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归来去辞 》 赵孟頫为元代书坛的领袖,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书兼众体,亦有很多重要书法理论流传于世,主要见之于《松雪斋集》《铁网珊瑚》《笔道通会》等书。现在发掘出来与书法思想相关的主要有《松雪斋书论》《评十一家书》《阁帖跋》《兰亭十三跋》等文,另外也可以从一些题跋及后人的评价中得知赵孟頫的书法思想。 首先,赵孟頫的书学师承是其书法思想形成的重要...
2025-10-01
书法艺术的线条没有绝对的直。直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势向,在具体的应用中书者必须追求的是曲中之直,一种径直而富有运动感的势向,因此如何用“曲”,便是书法艺术线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实“曲”并不一定便是圆,由于势向的变化,“曲”同样可以给人造就方的感觉。比如,笔画势向的相向,相背,就可以产生一圆一方的不同变化。 左为背势,右为向势 姜夔《续书谱》“向背”条称:“...
2025-10-01
文/邓以蛰 讨论国画特点既不要求全面,我就拣其中的书法和画法的关系这一特点来谈谈。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自有画论以来,古人总把它和画相提并论;而艺术家在实践经验中也爱说画法通于书法的话。 这也不知是否工具相同的缘故?但这种情形却形成了中国画特点——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当然,这种情形,并不是自有绘画以来就是这样的;它(书画相通)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著的...
2025-10-01
书法创作的奇妙世界里,笔法、结构与墨法宛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共同照亮作品的艺术天空。对于有一定创作经验的书法学习者而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墨法,是提升作品层次与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所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的奥秘。 墨法的重要性 墨法,绝非仅仅是将墨汁附着于纸面那么简单,它是书法创作者情感与意境表达的有力媒介。巧妙的墨法运用,能使书法作品在黑白之...
2025-10-01
异体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现象。自文字产生之日起,异体字现象就在文字史上出现了。虽然“异体字”是后人提出的概念,但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个现象,并进行过多次分析、整理,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秦代的“书同文”、汉代的《说文解字》及熹平石经都涉及古人对异体字的整理。 下面,给大家整理出一份隶书常用的异体字表。不妨收藏好备用!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
2025-10-01
在书法的世界里,笔画粗细变化宛如灵动的音符,能为文字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当你欣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时,不难发现,笔画的粗细交替如同优美的旋律,使字体在纸上翩翩起舞,跃然眼前。然而,对于许多书法爱好者而言,精准掌握笔画粗细变化并非易事。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实用且简单的方法,助你轻松实现笔画粗细变化,让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 巧用提按,掌控笔画粗细 提按是书法中实现笔...
2025-10-01
董宗伯云:小字难于宽展而有余,又以萧散古淡为贵,游刃有余地。此作小楷秘诀,刻秦汉小印秘诀。 ——清·王澍《论书剩语》 按: 董其昌提出小楷的审美标准——要宽博舒展,字外有余势,要萧散古淡,清晰洞达,使人感到游刃有余。 王澍评 价说,这是写小楷的秘诀,也是刻秦汉小印的秘诀。 董其昌在绘画史上提倡“南宗”,提倡文人画的。 在书法上是提倡帖学的。 董其昌...
2025-10-01
颜真卿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我们遴选其中25个常用汉字,于平凡中体会鲁公神力。 《自书告身帖》(局部) 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明·董其昌 颜真卿楷书墨迹《自书告身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是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
2025-10-01
敬豫帖》为王书真迹,向无疑问,极为精彩,笔力的丰满遒劲,笔法的擒纵转换,字形的奇正相生,字与字之间的布白停匀,均无懈可击,多加玩索和临习,实能提升书者笔下的境界。 王羲之草书《敬豫帖》欣赏 全文为:“上下安也。和绪过,见之欣然。敬豫乃成委顿,令人深忧。江生亦连病,今已差。”而此帖现存仅其中段十字,即:“敬豫乃成委顿,令人深忧。”可见各帖摹勒时,所据墨迹本前后...
