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书帖》的来历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关于《论书帖》的来历,跋文中已叙说得清分明楚,意义是:

  《论书帖》,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所书,存世有两个版本,内容相近书风各异。

  其一:《论书帖》墨迹本(摹本),著录于《宣和书谱》,或为唐、宋年间摹写本。运笔悠然自得,意气平和。纵28.6厘米,横40.5厘米,9行,85字。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唐僧怀素行书论书帖》,帖后有乾隆皇帝行书释文,赵孟頫、项元汴等人题跋。卷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秋壑图书”、“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收藏”、“乾隆”、“嘉庆”、“宣统御鉴之宝”等鉴藏印,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其二:《论书帖》碑帖本(拓本),又名为《论书帖》法帖,著录于《江村销夏录》,为清代碑帖拓本。经折装。总长113.8厘米,高31厘米,10行,85字(缺两字),笔势纵放流利,神采飞扬,兼有行草神韵。帖上有“唐放心素书”款,帖后有项元汴、陆树藩题跋。又经著名珍藏家高士奇、梁清标、笪重光、王鸿绪等人审定。帖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御书”、“平生真赏”(米芾印鉴)、“项元汴印”、“项子京家收藏”、“墨林秘玩”、“项叔子”、“笪重光印”、“江上外史”、“周寿昌荇农氏所藏”、“高士奇图书印”、“俨斋秘玩”、“陆树藩印”等鉴藏印,为学者黄锦祥藏本。

  怀素(737~799年),史称“草圣”,唐代出色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自幼出家,经禅之余,从事艺文,尤好草书。好饮酒,及其酒酣兴发,寺壁屏幛、衣裳用具,靡不书之,时人谓之“醉僧”。自言得草书三昧,有“狂僧”之称。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从邬彤(怀素姨表兄弟)学草书。邬彤是张旭的学生,乃告以笔法。762年(宝应初年)自零陵出游,历衡阳,走广州,旅居潭州,然后经岳州,进入长安。772年,怀素回乡,途经洛阳,适逢颜真卿,曾趋谒访问,僧儒论书,遂为书坛盛事。唐代名士如李白、卢象、戴叔伦、钱起等人,皆有歌行赞颂之。怀素以狂草著称于世,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传世墨迹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论书帖》等帖。

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关于《论书帖》的来历

评论

5+2=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