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 书法 明·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 米海岳(米芾)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之咒也。然须结字得势。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 米芾 书法局部 学米书者,惟吴琚绝肖。黄华、樗寮,一支半节。虽虎儿( 米友仁 米芾长子)亦不似也。 米芾 书法局部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陈半丁,艺名陈年,籍贯浙江山阴,乃中国画坛一颗璀璨星辰。他出身寒微,却自幼怀揣文墨之志,沉浸于诗书画卷之中,以笔为舟,遨游于艺术的瀚海。拜入大师吴昌硕门下,得其真传,技艺日臻化境。 陈半丁,被誉为“运古派”之翘楚,其花鸟之作,尤为世人称颂。他行走于古今之间,一手紧握古法精髓,不遗余力地深挖细研;一手挥洒个性光芒,以心为墨,绘就自我风采。他将古人之法,自然之景...
陶一清笔下的云烟山水,以其清新洒脱、不落凡俗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 陶一清(1914 -1986),生于北京,原籍上海市,原名文通,斋号补斋,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山水画作品,尤其是云烟山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赞誉。 陶一清的山水画在表现自然山川时,总能捕捉到那份超脱尘世的清...
王伯敏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山水画大家和诗人。他的画作和理论都对中国美术史和山水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伯敏的山水画作品风格清润、苍茫、浑厚,尤擅用水和松烟渍墨,自成一派风格。他的画作多以江南风景为素材,尤其是富春江一带的景色,成为他晚岁绘画的主要灵感之源。 他的山水画既有宋人的清雅和神韵,又融合了北派山水的纵肆和潇洒,...
石涛,清初著名画家,其人物画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石涛的人物画纯用线描,而配以山水背景,笔墨洗练,功力极其深厚。他的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变化,能够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形态与神韵。 在设色方面,石涛善于运用淡雅的色彩,使画面显得清新脱俗,同时又不失生动与活泼。 石涛所绘罗汉人物,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和体态的精细刻画,成功地...
关松房的山水画作品以其深厚的传统功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笔墨技巧而著称。 关松房的山水画作品笔力苍劲如铁,构图气势雄伟如山。他善于运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和刚柔并济的笔触,营造出一种磅礴大气、意境深远的画面效果。 关松房在继承传统国画技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古人渍墨之法。他运用渍墨法描绘山水,使得画面更加浑厚、朴茂、劲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黄宾虹晚年...
方士庶(1692—1751)清代画家,字循远,又或作洵远,寓意其艺术追求既遵循古训,又不失个人独特之远见卓识。号环山,环绕山川之灵秀,寄情于自然万物之间;又自号小狮道人,或曰小师道人,此中不仅蕴含了他对道家哲学的深刻领悟,更彰显了他艺术造诣中那份超然物外、师法自然的境界。 方士庶,才情横溢,能诗善画,其书法严谨而不失灵动,笔力遒劲...
陆俨少曾教导学生说:“做人事事可让,独笔下当仁不让。” 陆俨少(1909-1993),以其深厚的功力,广博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正如徐邦达先生写诗赞曰:“龙蛇走出接烟云,睥睨王侯五百年”。 陆俨少《黄山松云》 陆俨少的山水画笔墨具有强烈的书写性。由于他的书法动感十足,运用于画也都灵动十分。他又在章法上刻意取势,写奇峰陡壑流...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七,华亭人(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他天才俊逸,善谈名理,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 董其昌书《紫茄诗》长卷,长414厘米、高24.5厘米,清新隽逸、秀美绝伦,然又不乏老辣,虽不能说是董氏极品,但也是其上乘代表作。此卷作品疏朗闲适,轻歌曼舞,是一种典...
司徒奇(1904—1997) 画家。字苍城,广东省开平县赤坎中股桂郁里人。生于1904年。少年学画,在中华艺术大学毕业时,适逢教育部筹备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公开征募作品。司徒奇以所作《艺人之妻》油画送展,结果以第一名最佳品入选,于是司徒奇名声渐露。 他初涉艺海,虽以西画为舟,却对国画之韵情有独钟,常于画布间游走于中西之间,绘就一...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女画家。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周思聪的荷花完全与传统中国画拉开了距离,她画荷没有明显的师承,也没有客观对象的羁绊,完全凭自己的想象画。 “我最爱水墨画。变幻无穷的黑白常令我沉醉”;“我爱静谧...
谢稚柳(1910~1997),蜚声中外的画家、书法家、鉴赏家、诗人。 当六朝文学的绮丽之风渐趋式微,唐代宛如一位锐意革新的巨匠,以全新的面貌横空出世,尤在诗的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在这场变革的洪流中,水墨画犹如一朵清莲,从繁丽的着色画中亭亭玉立,傲然绽放。它的诞生,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诗与画灵魂深处的交融,二者相互...
张瑀,(公元13世纪)金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画史无传。 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卷,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描绘东汉末年蔡邕之女文姬从匈奴归汉行旅在漠北大风沙中之情状。全卷共画12人,前有胡服官员执旗骑马引道,中间是头戴貂冠、身着华丽胡装、骑着骏马的蔡文姬,马前有两人挽缰,后面还有官员护送,并有猎犬、小驹、鹰相随。画面上沙尘弥漫,人骑错落有致,...
在浩瀚的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徐渭以他那恣意汪洋的笔触,重新定义了文人画的境界。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是与灵魂的深度对话,超越了清初八大山人的孤高清绝,也凌驾于近代吴昌硕的雄浑厚重之上,自成一派,风华绝代。 《墨荷图》中,徐渭以墨为魂,以水为魄,将荷花之姿,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墨色深浅交织,浓淡相宜,仿佛是夜空中最温柔的笔触,轻轻勾勒出一朵朵荷花超凡脱俗的韵...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但是位艺术家,与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运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国俘虏客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的。 徽宗诗,书,画三绝。书法别成一体,自称“瘦金书”,后人有称“瘦金体”或“瘦筋体”,传世书画手迹数量不多,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和辽宁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