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通元先生,好求古迹,为余知书启之发源,审以臧否。曰:“余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见闻,随纪年代,考究兴亡,其可为元龟者,举而叙之。古者画卦立象,造字设教。爱置形象,肇乎仓史。仰观俯察,鸟迹垂文。至于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洎周宣王史史籀,循科斗之书,采仓颉古文,综其遗美,别署新意,号曰籀文,或谓大篆。秦丞相李斯,改省籀文,适时简要,...
[叙体] 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辨应] 心为君,妙用无穷,故为君也。手为辅,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也。力为任使,纤毫不挠,尺寸有余故也。管为将帅,处运用之道,执...
《周官》内文教国子六书,书之源流,其来尚矣。程邈变隶体,邯郸传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近世萧、永、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自《郐》不讥矣。然人谓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当矣。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翬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刀沈也。若藻耀而高翔,书之凤凰矣。欧、虞为鹰隼,褚、...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义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义、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
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壽”、“藁”、“畫”、“竇”、“筆”、“麗”、“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高宗《唱法》所谓“堆垛”亦是也。 避就: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又如“廬”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当相同;“府”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
书断列传第一: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汲冢书、李斯、萧何、蔡邕、崔援、张芝、张昶、刘德升、师且官、梁鹄、左伯、胡昭、钟繇、钟会、韦诞。古文:按古文者,黄帝史仓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仓颉仿象是也。大篆:按大篆者,周宣王...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加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气冲和为妙,今比重明轻,用指腕不如锋鋩,用锋鋩不如冲和之气,自然手腕轻虚,则锋含沈静。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虞安吉云: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是书邪?纵放类本,体样夺真,可图...
原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nbs...
原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原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
蔡邕(133~19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灵帝时为议郎等官。献帝时,拜左中郎将。迁都长安后,封高阳乡侯。董卓遭诛后,他亦被捕,死于狱中。蔡邕通经史、天文、音律、绘画,擅辞章,精篆隶,尤以隶书著称。 蔡邕书法“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唐·张怀瓘)...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背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小楷走波不难,而勒落尤难,刻亦难之,此法书者,勒者,皆等闲置去。 写字只在不放肆,一笔一画,平平稳稳,结构得去,有甚行不得。静光好书法,收此武拔甫数纸,皆是兢...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
篆势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蚑蚑翾翾。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
执笔论 书大字,笔锋须瘦硬。盖笔锋瘦硬,落纸时极力揉挫,沈着而不肥浊,否则肥浊矣。观东坡《罗池庙》,山谷《戏米元章帖》,皆瘦硬笔锋所书,故或挫或提,肥瘦如意,必非秃笔书,秃笔无此锋芒。 吾少年学苏、米,意气轩举,多有欺人之概,晚年结构渐密,收束自然,往往近赵,而不知者以为降格。 今客告余曰:“子字去褊笔则更佳”。盖谓吾字画出锋下笔处有尖也,而不知吾之好处正在...
跋陈叙斋藏赵文敏书千文 智师真草《千字文》,草书分行比格,与真书齐同,故意近章草,而少参差超迈之趣。惟怀素小草书《千文》,神明变化,妙极古穆。文敏为此,使转纵横有自然凑泊之妙,盖曾见素师墨迹而仿为之者。素师卷今在六舟上人小绿天庵中。叙斋前辈嗜古搜奇,亦曾寓目及之否? 跋僧六舟藏米书老人星赋墨迹 楷则至唐贤而极,其源必出八分。唐人八分去两京远甚,然略能上手,其...
称谓 长辈 >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小一辈 >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 学长、...
中国画的三要素是造型、构图和设色。 造型 造型是国画的第一要素,绘画首先要求像,即画什么像什么。国画对表现对象的要求不仅仅是像,还要传神。国画大师张大千认为,国画不应该追求与实物完全一致,也不应该故意追求不像;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国画用线表现物象,通过线的粗细、浓淡、曲直、刚柔来表现不同的物象,传达物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构图 构图在国画中非常重要,...
《书画要素》书画爱好者必知常识 资料整编/卢考森 书法的三要素是: 笔法、结构、章法。 草书发展三原则:简化、美化、规范化。 草书简化原则:一是笔画省减、二是笔顺简捷顺手,但必须能认。 草书在简化快捷演变中形成的几个方面:省笔、省部、缩短、取半、合并、借笔、代符(代表符号)、借符(借用符号)、补笔...
皴法 皴法 中国画 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亦称“麻皮皴”,董源、巨然用之,有长短之分)、直擦皴(关仝、李成用之)、雨点皴(亦称“芝麻皴”,形大的称“豆瓣皴”,范宽用之)、卷云皴(李成、郭熙用之)、解索皴(有直解索、横解索,诸家用之者多,王蒙一变为细长飘曲之状,称“游丝袅空法”)、牛毛皴、荷叶皴(赵孟頫用之)、铁线皴(唐人用...
书画家把写的字或画的画,经过装裱后,可分为手卷、册页、堂幅、条幅、屏条、横披、对联、扇面等。 1、手卷:就是把书画装裱成卷子,即书画横幅之长者,不适合悬挂,只可舒卷。卷子有大有小,手卷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适于保管,延长书画的寿命。 2、册页:就是把书画分成页数装裱成册子,称为...
(01) 小品 33*33cm 1平方尺 (02) 小品 45*33cm 1.4平方尺 (03) 四尺三开 68*45cm 2.8平方尺 (04) 四尺四开 68*68cm 4平方尺 (05) 四尺对开斗方 68*68cm 4平方尺 (06) 四尺对开长条 34*136cm 4平方尺 (07) 四尺整纸 68*136cm 8平方尺 (08) 五尺整纸 81*...
