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所有文章第45页

历代国画

清 郎世宁 百骏图 绢94.5×776.2

8
清代画家郎世宁的《百骏图》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绢本画作,它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更在内容上寓意深远,是中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瑰宝。 《百骏图》是郎世宁在清代宫廷任职期间所创作的一幅作品。郎世宁,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后入天主教,改名郎世宁。他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因擅长绘画而进入宫廷,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用画师。在宫廷中,郎世...
赞 (0)阅读(89)评论(1)下载
历代国画

五代 北齐 杨子华 校书图 全卷29.3×122

8
五代时期,北齐的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其中尤以画家杨子华的《校书图》全卷为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校书图》全卷,是杨子华在北齐时期创作的一幅重要作品。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校书的场景。画面上,一群文人学士围坐在书房之中,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相互讨论,或挥毫泼墨,整...
赞 (0)阅读(37)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绢本

7
在浩渺的中华文化长河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瑰宝。这幅绢本画作,不仅是顾恺之绘画技艺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古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一面镜子,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女性道德规范的一面。 《女史箴图》宽25厘米,长249.5厘米,画面细腻,色彩鲜艳,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这幅画作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西晋张华的...
赞 (0)阅读(27)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轴纸本101.3×43

5
(原图尺寸:3567×6000像素 分辨率300dpi) 元代的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纸本画作,尺幅宽阔,气势恢宏。画面上,一座巍峨的山峰拔地而起,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山石以干笔皴擦,用笔苍劲有力,墨色浓淡相宜,既表现出山石的坚硬与厚重,又透露出一种朦胧的诗意美。峰巅之上,几株玉树傲然挺立,枝叶繁茂,生机勃勃,与周围的山石形成鲜明的对比,...
赞 (0)阅读(38)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轴 纸本 117×55.5cm

5
在中国绘画的漫长历史中,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元代,作为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山水画家,其中,黄公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晚年杰作《九峰雪霁图轴》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更蕴含着他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九峰雪霁图轴》纵117.2厘米,横55.3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
佳作趣话

朱耷“白眼”画风背后的秘密:独特艺术魅力,深邃时代情感

11
朱耷,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以其独特的水墨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尤其以禽鸟和鱼的形象中常见的“白眼向人”特点而著称。 白眼形象:朱耷在画鱼、鸟等动物时,常将它们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的样子,这种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艺术效果。这种白眼形象不仅是对客观物象的变形,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 象征寓意:白...
赞 (5)阅读(132)评论(1)下载
佳作趣话

《韩熙载夜宴图》的隐秘窥探:政治博弈和人性洞察

9
《韩熙载夜宴图》不仅是一幅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其背后隐藏的故事更是充满了隐秘与智慧,让人不禁为之着迷。这幅画由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杰出画家顾闳中所绘,不仅以其精湛的画技和细腻的人物刻画闻名于世,更因其背后的政治博弈和人性洞察而引人入胜。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南唐末年,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韩熙载,一位出身北方望族的才子,因父亲遭难而流亡至江南,投靠南唐,并凭借卓越...
赞 (0)阅读(50)评论(0)下载
名人名家

唐 周昉 被誉为“唐代仕女画第一”

6
周昉,字景玄,一作景元,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代宗至德宗贞元年间。他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仕女画,被誉为“唐代仕女画第一”。周昉的绘画风格深受当时宫廷审美的影响,其作品多呈现出华丽、典雅的宫廷风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周昉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他早年跟随名师学习绘画技艺,勤奋刻苦,不断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
赞 (0)阅读(45)评论(0)
名人名家

明 仇英简介 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4
仇英,明代杰出的绘画大师,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在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作品,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生活在明代中期,正值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仇英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匠家庭,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经过不懈的努...
赞 (0)阅读(39)评论(0)
古籍善本

两苏经解.七种六十四卷.明焦竑辑.万历25年毕氏刻本

3
《两苏经解》七种六十四卷,明焦竑辑,万历25年毕氏刻本是一部汇集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经学注释与见解的珍贵古籍。此书的编纂与刊刻,不仅为我们今天提供了研究两苏经学思想的重要文献,更是明代文化繁荣的生动例证。 《两苏经解》的编纂,源于对苏轼、苏辙兄弟经学注释的搜集与整理。苏轼、苏辙兄弟作为宋代文学巨匠,不仅在诗文创作上成就卓越,更在经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
赞 (0)阅读(40)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