,下边缘线上弯, 即只有中...

隶书这么写,神韵自得

隶书也叫“隶字”。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因袭小篆并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隶书分为“秦隶”(简牍体)和“汉隶”(今隶)。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汉隶)略显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凤尾”“一波三磔”。它源于秦小篆和简牍体,到东汉时达到顶峰,书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结体扁平、...

书法临摹,很多人不知“摹”

临与摹有别:摹是以薄纸蒙在范本或影本上照着书写,通常称为“写仿影”;临是置选帖、范本在一旁,看着字的点画、结体和气势,仿照书写。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云:“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复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宋代著名书论家姜夔在《...

什么样的国画是最好的?记住两个字就够了

什么样的国画是最好的? 评价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极简,以元朝为分界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元朝以前是“神”,元朝以后是“逸”,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一)神品 神品画通常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工笔画居多,一般产生于宫廷画家之手,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记录皇帝、贵族们的生活就全靠这些画家了。 周昉是宫廷画家,以擅长仕女画闻名于世...

中国画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

在世界面前,能够代表中国的美术就是中国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英文化,是国粹,是中国美术的核心主体。几年前,遇到一个搞国学的长者,问:“是画家吗?”“是。”“画什么画?”“中国画。”“唉,现在哪还有中国画,都成洋垃圾了。”十分惊诧。读《陈绶祥:中国画并非水墨画》,文中提到:“当前的绘画,非常简单,不中不西,没有准则,没有目的。”这“不中不西”说明现...

中国画的美,表现在八大方面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薛永年 不似之似 对于“不似之似”,齐白石的说法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本质是中国画对象形、形似的超越。现实中虾的眼睛是圆点,而在齐白石的画中,虾的眼睛变成两个“直道”。他不是在画虾的眼睛,而是在画虾游动时眼睛在闪光的感觉,这样显得更生动更传神。你说它不像,实际更像。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 ...

写小楷,这些细节不能忽略

唐太宗李世民《论笔法》说:“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又曰: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指实,指实则筋骨均平。次掌虚,掌虚则运用便易”指出了执笔的正确方法及其意义,今人沈尹默先生精研笔法,总结出“擫、压、钩、格、抵”的五字执笔法,其要旨在于指实、掌虚、腕平、掌竖。 因此,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认为应该掌握好“五字执笔法”,执笔时还有一个要注...

书法,最终追求的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疑问,写书法最终极的目标是啥? 书法,或者说更大一点,就是所有的艺术,其终极目标,无非有两个: 第一、抒发感情; 第二、不断提高为了表现感情的技巧和手段,包括必要的形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诗歌,最原始的诗歌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亦如诗经、楚辞等,都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所以,诗歌不仅在文字上给人以情感上的熏陶,而且配合音乐和舞蹈,更给人画面感和...

成年人学书法,会不会太迟了?

多数书画爱好者都会存在这样的疑问:成年人学书法会不会太迟了? 在开头先给大家一颗“定心丸”:书法是个伴随终生的艺术,什么时间学都不会晚。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对于古代书家来说,书法是童子功,即便是软笔书法已退出实用舞台的今天,从小拿毛笔写字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们也不计其数。而在生活节奏飞速加快的今朝,小时拼课业,青年为生活,中年围绕家庭琐事忙出忙进,真要等...

王铎如何破解《圣教序》

王羲之《圣教序》是书法学习的参考书,而不是教科书,对于参考书而言,它所提及的相关信息,应该做深入的考究后才能取舍,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直接拿《圣教序》做为入门范本,很难练出线的质感来,即使外形酷似也没有那种气质,倒容易东施效颦。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要成为一个好的司机,其基本的方法就是要跑过足够的里程。说及此,是要说王铎,他对王羲之的《圣教序》的理解应用就...

