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 第29页

傅抱石:能适合大多数人的胃口,才是最好的食物,艺术也一样

傅抱石 泛舟图 文/画 傅抱石 我们一天到晚,高兴的时候,实在很少,大概是平平淡淡,毫无变化,照常生活下去。虽然也没有十分不愉快的时候,但我们如不想想法子,把生活的趣味和意义丰富起来,那就是苦痛的泉源。人类是追求幸福躲避苦痛的动物,明明知道是一件苦不可言的苦差,决无人愿意去做,都是出于万不得已。 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所追求到的反是极大的苦痛,这是由于...
赞 (0)阅读(24)

吴冠中:黄宾虹的画,千篇一律

黄宾虹作品 1、黄宾虹有本“画语录”,他谈的很可笑,也可以理解。这一代老画家,他对现代的东西完全不懂的。 他说中国的传统怎么分别的:能品、精品、神品、逸品,根据我们中国的传统标准越到上面境界越高。 他说,西方的绘画最好的也不过等于我们的“能品”。他对西方完全不理解…当时来讲,都是叛逆过来的。 黄宾虹作品 坦诚地讲我对黄宾虹,我不是很重视他,但我尊...
赞 (0)阅读(18)

大唐书魂颜真卿

颜真卿图片 题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今天,我要强行向大家介绍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什么要强行介绍呢?是因为颜真卿的文化人格光耀千秋,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 颜真卿的名字,标志着巨擘书法大师、风格独特风骨健劲“颜体书法”的开山之祖、博学多才壮怀激烈的千古英魂! 您可曾知道,颜真卿名字的一撇一捺之间,熔铸着对...
赞 (0)阅读(35)

看李可染笔下秋趣图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五彩斑驳交织出的美丽, 让时间都静止。 一到秋天, 万物就美成了一首诗! 今天,我们来看看李可染笔下的秋意浓! 李可染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李可染的牛画是一绝,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李可染 牧牛图 李可染 秋林放牧 李可染 秋艳...
赞 (0)阅读(18)

齐白石画牛不画脸,而《放牛图》竟然连牛都没有,却卖了2012万

说到中国现代艺术,不得不提大师齐白石。齐白石的作品价格总是上百万,令人惊叹。齐白石的作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完全不影响大家对他的追求。他们都想收藏他的字画,这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一个好的产品被收集的时间越长,它就越有价值。 齐白石,原名春之,名兰亭,后改名黄,名白石,又名白石山翁。他是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早年当过木匠,然后以卖画为生。他擅长画花鸟、虫鱼...
赞 (0)阅读(21)

明代画家蓝瑛的精品山水集萃

蓝瑛(1585-1664),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作品有《秋山红叶图》、《江皋话古图》、《白云红树图》、《松岳高秋图》、《苍岩嘉树图》等。 他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画家,一生以绘画为职业。他的绘画对明末清初影响...
赞 (0)阅读(17)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十七帖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完整本的墨迹则仅见台北故宫的这一套。 落款时间在延祐三年,六十三岁,也是晚年功成名就之时了。 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唐代孙过庭在其所撰《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就是说观察一定要精细。一般地说,初学者应该把“读”和“临”...
赞 (0)阅读(17)

任伯年各个时期经典作品鉴赏!

任伯年作品 任颐(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早年的花鸟画更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后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
赞 (0)阅读(16)

黄宾虹:蜀游峨眉山水册

黄宾虹 蜀游峨眉山水十二图 《蜀游峨眉山水册》由宾虹老人 79 岁起始稿,越十年,于 89 岁完成。 此页题款“华严寺蜀游峨眉山水写此”,寥寥数笔勾勒,淡墨一染而过,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这种近似于黄公望的简笔画,在黄宾虹三四十年代之交所作尤多,其笔简意繁,画格弥淡,清逸朴拙。 在“武陵碛”一页中,他对“...
赞 (0)阅读(19)

潘天寿:笔墨相依为用,相离俱毁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用笔 画事之用笔,起于一点,虽形体细小,须慎重从事,严肃下笔,使在画面上增一点不得,少一点不成,乃佳。——《听天阁画谈随笔》 运笔应有天马腾空之意致,不知其起止之...
赞 (0)阅读(14)

唐寅的绘画世界:劫波渡尽,桃源世界听天籁

▲文徵明题字唐寅像 青年才俊的唐寅受到文徵明的父亲文林赏识。弘治七年(1494 年),唐寅父亲唐广德得病去世,第一任妻子和儿子也得病过世,紧接着母亲也离世,第二年妹妹出嫁后不久自杀于婆家,一家七口只剩兄弟俩,这是平常人难以承受的悲伤与打击,二十六岁的唐寅愁出了白发。当时唐寅悲痛欲绝,认为自己是晦气的“白虎降世”,克死了家人,从此以后,再也没用过“伯虎”字号,...
赞 (0)阅读(22)

陆治:唐宋诸家诗意山水图册

陆 治 (1496年-1576年) 字叔平,明代画家,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因居包山,自号包山。先世河南开封人。高祖父陆定,遁眷来吴门,宅于包山。父陆铭,字汝新,号有竹。受《易》于文洪,学养冠于郡诸生。纯孝笃义,综博工文,弟子黄省等多为名士。陆治居家为长子,家学渊源,又为祝允明、文徵明弟子,以诸生为名士。倜傥嗜义,以孝友著称。少喜...
赞 (0)阅读(18)

张大千山水画,这就叫境界!

国画中山水的境界最为重要,然而也要笔墨来辅助。有了境界,但是没有笔墨,或者有了笔墨,但是没有境界,也就不成为名画。它那结构和位置,必须特别加意,如画寺观,这些地方就不宜像人家的庐舍,好像和讲风水一样。这个说法,要多看古人名迹,以及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自然会了解的。 ——张大千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20)

文徵明71岁小楷《跋萧翼赚兰亭图》精彩至极

《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两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唐太宗李世民爱王羲之的书法爱到痴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遍寻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当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兰亭序》在辩才和尚那里,就派大臣重金相求。 辩才和尚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弟子,他推说不知真迹下落,唐太宗于是让御史萧翼化妆作书生模样...
赞 (0)阅读(16)

明代张洪小楷题醉归图

张洪(1362–1445)字宗海,号止庵。本姓侯,为沙溪张炯收养而改姓。元末举家迁常熟。11岁补诸生,16岁习商。21岁因受邻人连累戍边云南。时麓川内部叛乱,张洪献计于云南都司,得以平定。因通晓经义,被推荐为靖江王府教授。永乐初出使日本、朝鲜等国。永乐四年(1406年),缅甸宣慰那罗塔,杀孟养宣慰刁木旦,吞并孟养之地,张洪奉命说服那罗塔归还侵地。...
赞 (0)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