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166页
康里巎巎草书作品欣赏《谪龙说》卷,纸本,28.8×137.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康里巎巎书录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撰文赠送友人叶彦中的。此卷清初由安岐、梁清标递藏,乾隆年间入内府,后归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此书得王羲之笔意,用笔精巧娴熟,线条圆润流畅,笔画轻重粗细极为分明,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虽无书写年款,但从书貌看应是康里巎巎书法成熟时期...
吴一鹏(1460–1542),字南夫,号白楼,长洲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历官国子祭酒、太常卿,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端。著有吴文端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元明书翰第四十册:明吴一鹏书喜雪短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喜雪短律。奉呈东谿太史先生博笑。昨日才元旦。来朝又立春。雪花三见白。造化一何神。菜摘冰芽嫩。茶烹腊...
蝉离诗帖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摇落孤城暮。风流司马车。别来千里外。话罢五更余。树黑惊仙旆。山青忆旧庐。苍梧君去路。余意不踌躇。秋声万里客。兴尽独归车。白日猿声杳。黄昏鸟影斜。苍梧还载酒。梅岭漫催花。风雨庄生梦。吾书亦到家。蝉离。
宋米芾墨蹟册,51.6×61.6厘米20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襄阳墨蹟 宁有後。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 向诗偏。 阊门舟中戏作。苹风忽起吹舟悍。雨打图书庄里乱。阊门咫尺不尽流。何况盟津与江汉。非无轻檝并长槔。逆风流水适相遭。须臾风回 水流顺。星宿浮槎问月高。 过扬州。东风何索寞。带雪入扬州。尚想...
如果问: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也许有人会答曰:”不就写快点嘛?””重新临行书帖就可以了!”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相对片面。 进入正题前,要明白一个概念: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拥有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共性的书法基础,所以本文所讲的楷书过渡到行书的思路,当然不只是速度的关系,这里面包含了楷书...
沈尹默行书题记《唐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后更名尹默,号秋明、匏瓜。浙江吴兴人,与赵孟頫是同乡。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
溥儒正气歌八屏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溥儒(1896-1963),字心畬,号西山逸士、旧王孙等。出身清皇族,姓爱新觉罗,是是道光皇帝第六子亲王的次孙,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书法习柳公权、裴休。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文信国公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
佛门高僧书法欣赏《古德册》 明代释道衍行书《寄东林社主西绪大法师诗》 明代释普庄行书《七言绝句》 明代释德清行书《怀净土诗》 明代释怀渭行书《四言诗》 明代释守仁行书《上桧楼和尚诗》 明代释来復行书《奠茶汤传事法语》 明代释夷简行书《与甘露堂上和尚尺牍》 宋代释智讷草书《七言绝句...
明末清初朱耷行书诗卷,纵30.4厘米;横327.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朱耷(1626—1705),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后削发为僧,释名传綮。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 释文: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人侯。尊俎资高论,...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上海博物馆藏。 王文治书法题字:夏贵溪真迹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清代书法家、诗人。
嵇璜(1711-1794),字尚佐,无锡人。清朝水利专家。雍正八年进士,历官乾隆间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以治河有功著称。 嵇璜书荆浩画山水赋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皴。隐隐似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其诀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楼台树塞。道路人塞。石分三...
明代王宠行草书《雅宜山人诗翰》,25.9×702.5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卷王宠行草书写自作六首绝句,王宠虽以小楷名耀后世,但其行草更是精绝,从此卷中可领略其粗头乱服而有王谢家清流之气。 荷花荡里采莲归,九龙山头暮霭微。轻身倚楫下前浦,花气人香逐浪飞。 翁方纲隶书题跋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1246-1302),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 元代鲜于枢大书二十字轴,132.8×141.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书有元鲜于太常之笔。赵松雪公家藏之物也。二公书皆师晋右军王逸少。初右军学繇书。池水尽墨。因得书名。而二公用功虽未然。必骎骎乎入王氏之门墙。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裕庵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翰林侍讲学士慈谿陈敬...
李北海书《出师表》(传),剪裱本,23.2×11.5cm×9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不见宋明著录,落笔结字庄峻有法,神韵颇似《法华寺》《李思训》等碑,即便不是李邕所书,也是学李邕的高手所为。 无名氏书诸葛亮《前出师表》 右李北海先生出师表。遗珠五十一行零三字。乃昭阳李相国之旧藏。其内祇益州二字。乃雲麾同意。餘皆岳麓一体。寓目即知。原非宋元诸公所能望见门庭...
赵孟頫临《黄庭经》,来源:梁楷《道君像》卷后书迹,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故而人们每以其籍贯、官职、谥号等称之为赵吴兴、王孙、鸥波、荣禄、集贤、翰林、承旨、魏公、文敏等。赵孟頫五岁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明人何良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