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黃门帖》,行草书,3行21字。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生于会稽山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先后娶郗道茂和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草书闻名,楷书、隶书...
张伯驹,曾被后人称为中国民间收藏第一人。他不仅自己喜欢收藏,还有一颗无私的心,现在故宫里面的顶级书画,张一个人就捐赠了大约一半。 张的伯父家中虽然有儿有女,但是在他们很小就夭折了,为了后继有人,于是就将张与他的妹妹过继到了他伯父家中。他的伯父对他们兄妹俩很好,很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张也很优秀,没有让他们失望。 他9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记忆力非常好,被称神童。但是...
陈半丁 紫藤图 陈半丁(1876—1970)生于浙江绍兴柯桥镇,名年,字静山,号半丁,斋号甚多,常用的有敬洗堂、饮雪庐、五亩之园等。陈半丁祖上自明末起世代以行医务农为业,家境贫寒。其年幼时即父母双亡,生活坎坷。15岁时,陈半丁在兰溪一家钱庄做学徒时,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其自述“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 1895年,在陈半丁19岁时,...
上下五千年,无数朝代的更换,唐宋元明清,无数帝王的起落。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的人为了争夺真命天子的权位,而相继拼命,但却有一位皇帝,不爱江山,不爱美人,只爱书画。他就是历史上最善书画的皇帝——赵佶。 赵佶听琴图 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任皇帝,史称宋徽宗。赵佶可以说是对当皇帝最不上心得一位,但命运却注定了他的一生。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按照继承皇位的传统,他并不该...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代孙。后来明朝灭亡之后,八大山人看破红尘,23岁遁入空门,一心钻研书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的画多以借物抒情,构图简约空灵,笔墨简练。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奇特的形象,格调高冷,达到了笔简意赅的境界。他的这种画法对后来很多的画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扬州八怪的画风,深受八大山人的影响。 曾有书画家评论...
俗话说,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画家之所以成为画家,必定有其背后刻苦努力的原因。 一天,赵之谦见没人会来,便锁上小屋,前去拜望那位堪称知己的老先生。来到绅士府第,赵之谦向门子递上名片,请求一见。去不多久,门子回来,委婉告知,主人不想见他。赵之谦甚感蹊跷,坚求一见。门子回转禀告之后,把他让了进去,领到一间书房。赵之谦久等主人不来,便四处观望。书房陈设富丽,珍玩满架...
丁云鹏:(公元1547年—公元1628年),字南羽,号圣华居士,明代画家。安徽人。他擅长画人物、佛像,以精工见长,论者谓“丝发之间,而眉目意态毕现”。同时,还善画山水,花卉和写诗。董其昌赠印章“毫生馆”,逢其得意之作,便用。曾为名墨工程君房、方于鲁画墨模,《程氏墨苑》、《方氏墨谱》中的图绘,大半出其手笔。传世作品有:《待朝图》轴,辑入《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
北宋王诜的画作《烟江叠嶂图》为手卷,绢本,设色。纵:45.2厘米,横:16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空灵的江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画家以墨笔皴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邓椿《画继》谓王诜“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
据宋代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志》记载:郭元方,字子正,京师人,官至内殿承制。善画草虫,备究蜚颛觯潜分造化,宜矜妙艺,蔼播佳名。然而著意者不及疏略,盖或点缀过当,翻为失真也。颇有图轴传于世。 宋代绘画是在中国宋代期间的绘画作品,中国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俗,清新脱俗。 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对“唐法”并非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
徐 霖(1462-1538)字子仁,一字子元,号髯仙、髯伯,别号九峰道人,快园叟。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人。6岁丧父,随兄居南京。7岁能诗,时称奇童。善书法,9岁即能写大字。14岁中秀才,随即被诬告革去。于是致力于书画和戏曲创作。 正楷出入欧阳询、颜真卿之间,擘窠大字学朱晦翁,几可乱真。后又喜摹赵孟頫,而笔力遒劲,结构端谨,自成一家。尤精篆字,造诣极深。当...
2011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的一场场张大千的个人秀场上,他的《嘉耦图》竟以1.91亿港元被拍卖出去,一度刷新了拍卖的记录。 这幅《嘉耦图》,全画为设色纸本立轴,尺寸为:1.84×0.9m。整幅画的主要部分上面是赤红色的荷花,下面则是墨色的荷叶,两种颜色互相映衬,十分动人。 再看描金朱荷,入画精妙绝伦、细致入微。荷叶之下,一对鸳鸯在小河中畅游,这对鸳鸯色彩斑斓...
《秋山问道图》是宋代僧人画家巨然的作品。巨然,生卒年不详,江宁(江苏南京)人。五代画家,僧人。巨然是“受业于本郡(指今南京)开元寺”(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大约在这个时期,巨然成为董源的门人。 《秋山问道图》,绢本,水墨。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整幅画面描绘的是层层峰峦相叠,林木丛生的景象。“矾头”相聚,树丛中掩映一茅屋,其中...
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在诗歌、书法、书法理论方面都堪称不朽。此论书绝句百首,前二十首为启功先生二十余岁时作,后八十首为五十岁后陆续所作。一诗阐明一个问题,涉及数以百计的碑帖、书作、书家、书法理论家,其诗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而见解深刻,可谓是厚积博发、博观约取。 1982年仲夏,启功先生年届七十,正值其书法创作高峰时期的开始,养心之...
文徵明行书赏析《杂咏诗卷》,尺寸:25×258cm,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并定为上品,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成交价8165万。刷新了文征明书法的拍卖最高纪录。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