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古物的保藏与鉴赏多在书斋中进行,这些器物逐步成为书房铺排的一部分。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详细描绘了书桌上摆放的文房用具,还包括书房中的其他家具以及相关器物的方位、数量、款式,上古铜器也在书房铺排清单之内,这些古旧器物既是书斋清赏的方针,又兼具装点与运用的功用。明代文人喜欢议论“古”,在他们的心目中,“古”和“雅”总是密切相关,具有精致和可把玩的特质,反映出文人们娴雅的日子情味。(白谦慎《傅山的国际:十七世纪我国书法的嬗变》)《宣和博古图》这类的图录呈现之后,其精巧的图画成为画家借用的范本。明代中后期体现文人日子的《雅集图》《文会图》《学士图》中,古物图画频频呈现,成为制造画面隐喻的重要道具。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制造画面隐喻的重要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