2025-10-01
书法结构的八个基本规则包括: 间距相等规律:笔画间的距离要均匀,例如多个横画或竖画在一起时,它们的长度可以不同,但间距要保持一致。 重心平稳规律:字的重心要稳定,避免头重脚轻或左倾右斜。字的各部分比例要协调,整体和谐。 主笔规律:每个字都有一个或多个主笔,这些笔画通常是长横、竖、撇、捺等,突出主笔可以使字的结构更加自然美观。 对比规律:字...
2025-10-01
书法临摹效率提升方法论 一、目标分级训练 初级精准临摹:聚焦单字结构,要求与原帖重叠度>85%,重点矫正横画倾斜度误差(容许±1.5°)。 中级意临突破:提取原帖笔势规律,行书字组连带相似度需达70%以上。 高级创临融合:在保持原帖风格基础上,实现30%个性化表达,如调整章法疏密(字距波动±15%)。 二、辅助工具应用 九宫格...
2025-10-01
一、历史演变与典型范式 唐宋奠基期 五代荆浩《匡庐图》开创“全景式留白”,通过山体虚实对比营造空间纵深感,空白区域占比达30%-40%,成为宋元山水画范式。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标志“边角式留白”成熟,仅绘孤舟渔夫,水面空白占比超75%,通过极简构图传递“空寂”美学。 明清个性化表达 八大山人《孤禽图》以单鸟配95%留白,鸟身墨色枯润对比(...
2025-10-01
一、历史脉络:书画风格演变 书法五体溯源 篆书(商周):线条圆润对称,如青铜器铭文,体现“象形取意”的原始美感。 隶书(汉代):横画“蚕头燕尾”,波磔分明,代表碑刻《曹全碑》的秀美与《张迁碑》的朴拙。 楷书(唐代):法度森严,颜真卿《多宝塔碑》横细竖粗,柳公权《玄秘塔碑》骨力遒劲,形成“颜筋柳骨”范式。 绘画流派分野 宋代院体画:工笔细腻,如...
2025-10-01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京津画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元的艺术探索独树一帜。这一画派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主张“精研古法,博采新知”,既坚守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精神,又融合时代审美,成为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中,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京津画派八大家”——李可染、白雪石、启功、孙其峰、赵光文、崔子范、娄师白、孙菊生,更是以各自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力,书写了国画...
2025-10-01
蔡京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熟悉他主要是因为影视剧中他经常被塑造为一个老奸巨猾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蔡京其人确实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正是因为其奸诈的为人,导致其被历史唾弃。 但蔡京的另一个身份有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他也是北宋时期有名的书法家。据历史记载其书法十分优秀,但是其作品被毁坏了不少,留下的很少。当时还有一个说法,说蔡京应该是宋四家之首,只是因为...
2025-10-01
“屋漏痕”是人们充分发挥其自然条件的可能,从中依照人内心的审美认识,来为书法服务。“屋漏痕”本身即存在着多层面的审美因素,故审美者所认知的层面也各有不同。由于个人的阅历、修养、禀赋、性格的不同,也造就了对“屋漏痕”审美存在的差异。 此外,“屋漏痕”与书者的欣赏观照程度有很大关系,只有大量书写,当它深切触及到人的内心与思维时,才会自觉地与之相契合。这是需要在书...
2025-10-01
明 唐寅 奇峰高隐图轴75×56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从明代开始,绘画艺术有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在题材方面,还是在结构方面,以及技巧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吴门派的崛起,及其对画坛的深远影响就是历史见证。 沈周 庐山高图 到了明代中期的山水画,云水瀑布开始流行起来了,画面的虚空留白处多了,烟云的感觉在山水画中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和意境。绘画形式虽...
2025-10-01
“四王”是活动于明末清初的一个优秀的绘画群体,是在“吴门画派”“松江画派”之后,在传统绘画基础上继续作出了新拓展的重要的绘画流派。他们创造出了新的山水画风格,与“四僧”绘画群体所创造出来的山水画风格共同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而保存下来,成为17世纪中国绘画的象征和代表,一直到现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 “四王”是画史对明末清初以来活跃于我国江南地区的重要山...
