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古籍善本 第4页

《四書說約》二十卷【明】顧夢麟撰 明崇禎庚辰13年(西元1640年)

21
一、《四书说约》的诞生背景 在明清时期,文化环境独特,科举制度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科举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内容,这极大地推动了对四书五经的研究和阐释著作的发展。正如祝总斌在《四书》传播、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所提到的,随着唐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普及,门阀制度彻底消灭,统治人才的文化素质相差不大,官吏思想道德品质在巩固王朝统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主张 “明天理,灭...
赞 (0)阅读(32)评论(0)下载

《李鴻章倡辦海軍往來電稿》 清光緒年間鈔本(1889-1911)

21
一、李鸿章与近代海军建设之缘起 李鸿章在协助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时,就深刻认识到中国军事的落后,尤其是海军力量的薄弱。1862 年,李鸿章奉命驰援江苏,同太平军作战,乘坐英国轮船从安庆沿江抵达上海,并与英法军队协同作战,得到常胜军帮助。他对西方大炮、子弹及西式操练印象深刻,深感中国在军事能力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大国。 此后,李鸿章目睹外国兵舰的先进,认识到拥有一支...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

《三合便览》满汉蒙三文合璧工具书

16
一、《三合便览》的历史地位 《三合便览》作为满汉蒙三文合璧的工具书,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首次按照音序编排,为学者和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清代,它成为了学习蒙、汉、满三种文字的重要工具书。 该书由清朝学者敬斋所辑,后经其子富俊补编,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刻版印行。全书以满文在先,汉文在次,蒙文最末,并注有蒙古文的满文读音。共收词近 1.9 ...
赞 (0)阅读(33)评论(0)下载

唐《初学记》类书典范,知识性非常高 “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

21
一、《初学记》的诞生背景与编纂历程 唐玄宗时期,在六朝文风的影响下,骈体文备受追捧,人们作文讲究选词用典。为了让皇子们在作文时能快速引用典故,显得事出有据、学力深厚,唐玄宗对宰相张说提出要求,命其与徐坚、韦述等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编成一部便于皇子学习的书籍。于是,《初学记》应运而生。 编纂过程中,徐坚等人广泛搜集群经诸子、历代诗赋文章,精心挑选要事要文,以类...
赞 (0)阅读(35)评论(0)下载

《宗玄先生文集》三卷【唐】吳筠 以诗赋和文论的形式阐述事物的玄理和修仙方法

16
一、《宗玄先生文集》的前世今生 (一)吴筠其人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人。少通经史,善属文,性情高鲠,不耐沉浮于时。举进士不第后,十五岁便与同好隐于南阳倚帝山。他入道后,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唐玄宗多次征召他,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吴筠一生经历丰富,他曾南游金陵,访道茅山,后又东游天台,与名士相娱乐,文辞传...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

道教经籍总集:《正统道藏》七部

18
一、道藏七部的起源与发展 道藏七部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并非偶然。当时,道家思想广泛传播,道教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三洞分别为洞真、洞玄和洞神,其 “洞” 字有 “通” 和 “同” 的涵义,意味着经典能引导人通向真理和仙境,且三部经典 “同一大乘”。四辅与三洞相互辅助,太清部辅洞神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玄部辅洞真部,正一部遍陈三乘。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构成了《道藏》的...
赞 (0)阅读(33)评论(0)下载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汇集明代以前诸家之粹的综合性医书

17
一、赤水玄珠的前世今生 《赤水玄珠》作为明代孙一奎撰写的医书,在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存刻本有明副本、四库全书本、1914 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198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 10 多种。 全书共 37 卷,其中《赤水玄珠》30 卷,分 76 门,对内外妇儿各科病症进行了详细论述。每一门都条分缕...
赞 (0)阅读(36)评论(0)下载

《三教指归》:探寻日本佛儒道的文化瑰宝

18
一、三教指归的概述 《三教指归》作为日僧空海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本书以独特的文体和叙事方式,展现了儒道佛三教的魅力与差异。 书中通过龟毛先生、虚亡隐士、假名乞儿这三个虚构的人物,分别阐述了儒教、道教和佛教的要旨。龟毛先生代表儒教,可能会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重视。虚亡隐士则代表道教,或许会讲述道家的自然无为、顺应天道...
赞 (0)阅读(30)评论(0)下载

《武备志》卷94至卷149.明茅元仪辑.明天启元年 《军资乘》

16
一、武备志与《军资乘》总览 《武备志》作为中国古代部头最大的综合性兵书,在明朝特定历史背景下编纂而成,其中卷 94 至卷 149 主要为《军资乘》55 卷。《军资乘》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诸多军事方面的重要事项。它分为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 65 项细目。 在 “营” 类中,详细记载了行军设营的方法,包括营地的选择、布局以及防御设施的设置等。...
赞 (0)阅读(35)评论(0)下载

《歴代名臣奏議》楊士奇(明)/明張溥刪正 明崇禎08年東観閣刊本 历代名臣奏议

16
一、杨士奇其人 杨士奇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元末明初的乱世,一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带着他改嫁,继父罗性起初对他并不友好,但在看到杨士奇偷偷祭祀生父后,对他刮目相看,准许他恢复杨姓,并开始重点培养他。然而好景不长,继父被贬官流放,杨士奇母子再度陷入贫困。 尽管生活艰难,杨士奇却从未放弃学习。他一边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一边刻苦钻研学问。建文元年,建文帝召...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