画竹还需掌握好这三点!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酷爱竹子。“竹”不唯亭亭玉立,风采照人,且抱节虚心,岁寒不凋,非君子其何哉?所以画家常以竹喻君子情操,写竹之风大盛!这里准备了从元代至清朝的九位书画大家的写竹作品,供大家欣赏。 ◆元 李衎《竹石图》 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人。李衎官位极高,官至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封蓟国公,谥文简。李衎善画墨竹,秉承了宋代写实的画风。此...

临画不如看画,眼高才能手高

01、对临 即面对着别人的画迹或印刷品,按其作品的笔、墨、设色、章法,一丝不苟地照样画下来。初学者,开始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先临一些构图简单的,有了经验后再临复杂的。 对临时也可将一幅画分解开来,先专画某一部分,如树、山石,或峰峦等,然后合为全幅。 在临本选择上: 一要“先工后写”,必须从笔墨工整的画迹开始临,把山、石的结构,材木的穿插弄清楚,...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也是在写生活的智慧 !

“ 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 ” — 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白谦慎如此评价张充和 世间可下酒的东西有不少。为吃酒而吃酒的,炒几盘荤或素的菜,或一碟花生米,已是好。风雅一些的,煮一壶月光下酒。作家董桥另得新趣,他说张充和的毛笔小楷漂亮得也可下酒。 张充和 楷书《酒德颂》 《题凤凰沈从文墓》为1993年张充和、傅汉思...

楷书集字古诗,犹如古人亲笔

《楷书古诗20首》 唐人五言絕句精選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山中(王勃) 长江悲...

会留白才是真境界

张书旂 (1899-1956) 浙江浦江人 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抗战期间去美国创办画院 讲学作画,后定居旧金山 中国式的空白,不只是画家迁想的妙得,而是属于画家的“气质”,在无声中引诱欣赏者从“空白”中与创作者进行艺术对话。 张书旂勤于写生,工于设色,他深得“留白”之法,与浓丽秀雅的画风相结合,画面极见生动,别具一格,笔精墨妙,含意无穷。张书旂的留白,大道...

有一种书法,叫美的精致无暇!

有一种美 叫精致无暇 有一种书写 叫细品如茶 一种美的感受随着点画生起 那么这份书迹重新唤起了 新生和活力 ……… 【名称】汉汲黯传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文物现状】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 【简介】《汲黯传》被认为是传世赵孟頫的小楷名篇。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

从王羲之到文征明:历代行书八大家

行书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有偏于楷书的“行楷”和偏于草书的“行草”之分。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盛行于晋代。行书由正体小变而来,目的是为追求简易。行书切合实用,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具备楷书的工整,清晰可认,又存有草书的飞动,活泼可现。行书伸缩性大,体变多,萦回玲珑,生动流美,且平易近人,为书法家提供了笔歌墨舞的广阔天地。 在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中,行...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备这三个要素!

有很多人说:楷书是书法的真功夫,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这个说法对吗?那么,要说清书法的功夫是什么,先了解一下书法中的书体、要素和技法的关系。 首先,书法有五体:篆、隶、楷、行、草。另外,书法的要素有三个:点画、结字、章法。要良好的实现这个三个要素就要使用一系列的技法。 五体的各个体的创作中,三个要素的运用是不一样的,而且要实现这三个要素所使用的技法也不同。因此...

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笔墨精湛

  胡抗美,1952年生于湖北襄阳,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对胡抗美个人来讲,一直感到一种很沉重的责任感。当今...

要想画好国画,必须要先弄懂这几条!

1、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 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者,心画也。若不懂笔墨,何谈以文载道,中国画又有何内涵之说? 2、气韵 “气韵生动”不只是南齐谢赫的六法之一,大...

写意,我国绘画的精神所向

我国绘画向来重视写意,无论是技法严谨的工笔,还是粗笔绘画,都是追求写意的,这种写意精神尤其是在文人画领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意精神的形式要素主要还是以书入画,这在好多书画著作中可以见到,它首先就是表示在对于笔墨书法韵味的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淡化笔墨对物象的造型的能力,主要还是以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为主,我们都知道,宋代绘画和元代绘画很明显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