2025-10-01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态度,它与态度中的内心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它表现为与人的个性、道德经验等有关的各种体验。从需求层次角度来讲,情感对人而言也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分为三个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高层次的情感需要,其中艺术审美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郭熙说:“写貌物情,摅发人思。”潘天寿说:“没有感情就没有作画的意愿,没有感情怎么能动笔...
2025-10-01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当代中国画很多都是好看的画,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鉴赏中国画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欣赏是个很大的题目,一百年来围绕这个题目有很多的争议,很难形成共识。如果从中国画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出没有争议的结论,确立起一个鉴赏标准。但是到了20世纪,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中国画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如何看待中国画?画家、评论家莫...
2025-10-01
马远 (1190–1279) ,字遥父,號欽山,祖籍山西永济,生长在杭州,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的画院待诏。他生于绘画世家,马遠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他秉受家学,吸收李唐的画法,自成一家,山水画多为水墨,笔法简练,线条硬劲,水墨苍润,画面的布局往往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达广大空间,故人称“馬一角”。 作品意境深邃清遠,是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马远...
2025-10-01
(一)天覆者:所谓“天覆者”,指的是在汉字结构中,上部的笔画对下部的笔画形成覆盖之势。 (二)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三)让左者:“让左者”指的是左边部分的笔画要避让右边部分,以达到整体结构的和谐与平衡。 (四)让右者:“让右者”意思是右边部分的笔画要占据更多空间,左边部分的笔画做出避让。 (五)横担者:“横担者”指...
2025-10-01
小楷学习的重点,首先是解决技法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即先要摸清小楷技法的基本要领和规律。本章节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小楷的基本笔法、结字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特点和规律不是绝对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中我们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 一、小楷的基本笔法 1、露与...
2025-10-01
“发明就是发现”,我们是不是在为创作中无法创作出自己的风格作品而烦恼?是不是感觉在绘画的路上是无法走出自己的路的!此时,我建议大家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找找为什么自己明明笔墨功夫不差他人,自己的技法水平也不比别人差,就是无法树立自己的艺术观点,无法塑造出自己的创作风格!思考中,不要在技术、技法上钻牛角尖,而是尽量地去在意识上找找问题。我在这里给各位朋友提一个醒...
2025-10-01
八大作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世纪中国画革新的主潮,那就是“借西画改造中国画”,即用西方的造型方法与观念改革中国画。但这也造成了中国传统画家笔墨自觉意识的淡化,有意无意间便把坚持中国画特色与追求现代性对立起来。中国画本体样式和精神的逐渐削弱,以及对于中国画内在学术问题研究的少人问津或浅尝辄止,无疑让看似繁华的当下中国画面临着一种危险。如何用现代的语言解读明...
2025-10-01
他是声名远扬的一代大家,生前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简朴生活,他到80岁时还没有办过一次正规的个人展览,没出过一本作品集。这种平和恬淡、无所欲求的平常心态,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凡人所无法企及的境界。他是已故画家李道熙。 李道熙 ,(1920-2007)。四川省犍为县人四川嘉州画派、巴蜀画派著名花鸟画家,嘉州画派创始人之一。生前为四川省文史馆员,北京书画院院士,嘉州...
2025-10-01
文/冯海涛 画作/杜艳 笔墨,是周易“一阴一阳”的具象化表达,是视觉语言形成的哲学思想,是哲学宇宙观的再现。无论“淡墨”的营造、“焦墨”的营造,还是墨韵的五色,都是一种哲学的思辨。画家作品的笔墨变化,非用笔的习惯不同而形成,而是思想认识的不同,所形成的个人理解。无论其是走道家路、儒家路还是佛家路,都有道所在,只是道有所分,这也是为什么三家学说也分流派的原因。...
2025-10-01
宋 郭熙 溪山行旅图 山水画崇尚可居可游,自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以其虽斗室之居,而可作千里卧游之想;山水画崇尚远意,虽列冈峦万状,绵延百千里,而其意尤在百千里之外。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可见在山水画中,山石、云水、树木、人物、舟桥各有其妙用。 山 法...
