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155页
清初帖学书风衰败,书家将之归咎于法帖反复翻模失真,迫使书家将法帖与汉碑参照以究诘笔法,取法汉隶被视为振兴书法的关键。清初汉隶碑刻的取法对象及创作手法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帖学书风趣味,而乾嘉时期金石学者通过对“隶”与“八分”概念的探讨,促进了对篆、隶、八分、真楷诸体笔法贯通性的理解,同时更为深入地领悟到高古、质朴、深厚、雄强等审美趣...
《林泉高致》一书值得很好的整理与分析。现在我们只简要阐述他对于山水画艺术的主张。 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意境。山水画不是单纯自然现象的再现,所以他主张:学画花要四面围观,向下俯瞰;画山水要“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要注意山水所可能引起的想象:“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天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同时,他又强调要精确的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环...
宋神宗熙宁(公元一○六八一○七七年)、元丰(公元一○七八一○八五年)时期在北宋绘画艺术的发展上是一个新的成熟的阶段,最显著的是出现了崔白的花鸟画和郭熙的山水画。 花鸟画在北宋前期已有很大进步,著名画家有赵昌及易元吉等。 赵昌以观察对象获得他的艺术技巧。据说他每天早晨朝露未干的时候,绕着栏杆观察花卉,手中就调色彩绘。他自号“写生赵昌”,他画花极有生意,...
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和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使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文字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种文字差异阻碍了诸侯国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因此,秦朝统一之后,消除全国各地区间的文字差异被提上了日程。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采纳垂...
—从文字的艺术化到艺术化的文字 周以镂金、汉以刻石,光耀千古。秦前刻石少,至秦,始皇大开其风。从金而石,拓启了一个新领域,这是承前人之风而扩展了的习俗。何况,秦前镂金,只施之于器物,陈之于宫室,而秦刻石则树之山巅海隅.置之于茫茫苍宇,且大书深刻,迥异前人。秦人之不蹈袭前世,即此一端,亦可为证。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二十八年...
西周时代,学术思想极活跃,对中国的影响至大至深。后代种种学术思想、学术派别,皆从这一时代的学理中汲取某一点,以形成涣涣派别,或者,只注经释典,“代圣立言”。研究我国的思想史,其最重要的部分即此,因为这个时代的学说,实为后代学术思想的渊燕o 殷代文献,除甲骨外,实寥寥。甲骨数量虽多,但多用于卜占,且程式简单,大抵是“某日某人卜问某事,吉或不吉”。...
从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开始,为了镇服刚刚统一的东方,秦始皇帝偕朝廷重臣和大批随从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巡视活动,并刻石纪功,刻石原文都保存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即统一天下的第二年,秦始皇巡行陇西、北地(今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二十八年(前219),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以颂秦德,即《峰山刻石》,又封泰山,禅梁...
南宋时代的绘画活动的中心仍在画院。南宋有名的画院画家(前二节中已谈到了其中某一些人及其作品)有李唐、苏汉臣、朱锐、萧照、贾师古、毛益、林椿、阎次平(以上高宗时代)、刘松年、李迪、李嵩、张茂、吴炳(以上孝宗、光宗时代),南宋绘画又有了新的变化,而特别表现在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和技巧方面。人物画及花鸟画也有相应的变化。 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山水画展开了祖国山河...
明代绘画中的浙派以戴进、吴伟开始,至谢时臣、蓝瑛而终。浙派和画院是明初至嘉靖时期最有力量的画派。 明代前期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不仅画院,在画院以外也是为南宋画院马远、夏挂的作风所支配,戴进是这一时期画坛的中心人物。 戴进字文进,浙江钱塘人,因而在他的影响下的画派就称为“浙派”。戴进的山水画得前代诸名家的长处,追随李唐、马远的画法,并且长于神像、人物...
陈洪缓(公元一五九九六七一年),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他的人物画的成就在明末清初有特殊的意义。 陈洪绶在少年时就显示出相当的绘画才能。他四岁时曾在白粉壁上画十尺余的关羽拱手立像,当作游戏,十四岁时悬画市中可卖钱。他最初学画于蓝瑛,又曾去杭州临摹府学中的李龙眠七十二贤石刻,闭户摹了十天,因为摹得似而喜,后又十天因摹得不似而更喜。崇祯年间他曾奉召去皇...
赵孟頫(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 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
李公麟(公元一○四九一一○六年),字伯时,生于仁宗皇祐元年,是崔白、郭熙初露头角的年代。熙宁三年(公元一○七○年)登进士第,到哲宗元符三年(公元一一○○年),患风湿病,退休住在家乡安徽舒城自己的庄园“龙眠山庄”,自称“龙眠居士”,在徽宗崇宁五年(公元一一○六年)去世。 李公麟作官三十年,也是他的艺术逐渐成熟,成为名画家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玉安石变法失...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
《人骑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1296年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图绘一乌帽朱衣人,骑马徐行。人物意态闲雅宁静,衣纹铁线描,骏马造型准确,笔墨工稳,不作夸张。 该图画一着唐代官服者执鞭骑马,仪态雍容不凡,很可能是赵孟頫的自写小像。 幅上有作者款:“元贞丙申岁(1296年)作,子昂。”钤朱文印两方:“赵氏子昂”、“澄怀观道”。又自识:“画固难...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