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兔画中的植物看起来有些乖僻,那也是需求特别留心的,比如说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中的那幅《竹雀双兔图》,图中的植物就有些乖僻,或许就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暗码”。
《竹雀双兔图》是一件出土文物,原是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随葬品,墓主人是辽国皇室萧氏族人,是一位不闻名的女性,画作悬挂于棺床西壁。
画面前方有两只灰兔,中景是三株植物,略远景是一丛双勾竹子,竹子上有小麻雀。不得不关键提一下的是那三株植物,首要,它们地点的位置非常重要,位于画面正中央, 呈近似“一”字的形状排开。其次是植物上了石绿色,与水墨双勾竹和水墨竹、兔比较,显得非常抢眼。再次是这三株植物不是同一个种类,而是三个不同的种类。
如此令人置疑的画面组织,画家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要寻找答案,仍是从这三株植物下手吧。最左边的草长得非常像蒲公英,但实际上,它应该是菊科中的鸦葱。鸦葱的茎或根被折断后,会流出白色的汁液。鸦葱的味道清甜,野兔也爱吃,所以鸦葱又被称为兔儿奶、兔奶草。中心植物是野生地黄草。地黄是一味常见的草药,它的花汁味道清甜,可食用。野生地黄在不同的区域会有本土化的称谓,在山东一些当地,野生地黄也被称为兔子喝酒。大约是兔子啃咬花汁的姿势让人想起喝酒。最右边是白头翁草,它也是一味中药,在北方一些当地,白头翁草也被称为兔子花,或兔兔花。
由此可见,这三种植物都与兔子有关,都有各自的风俗文明信息。所以我们或许可以猜测一下,一幅被挂在棺椁边的兔子绘画,它或许暗示主人属相属兔,或许生前性情慈悲,特别喜爱温柔的小兔子。
不过,翻看美术史中的兔子绘画,有瑞象意义或特其他作品并不多,更多的是从动物学的角度,或兔子与月亮的角度来表现这种小动物。比如明代张路的《苍鹰逐兔图》,就是从动物学角度表现兔子的特性。清代蒋溥的《月中桂兔》表现的是兔子与月亮的神话传说。所以,假如画家有时机了解更多的兔子文明,或许有助于创造出更多赋有我国传统文明内在的绘画。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明代张路的《苍鹰逐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