2025-10-01
行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横、竖、撇、捺、折、钩、点 1、 横 ,与楷书的要求一样, 以掌握细腰长横写法为主 。主要掌握两种类型的横, 一种是类楷写法的长横, 如“亭”字的第一横。 另一种是或下笔或收笔出锋的横 ,如“昔”字的第二横。这是重点要掌握的,行书中出现特别多。如图1。 2、 竖 ,如图2(A 回锋收笔的 ,如“间”,B 顿笔出锋的 ,如“慨”C露锋的,...
2025-10-01
怀素《自叙帖》局部。资料图片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资料图片 图1“蛇”字的演变。本文作者供图 “蛇”字由象形向抽象演进,书法艺术以汉字符号表现美 蛇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在地支中排第六位,称为巳蛇。蛇作为爬行动物,在人类穴居的远古时期非常常见。在汉字的古文字系统中,“蛇”字是象形字,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字形呈现出蛇的大致形...
2025-10-01
一、笔法的秘诀是什么? 笔法既不神秘也不难,只要了解了三组关系,就能快速掌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笔法自古以来就被神秘化,实际上再简单不过。把笔法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中国书法的问题就解决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分别是构成的问题和人的问题。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人们经常又把它分为执笔法和运笔法。这有点教条,没有触及到本质。不同的笔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反过来,不...
2025-10-01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经典画种,长久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其生命力跨越千年而愈发蓬勃,根源在于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也是哲学思想的凝练,更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与宇宙观的凝练,又是实用美学的载体。 其悬挂于家居或公共场所的现象背后,蕴含着多维度的文化、哲学与实用因素。是一扇通向自然与内心的窗口,承载着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永恒追寻。从古至今,人们通过悬挂山水画,在喧嚣中构筑...
2025-10-01
墓志立于北魏后期,由于北魏后期孝文帝实行汉化改制,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气——北朝仿效南朝的衣冠之制,这股仿效南朝之风使得北朝的书写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北魏吸取了南方的书法,出现了一种神态与南朝书法极为相似,风格秀逸挺拔的楷书。 在北魏的后期,南方的字书《小学篇》传入北方,《魏书,任城王传附元顺》中记载:“(元澄之子)顺,字子和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学王羲之《小...
2025-10-01
书法中最易出错的繁体字 一起来认真学习 写作品再也不会闹笑话 第一部分 出现频率:★★★★★ 1、家 对应繁体: (家)庭,(家)鄉,科學(家) (傢)具,(傢)什 赵孟頫“家”“傢” 2、丰 对应繁体: (豐)富 (丰)采 颜真卿“豐”“丰” 3、发 对应繁体: 頭(髮) (發)達 彂(同“發”) 智永“髮”“發” 褚遂良“彂” 4、广 对应繁体: (广)...
2025-10-01
学习颜真卿楷书的人特别多,在这些学习者里,有不少人能崭露头角,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书法大家。像历史上的祝允明、钱沣、华世奎、谭延闿等人,都因颜楷写得好而出名,其中钱沣的颜楷水平超高,备受人们推崇。 钱沣写颜楷,技艺十分厉害,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楷书作品,既继承了古代书法的精华,又有所创新,形成独特风格,在书法史上地位很高。他的楷书对当代学颜楷...
2025-10-01
楷书,作为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字体,以其端庄规整、笔画分明的特点备受青睐。而掌握楷书结构规律,是写好楷书的关键。接下来,为大家系统讲解楷书结构的 10 个黄金法则,通过实例分析与练习指导,帮助大家提升楷书书写水平。 法则一:重心平稳 重心平稳是楷书结构的基础。一个字如同一个站立的人,只有重心平稳,才能给人以稳定之感。以 “中” 字为例,中间的竖画要垂直挺拔,如同...
2025-10-01
清代初期,艺术领域复古主义风气盛行。在绘画方面,。石涛在《画语录》中尖锐地批判了这股复古主义思潮,他主张“借古以开今”,强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在清初画坛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石涛对绘画美学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他的“一画论”上。 过去的画论著作往往局限于笔墨技法的探讨,而石涛的“一画论”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阐发了中国画的审美本质,从...
2025-10-01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北宋 范...