什么是馆阁体 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把书法当作艺术看待,而是把她认定为是文化。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待于讨论,于此暂不做论述。现...
画面布设,犹如老秤。物大砣小,变中求平。平中有变,浓淡重轻。稀密得当,切忌平行。置陈布势,不宜对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大千世界,草木葱葱。取舍之准,变化为赢。移花接木,东讨西征。搜妙创真,去粗取精。整体入手,骨架相撑。白纸一幅,墨种笔耕。先定主位,后请亲盟。先画整体,在点零星。画中有诗,诗中有景。景靠笔墨,画出感情。取势导向,气贯毫中。意到笔随,气脉相通。...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如何划分书画家等级,首先应确定不同的等级标准。现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的标准都能为大众认定。 一级书画家标准: 1.在中国艺术史上有创造性的重大成就; 2.本在全国书画界有突出的艺术地位; 3.其作品在全国及国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4.其作品在国际书画拍卖场上取得高价位; 5.其作品长期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欢迎。 二级书画家标准: 1.在全国艺术创造上有显著...
如果画面出现污渍现象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霉斑:用75%%的酒精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墨渍,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便污:20%%的双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纸擦拭。返铅: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油渍:用铁熨斗加热,在下面用吸水纸垫着。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 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 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厘米与平方尺...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
书画用印有讲究 这些年来我看了好多的书画展,不少书画作品上,印章胡盖一气,有的甚至在整幅书法中,有空隙就盖,国画作品也是如此,我数了数其中一幅盖了16个印章,实乃有失大雅,也失去了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意义。我国著名书法家张新明日前在书画的未来研讨会上说。下面就怎样在书画作品中用印作一阐述,希望书画界的同仁借鉴。 书画上落...
孙过庭《书谱》(译者:田国明)(2006年12月4日)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i2)以兼通,故...
何谓书法欣赏?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这里我们谈的是“书法作品”,不是写字。写字与书法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如...
书法技巧术语一览表 执笔法 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执笔,是进行写字活动的基本手段。大致有如下几点: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压、钩、格、抵)。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咸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拨镫法 运笔的一种技法。镫一作灯,...
面对一件篆刻作品,有些人可能会无法解读(无法从中获取信息),就是所谓审美的“失语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去解读呢? 无论作品高下优劣,解读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增强和检验自己的审美经验。 既然是审美,那么,它除了具有一些主观因素外,必然会有一些客观的评判标准。我根据自己平时的一些经验,借用...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黑,...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
工笔画有主要的染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
工笔画用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
中国工笔画因其工整细腻以及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很受人们的喜爱。一幅成功的工笔画,当我们略去它的色彩,剩下的就是一幅漂亮的白描画,这时,也许你会发现工笔画的线条比色彩更具魅力。 远在隋唐时期的人物画就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说法,这就是对二位画家不同用线风格的形象比喻。古人就绘画中线条的形状甚至...
唐:虞世南(笔髓论) 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气于妙。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这种转变并不是在文字之外另起炉灶,而是汉字本身原始的内在品质的自然升华,是由汉字的特质决定的。 汉字的创制是先民对他们生存的自然界的认识和对自身生命感悟的记录,他们将所认识的概念概括成一个个独立的图文,使早期汉字一定程度上有着与物象之间的对应性,具备了“象征”特征。虽然这种对应...
一、中国山水画产生的文化背景 中国山水画荫芽于晋,成于五代而大盛于宋。魏晋时期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魏晋以前社会意识形态和儒家思想的盛行,中国画担负着“成教化,助人伦”和“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社会作用。歌颂 明君功臣、表彰孝子贤后,需要的是人物画,而山水画用以戒世示后、传播忠孝等不如人物画直接明了。因此山水画较之人物画形成和成熟要晚。 直到东汉...
中国画颜料主要是天然颜料,有石色、水色之分。石色,即矿物质粉状颜料,用时需调入胶水。石色稳定性好,覆盖力很强,千年不变色,且沉着厚重,漂亮而不火气,如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等。初学者可先用铅管装的石色,效果虽差些,但还比较方便。水色,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稳定性能较差,但易与水调和,并较易与墨协调,如花青、藤黄、胭脂等等。 &nb...
“眼光”与“画技” 2011年12月09日 23:18:27来源:书画天地网—学知报·书画天地报 画者经常会为创作不出理想的作品而苦恼,这时候,多数人会埋怨自己“手笨”,以为这是自己的绘画技术还不够成熟所致。事实上,所谓“画不出来好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不出来什么样的画好”,比如看不出画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就画不出错落...
行草书章法忌讳 发表于:2011-06-08 08:05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0) 评论:(0) 1、 无画眼:全篇显平,无神采,终下人一等。 2、 无大破:全篇无大的留白,无破则无立。全篇则平淡无奇且有拥塞的感觉。 3、  ...
在书法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书法的结体规律掌握较好,而点线的力度不强。虽然学生也知道中锋用笔容易达到有力的效果,但最终的效果是书法的形象气韵不足,缺乏书法艺术应有的魅力。从技术角度来看是运用毛笔书写的方法问题,即由笔法导致的笔力问题。 笔力有两种情形;第一是功力,它是习书累积的结果。对于毛笔的掌握而言是一种由生到熟后的生动,一...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 1、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 2、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3、三尺加长:136×50 4、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5、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6、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