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自我的才调与才调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对古代的文士来说,读书为官,不只可以展现自我的才调与才调,还可以参与政治,完毕其“平全国”的远大抱负。李廌相同有这样的实践要求,力求通过科举考试,踏入宦途。苏轼不但注重李廌的诗文阅历,而且对其前途命运非常关心,还在谪居黄州期间,就很关心李廌的科举考试,但是,李廌初度考试,未曾如愿。

  元祐三年(1088),苏轼权知礼部贡举,当时,黄庭坚、张耒等为参详、编列、点检试卷等官,李廌再次参与科举考试,但是,又落榜了。李廌落第之后,苏轼很自责,《李廌传》云:“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所赋诗云:“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发问,而李不得”,诗曰: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此诗意可分四层:其一,以书法为喻,夸奖李廌的文章如南朝吴质之书法,笔势翩翩,与众不同;其二,引《唐摭言》李程因《日有五色赋》而得状元之事,暗喻自己当负遗才之责;其三,直言此举参试士人太多,自己作为主考官,偶或遗贤,作为考生的李廌当能体谅;其四,期望李鹰尽心学识,并预言李廌并非池中之物,必定有科场进身的机会。

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展现自我的才调与才调

评论

6+2=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