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156页
书若有情时 不会得清清如此 ▼ 桓大司马云: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姜夔《长亭怨慢》: 阅人多矣, 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 不会得青青如此! 姜夔自题深爱桓大司马此语 然而在自作词中用典却反之 桓悲秋柳摇落 姜叹柳青无情 词人多深情婉约缠绵悱恻 以至于温柔变成可耻而背叛方是体贴 就如说冷说热其实说的都是温度 ...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号撝叔,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当时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赵派”。 《撝翁墨妙》赵之谦致赵曈书札十八通及信封十四件,是赵之谦自同治元年末赴京参加会试及谋生,至同治十一年赴江西任通志局主编,十年间离京甚久。其间赵曈正在天津浙江海运局办差,故二...
张雨(1283-1350),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句曲外史,浙江钱塘人。三十岁时入茅山为道士。六十岁弃去道服,埋葬冠剑,恢復儒者身份,往来江浙一带,与当地文学艺术家相与酬唱。他在文学修养与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元代道教、佛教与文人间,颇负声望。张雨的书法曾得赵孟頫指授,字画清逸舒放。 张雨行书《次韵天镜上人送柑诗帖》,纸本26.5×29.4cm,北京故宫博...
文徵明(款)小楷心经,来源:明 仇英(款)观音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题作:般若波罗密多经,少一“心”字。文徵明与仇英题款分明是一个所写,故定为伪本。 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浴佛敬书于停云馆中,长洲文徵明时年八十有三。
清代关思亮集唐颜真卿书《医圣汉张仲景先生之碑》,碑文刻有中国明末清初进士桑芸撰述的祠墓记,文体采用唐代名书法家颜真卿之字体,约一千二百字。该碑由日本医家泷清于日本文政十年(1827年)募集百余名汉方医家出资而建立。 汉张仲景先生之碑,182x91x61厘米,日本东京都常泉寺藏。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
敦煌遗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二手稿,25.4×93厘米,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
北魏楷书《阳平王妃李氏墓志》民国拓本,31.0×32.0厘米。北魏熙平二年(517年)。石1920年出土于河南洛阳,曾归武进陶湘收藏,今不明所在。 阳平王妃李氏志,端雅秀逸,笔法精妙,开隋唐人书之先河,然乏古拙之气。 魏故使持节大将军阳平王妃李氏志
顾梦游(1599–1660),字与治,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吴江(今江苏苏州)人,明副使顾英玉曾孙。崇祯十五年岁贡生。善行草书,工古文辞,著有《茂绿轩集》。与黄道周、龚鼎孳、周亮工、冒襄、张风等相往来。入清不仕。平生任侠好义,喜交结四方名士贤豪,晚年为洲田所累,穷困自甘,以书易粟,求者成市。 明末清初诗人顾梦游行书长卷《啸赋》,44×...
2021赵孟頫行书集字春联 ▲ ▲ 花开富贵重重喜;运转乾坤步步高 ▲ 民富国强万物盛;人和家兴百业昌 ▲ 春到人间人增寿;喜临门第门生辉 ▲ 爆竹声中辞旧岁;梅花香里报新春 ▲ 一年好景同春到;四季财源顺时来 ▲ 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 年年顺景财源进;岁岁平安福寿临 ▲ 白雪红梅辞旧岁;和风细雨迎新春 ▲ 春到堂前增瑞气;日临庭上起祥光 ▲ ...
张晏(元大德–延佑年间),字彦清,邢台沙河人。张文谦之子,少有文学名,举进士,类官官御史中丞,赠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号文靖。张晏是有名的收藏家,怀素《食鱼帖》、颜真卿《祭侄文稿》、 李白《上阳台帖》等传世名作皆为其曾经收藏的作品。 张晏行书题李白上阳台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
米芾《焚香帖》以帖中“焚香”二字取之以名 米芾《焚香帖》草书 纵25.2厘米 横25.2厘米释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高清单字
吴余庆(1385–1462),字彦积,别号斯白,宜黄(今江西宜黄)人。明朝书法家。永乐六年(1408)以荐除中书舍人,历右通政兼知制诰。能诗文,尤善真、草、篆、隶。其楷如美女簪花,草如瑞云飞空,流水赴壑。著作有《斯白集》、《流芳集》传世。 吴余庆小楷《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源:元代李升维摩说法图合璧卷。 吴余庆行书跋裴宽《秋郊散牧图》,大都会...
文徵明63岁小楷《南华经》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唐玄宗天宝元年(724),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孙如僅隶书法题《文衡山南华经小楷》 嘉靖壬...
弘历楷书临玉枕兰亭序卷,纵7.1厘米,横26.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临欧阳询书《玉枕兰亭》全文,书于乾隆九年甲子(1744),乾隆皇帝时年34岁。虽为小楷,但结字疏阔,风度清新雅致,然笔势略显稚弱,与欧书风格有一定出入,为其早年书迹。 引首乾隆御书“要在自然”。
董诰(1740–1818),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浙江富阳人。官至宰相,精书法,善绘画。 董诰奉敕书乾隆皇帝晚年御制诗一首,故宫博物院藏。 诗中乾隆皇帝自称“余向年目力精审时,喜作蝇头细书。”而今“书亦眼昏小字醜”,此即为乾隆皇帝晚年甚少作小楷,而多为行书之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