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范曾《生肖画》欣赏

本站面向书画古籍爱好者,免费开放全站高清资源(历代书法、古画、古籍)转存/下载服务!
>>点击免费下载
<<
需要获取本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此页面下部下载。

范曾的生肖画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将传统生肖文化与历史人物、文学典故巧妙融合,形成了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的鲜明特色。其生肖画创作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贯穿数十年艺术生涯,既有单幅作品,也有系列手卷,题材涵盖十二生肖,每幅作品均配有书法题跋,诗画相映,寓意深远。

范曾的生肖画创作时间跨度大,如 1996 年绘制的《十二生肖》手卷是其代表作之一,2023 年兔年创作的 “童年回忆” 瓷盘则以童年喂兔经历为灵感。形式上,他不仅绘制传统书画,还与瓷器、木版水印等工艺结合,如与顾平生合作烧制的兔年瓷盘,将绘画艺术延伸至实用器物。

范曾擅长简笔泼墨,线条流畅如书法运笔,色彩淡雅而点睛之处鲜明。例如在《僧繇点睛》中,龙身以浓墨勾勒,朱红点染龙爪,威严中透出灵动。他常将人物与生肖结合,如 “闻鸡起舞” 描绘童子舞剑,“伏虎罗汉” 展现罗汉与虎的禅意互动,赋予动物以人格化的精神内涵。

每幅生肖画均蕴含传统文化符号:鼠象征富足(“仓鼠有余粮”),牛代表勤劳(牧童耕种),龙寓意腾飞(“画龙点睛”),兔则因与妻子楠莉的生肖关联而饱含温情。他还引用诗词典故,如兔年作品题跋 “每思半纪前少时事则往往慨叹系之”,唤起观者对童真的共鸣。

范曾的生肖画常源于童年经历。1940 年代,他就读于南通女师一附(现通师二附)时,校园兔笼是学生们的乐园。2023 年兔年瓷盘 “童年回忆” 即还原了他与同学割兔草、喂白兔的场景,画面中黄衣兄弟与肥兔的互动,正是其少年时代的真实写照。他在题跋中感慨 “半纪前少时”,将个人记忆升华为普世的怀旧情感。

范曾的生肖画打破了徐悲鸿、齐白石等前辈的单一动物描绘,首创 “人物 + 生肖” 模式。例如 “老鼠偷油” 中,小老鼠攀爬灯台的动态既符合 “富贵登台” 的民俗寓意,又通过细腻笔触展现出童趣。艺术评论家认为,这种创新使生肖文化从符号化走向叙事化,“让古老意象在当代焕发新生”。

范曾主张 “中国画是哲学的、诗性的、书法的”,这一理念在生肖画中尤为突出。如蛇年作品以天竺人吹乐舞蛇为题材,题跋引用李商隐诗句,将异域风情与东方诗意熔于一炉。他的书法题跋被称为 “画作的灵魂”,与画面构成和谐的整体美学。

范曾作画以神速著称,传说他曾在半小时内完成《八仙图》。在生肖画创作中,他常即兴发挥:2024 年《僧繇点睛》从构思到完成仅用两小时,画龙点睛的瞬间被观者形容为 “笔落惊风雨”。这种 “灵感迸发” 的创作状态,为其作品增添了神秘色彩。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范曾《生肖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