2025-09-29
黄宾虹作品 中国书画的欣赏者与艺术的创作者一样,有三重境界:其一是“形与技”的层次。其二是“境”的层次。其三是“道”的层次。 冯友兰讲:“一位朋友看晚年程砚秋的演出,程一出台,甚显肥大,这位朋友‘哎呀’一声,心想:这怎么受得了!听了几句后,觉得完全受得了,再看再听,觉得很愿意‘受’”。(《随笔》2008年3期,108页) 从“看”到“听几句”,到“再看再听”...
2025-09-29
文徵明《东园图》 来源 l 山水澄明 作者 l 薛龙春 作为书法史上第一个地域流派,吴门书派的成长、兴盛与归于沉寂吸引了人们的兴趣,除了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及其追随者,流派的生成,它的运作机制、效应以及弊端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对此做出恰当的解释,不仅可以对十六世纪的江南书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理解此后的书法史生态——各种地域流派的潜扬沉浮—...
2025-09-29
中国画家的最基本功是书法。潘天寿先生教导说;“每天早自修时间,千万别忘记必须练书法一小时”。“宁可三日不作画,不可一日不练字”。诚哉斯言,我就在六十后开始临帖,才使晚年书法艺术有些成就的。以书入画,劲健洒脱。以画入书,姿态无穷。 陆抑非课徒稿 工笔花卉鸟虫 (之一) 凡是出色的大写花鸟画家,多半是书法家,所以大写意的画是写出来的,并不是描绘出来的。一笔落下,...
2025-09-29
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途径。古代画家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临摹对于学习山水画来说,无疑是掌握其独特的笔墨、造型、结构、章法、意境等艺术形式和规律的最佳捷径。 素材来源:《钱桂芳山水画技法讲座 山水画临摹》,钱桂芳著,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5年出版。 吴石仙 春溪新绿 吴石仙(1845年-1916年)名庆云,字石仙,后以字行,晚...
2025-09-29
01/ 勿乱写 书法理论是核心指导学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临习)学习两个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书法理论是成功书法学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个致力于学书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所谓书法理论,实是前人...
2025-09-29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2025-09-29
彭年(1505~1566)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六十二岁。字孔嘉,一说字子素,号隆池山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好学工书,少与文征明友善,以词翰名,时称长者。年书名亚于征明,然当时鲜有称其书者。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2025-09-29
陈修行书《七言律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札作于1364年 许多单字的造形略微方扁 线条如兰叶般妍美丰润 并具流动感 上承赵孟頫风格 其中又揉合尖峭、细劲 多方折并略带章草的笔法 则接近宋克 是深具时代特征之佳作 高清大图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2025-09-29
傅山一句“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在中国书坛上的影响可谓是巨深远的,被不少书法爱好者当做挡箭牌,很多基础不扎实的人却故意把字写丑。 其实本质上,美、丑、拙、雅、雄、秀等审美类型不是重点,重点是心态的端正与自然。 ▲ 傅山隶书 在近些年,有很多人故意把书法写的像小孩子写的一样,美其名曰“拙”。其实,这些人是曲解了书法的“拙”。 ▲ 于右任书法 就是放...
2025-09-29
“巧”与“拙”涉及到的是审美范畴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一个人不同阶段时于美所持的标准都有差异,有时这个差异还很大。书法的审美也是如此。 ▲隶书《张迁碑》局部 “巧”是相对“拙”来说的,看待巧的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切入: 1、从技术层面上讲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讲道:“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水篇...
2025-09-29
启功先生挥毫为 “张大千纪念馆” 题下六个字,这绝非仅仅是书法艺术的呈现,更是一场充满率真亲和之感的创作体验。这六个字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引人在欣赏时,忍不住心生诸多感慨。创作时,启功先生毫无顾忌地涂抹掉两个字,又在下方补上 “念” 字。这般随性而为的修改,反倒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生动与真实。 启功先生为 “张大千纪念馆” 所题的这幅字,在装裱处理...
2025-09-29
中国花鸟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画家的辛勤探索与创造,各种风格流派争奇斗艳,名家传世佳作精采纷呈,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气派,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艺术宝库,是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花鸟画以怎样的面目才无愧于我们的先辈,无负于伟大的时代,这是摆在每一个花鸟画家面前的大问题。 花鸟画家大多有这样的体会,画几张应酬之作并不费...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