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164页
他7岁学会说话,11岁学会走路,考科举7次不中,却成书法大师,凭啥? 关于学习书法和绘画,天赋重要还是勤奋重要,我觉得这要看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如果想成为一位书法大师,开宗立派,我觉得勤奋和天赋缺一不可,甚至还需要一点运气和社会大环境。 但是,如果你仅仅想通过学习书法修身养性,打发业余时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或者通过书法谋得一个职业,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
钱沣(1740-1795),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除政声清廉外,钱沣的书画名气亦很大。其书法摹颜、欧、米诸家,而又自成一体,笔力雄劲,结构严谨,气势开阔。钱沣(南园)的书法,端庄厚实,气势雄伟,使人”初见敬而畏之,愈久愈可爱”。 南园批牍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案本院於本年四月内按试...
明代董其昌行书临颜苏书卷,纵23.1厘米;横378.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前段为董其昌临颜真卿四帖,清卞永誉将后段集为一卷。前段书于1609年,董其昌时年五十五岁,为其探索二王、兼学宋四家时期。用笔秀润,多侧锋取势,显露各家笔法特征。后段无年款,钤“大宗伯印”,应为其1625年拜南京礼部尚书后。且书风老辣沉厚,将颜体之厚重与自身之秀逸结合,结体以欹侧化板刻...
赵孟頫行书近来吴门帖页,纸本,纵28.4cm,横4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赵孟頫致晚辈德辅的书札。德辅或即段辅,元虞集《稷山段氏阡表》记段辅“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称其为“教谕”,与“以司业教国子生”相符。 帖中文字信笔写来,笔法婉转流美,点画呼应之际,挺拔遒美的气息跃然纸端,隐然有晋人风致。 释文:...
东晋 王珣行书《伯远帖》局部 《伯远帖》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 《伯远帖》 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 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
敦煌遗书:太上大道玉清經卷手稿,25.2×149.8厘米,法国藏编号 P2341
赵秉冲(1757–1814),字砚怀,号谦士,上海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钦赐举人,官户部右侍郎。博雅嗜古,书工真、草、篆、隶,画擅梅、兰、竹、菊,能模印,尤好金石之学 。 赵秉冲书御题岁朝欢庆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御题姚文瀚岁朝欢庆图,臣赵秉冲奉敕敬书。 赵秉冲书御题画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御题宋人画山水,臣赵秉冲奉敕敬书。 清董诰赵秉...
清高宗御制宝月楼记,乾隆二十六年(176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敬胜斋法帖第三册(隶书) 御制宝月楼记(楷书) 文有神会。落笔可以千言。兴有时来。待机不妨数岁。宝月楼记之作。迟速盖有如是。宝月楼者。介於瀛台南岸适中。北对迎薰亭。亭与台皆胜国遗址。岁时修葺增减。无大营造。顾液池南岸。逼近皇城。长以二百丈计。濶以四丈计。地既狭。前朝未置宫室。 辛巳仲春御制并书...
启功临玄秘塔碑(原色墨迹本) 启功(1912—2005),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历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启功先生多次临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本站曾发表过启功于1972年临写第五本全篇。 参见: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等。他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军事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美食家,旅行家,历史学家。他是精神病,杀人犯。 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等。他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军事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美食家,旅行家,历史学家。他是精神病,杀人犯。...
清朝宰相董诰楷书治阐执中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御制读尚书。君道蕴尚书。载五十八卷。万古帝王师。首篇始尧典。文思着钦明。辉光四表显。亲亲而仁民。定时岁不舛。庶几咸熙和。禅舜勳华衍。巍荡无能名。希圣衷自勉。右尧典。协帝合重华。寿终命以位。告天禋六宗。觐岳辑五瑞。敷言明试功。四凶咸放弃。询谋达目聪。量才授政事。时亮庶民安。礼乐皆美备。二典千古昭。研求图郅治。右舜...
金琮,明代书画家,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 (今南京) 人。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世人。 明代金琮书法韩愈诗《听颖师弹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 卷首文彭篆书题“惠山游” 明文嘉惠山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为文嘉作于嘉靖四年乙酉(1525),作者时年24岁。图纪嘉靖三年甲申秋八月与数位朋友同游无锡惠山联句吟诗的情景,卷后附当日各人联句长诗。此后又有数十年间文嘉屡次重观此卷的题跋。 灯下文嘉...
文徵明大字行书手卷《追和杨铁崖石湖花游曲》,32.5×868cm,1547年作,来源:保利拍卖2020秋拍。 本卷为即兴之作,故书写流畅自然,轻松挥洒,始以重墨书写至“昔人既去今人来”,以“来”字为分水岭,用墨由浓转淡,书写速度更为流利。 局部大图欣赏 嘉靖丁未九月六日雨中漫书,徵明。
明代唐寅行书《秋声赋》卷,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台唐寅书于学圃堂 声明:以上资料转自台北故宫官网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