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米芾在书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书法潇散奔放、严于法度,绘画独具特色,被后世誉为 “米氏山水” 开创者。然而,他 “巧取豪夺” 收集古人书画作品的行为却带来了极大争议。 米芾对书画艺术的极度热爱和追求众人皆知,但其采用不太正当的手段获取书画的行为,如借观时掉包或拖延不还、以临摹品换真迹甚至以死相逼等,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种行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诸多争...
14一、概述 唐寅,即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然而,唐寅的绘画风格常被误解,本报告将深入探讨唐寅绘画风格的真实面貌,纠正误解,展现其丰富多样的艺术魅力。 唐寅绘画风格的误解与纠正 唐寅常被误解为只是一位擅长画仕女图的画家,其绘画风格被片面地认为是艳丽、柔美的。实际上,唐寅的绘画题材广泛,除了仕女图外,他还擅长山水、花...
9圣旨背后的戏剧性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这样一幕极具戏剧性的场景。1596年,于日本大阪城,丰臣秀吉身着那由明朝赏赐的蟒袍官服,恭恭敬敬地跪地,正准备迎接来自大明万历皇帝的圣旨。彼时他刚刚统一日本,野心勃勃,妄图染指朝鲜与大明。当圣旨宣读完毕之后,丰臣秀吉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铁一般青,接着他便暴跳如雷起来,他将圣旨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并且还不解气地朝那地上踩了好几脚...
12一惊世初现:石中秘密的揭开1967年,在江西武宁一个特别安静的村子里,村民涂兆庆正忙着收拾石家祠堂后面那些乱糟糟的石堆。在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干活过程中,一块特别显眼的石头把他的目光吸引过去了。这块石头是长方体形状的,它的表面有斑斑驳驳的纹路,要是仔细看的话,就像一根白白的竹笋一样,而且还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石块的侧面清清楚楚地刻着两行字...
20张旭生于唐代,出身名门,官宦不显。其母为虞世南外孙女,他自幼跟随老舅陆彦远学习书法,精通楷法,尤擅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 “三绝”,被后世尊为 “草圣”。 张旭的书法成就斐然。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 “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而其草书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风格。他以继承 “二王” 传统为自豪,字字...
13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 “书圣” 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作品《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自幼受家庭书法氛围熏陶,跟随卫夫人学书,后又遍习名家遗迹,博采众长。其一生历经多个官职,在不同任上均展现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太宁三年(325 年)左右,王羲之经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任职秘书郎,得以浏览...
23一、颜真卿的生平与忠烈事迹 (一)出身与仕途 颜真卿出生于名门琅琊颜氏,但其童年却充满坎坷。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殷氏带着他投奔外祖父家。在外祖父的庇护下,颜真卿得以顺利成长,他自幼聪颖,刻苦读书,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25 岁的颜真卿考中进士,踏入仕途。他先后担任校书郎、县尉等职务,凭借着清正刚直的作风和卓越的才能,官运亨通,很快被授予监察御史一职。然而,由...
13怀素家贫买不起纸,凭借着对书法的热爱,种植芭蕉树,以蕉叶为纸,开启了他的书法传奇之路。他的作品如《自叙帖》被称为 “天下第一草书”,打破了传统字体结构,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融为一体,形成独具一格的圆转流畅的狂草风格。 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也被誉为 “天下第一小草”,笔画瘦劲有力,灵动自然,毫无涣散衰颓之状,通幅笔墨奔放流畅,一气贯之蔚为壮观,是古代...
24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一、《清明上河图》的传奇魅力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存的精品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镇馆之宝。 清代陈枚等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幅长 528.7 厘米、宽 24.8 厘米的巨作,以全景式的构图,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
18一、苏黄初遇,书坛佳话始成 苏轼与黄庭坚的初遇,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划过北宋文学的天空,开启了一段书坛佳话。苏轼在孙觉处看到黄庭坚的诗文,瞬间被其超逸绝尘的文采所吸引,惊叹 “此人如精金美玉…… 何以我称扬为?” 随后,黄庭坚的舅舅李常也不遗余力地推许褒扬外甥的诗文。孙觉与李常和苏轼交情深厚,他们的推荐自然分量十足。而黄庭坚的诗文确实出众,这让苏轼对这位素未谋...
5一、龙凤仕女图的现世传奇 《龙凤仕女图》于 1949 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重见天日。此画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了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这幅帛画的出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神秘之门。它的发现并非偶然,而是众多考古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1949 年,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陈家大山楚墓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9一、《千里江山图》的诞生与传承 《千里江山图》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其诞生与传承充满了传奇色彩。王希孟在宋徽宗的亲授下,耗时半年创作了这幅巨作。当时的北宋,绘画艺术在宋徽宗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宋徽宗设立画学和翰林图画院,培养了众多绘画人才。王希孟以其独特的天赋和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此画诞生后,历经了漫长而曲折的传承之路。从北宋徽宗将其赐予蔡京开始...
7一、《五牛图》的传奇身世 (一)历史传承之路 《五牛图》自唐代韩滉创作以来,便开启了其传奇的历史传承之路。韩滉以其精湛的画技,将五头形态各异的牛生动地呈现在纸上。此画诞生后,便成为收藏的热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先后流入多位艺术家和帝王之手。宋徽宗赵佶曾题词签字,虽然后来这些痕迹因后人挖割而不复存在,但 “睿思东阁”“绍兴” 等南宋宫廷印记表明了它的沧桑身世。...
35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奔腾不息,其扑朔迷离的历史过往让许多对此感兴趣的人忍不住想深入一探究竟。 关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起源,这或许像中国的历史一样令人捉摸不透!瑾以此文作为学习交流参考,无资格代表真实历史。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让喜爱绘画的你们对中国绘画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的...
20一、天工开物:一部百科全书式巨著 《天工开物》作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其价值不可估量。这本书涵盖了众多领域,从农作物种植、收割、加工到纺织工具操作,再到制糖、制盐工序,以及制造砖瓦陶瓷器、车船交通工具、开采各类资源和制造兵器、火药等,几乎无所不包。 书中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配有 123 幅插图。单陶器一个门类,就有 15 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