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赵孟頫六次书写的诗赋名篇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洛神,又名宓妃,中国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曹植的《洛神赋》即是描写她的千古名篇。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赵孟頫是元代赞誉最高的书法家。”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 张廷济藏《洛...
中国书法自古重视书卷气,因此,秀丽工致的文人字广有市场,突出代表就是二王一路书风占压倒地位。而齐白石的书法却另辟天地,说实话齐白石也确实书卷气不够,他也不装,早年写金农体楷书时还拘泥扭捏,后来就放开了,坦诚直率, 长枪大戟,追求雄强壮劲老辣,带着很强的草莽性情,行草间以篆籀,亦庄亦谐,挥洒自如,有自己的面貌。 齐白石篆书欣赏 (责任编辑:zgshw)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养正院开办已经三年了,这期间,自然有很多可纪念的事迹,可是观察其未来,则很替它悲观,前途很不堪设想。我现在在南普陀这里,还可以看到养正院的招牌,下...
李可染画画慢是出了名的,他说,跟齐白石学画十年,就学到一个 “慢”字,运笔“积点成线”,一幅画画好之后还要在墙上挂几个星期,反复修改,有时改得面目全非。慢有慢的好处,他的画一张算一张,很少有孬画存世。 画画慢的画家据说还有关良,一张画磨磨蹭蹭,让旁边看的人很着急。虽然慢,但他那几笔也不是随便某个人能画得出来的。 李可染作品 当初吴道子与李思训同画嘉陵江山水,...
南宋四家,即指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者。四者亦合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之称。四家画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南宋四家”在山水、花鸟与人物三科创作上同时标示着南宋阶段性风格特征。每位画家在显现时代风格的同时,也还有着各自的面貌特点。在南宋画风形成过程中,李唐肇其端,续接北宋传统的同时又在建构南宋时尚;随后刘松年的标出使得南宋面貌为时...
张大千像 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 我以为,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有十大影响,现分述如下: 第一是佛像、人像画的抬头。 中国自有图画以来,在我前面所述,是先有人物画,次有佛像画,山水不过是...
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有一位画家从居住、活动的地域上讲是属于海派画家范畴,从绘画画风上看又属于岭南画派,他就是实力派画家黄幻吾。 黄幻吾的绘画被评论为:” 精研国画,善绘山水、人物、花卉、鱼虫、鸟兽,尤以山水、 花鸟功夫独到,刻划真切动人、栩栩如生 “,他的作品确实富有新意,能把水墨、彩色熔铸一炉,做到情调美、色彩美、构图美、形象美。...
启功与妻子章宝琛 启功先生在71年到75年间写给病危妻子的诗作,时值十年千古未有之巨变,文人如刍狗,启老二人历尽风险与坎坷,“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这些诗作朴实感人,令人不忍卒读。 启功先生的一生都是非常传奇的。排除他对我国当代书法极其深远的影响,也许你并不知晓,一代书画大师启功有一个不能忘怀的人,是他的妻子章宝琛。 1932年,23岁的章宝琛与启功结婚...
郑锦是谁?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谓是既熟悉而又陌生。因为只知其名,而少见其作。他是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开创者。 从最早筹备到担任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郑锦掌校近八年,从中等美术教育,到添设高等部,再到专门制,郑锦满腔热血、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努力建构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雏形。 郑锦:(1883—1959年)又名瑞锦,字褧裳,广东...
观摩大书法家年轻时期的作品,就像直播一个天才的经历。这些书法家青年时期的作品,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建设性,就像学习魏碑书法一样,未成形,更广阔。比如研究颜真卿各个时期的变化,再如米芾青年时期也曾留下过《方圆庵记》这样取法王羲之而呈现己意的经典作品。 此为八大山人法帖《唐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从启功先生落款中可以知道,启功先生书写于甲申年九月,也就是1944年9月...
1936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毛泽东,毛泽东讲了长征的经历,并亲笔题写了《七律·长征》。后来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用了这首诗,使其成为与世界读者见面最早的毛泽东诗词作品。 《七律·长征》高度概括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一首长征的史诗。毛主席曾多次题写这首诗,并留下了多幅墨迹。 《长征》 红军...
温其球是清末民国一位传统画人,他在动荡的时局中坚持自己的书画追求,默默地耕耘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民国时期,以山水、人物、花鸟称誉广州画坛。 温其球画尤擅长临摹宋人金碧山水,南田没骨花卉,赋色古艳,当代无出其右者,兼工铁笔,摹汉铸印,古味盎然,作品值得收藏。 温其球:(1862—1941)字幼菊,号菊叟,别署语石山人,广东顺德龙山人。山水、花卉,造诣甚深,兼...
在元代历史上,有一位少数民族书法家,他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善行草。许多真迹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就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巎巎。代表作品有:《草书张旭笔法卷》《奉记帖》 《谪龙说》《草书临十七帖页》。 康里巎巎自幼深爱书法,大量临摹古帖,如《临十七帖》《跋化度寺帖》等。康里巎巎章草艺术成就颇高,其章草“二王”起家,又吸收怀素、张颠的狂放,孙过庭《书...
欣赏田世光笔下的花鸟,我们就像进入了一个百花园,一幅幅唯美的画作,很是沁人心脾,不自觉地让观者的心情也明朗起来。 廖静文女士在《徐悲鸿一生》一书中有段叙述,她称田世光是“一位刻意写实的画家,绝非其模拟者可望其项背。” 田世光:(1916—1999),号公炜,祖籍山东,世居北京,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师承张大千、赵梦朱...
陈道复:妙笔丹青,花鸟传情 中年以后,陈道复笔墨放纵,诗文书画均有明显的自我个性,遂自立门户。他擅长写意花卉,属文人隽雅一路,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同时,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的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风格接近于文徵明,用笔精细,后期一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明 陈道复 菊石兰竹图 明 陈道复 榴花湖石图 明 陈道复 松石萱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