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 第11页

吴镇的作品为何多为“渔夫”?

吴镇与黄公望、王蒙、倪瓒三人合称“元四家”,是元朝著名画家,工诗善画。观他的作品:《洞庭渔隐图》、《渔父图》、《秋江渔隐图》等等,大部分都是以“渔夫”为主题的画作。许多人将这称为吴镇的“渔夫情节”,那么吴镇为什么那么爱以“渔夫”入画呢? 元 吴镇 渔父图 绢本墨笔 纵84.7横2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吴镇的画作中,渔夫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同时也代表了...
赞 (0)阅读(18)

俞樾:最后一位朴学大师

俞樾(1821—1907) 一、俞樾其人 俞樾(1821-1906)生于道光元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三十年(1850)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散馆授编修,1855年八月出任河南学政,两年后被劾罢职,辞官后侨居苏州。此后,因“东南遭赭寇之乱”(太平军义事 笔者注),颠沛流离于德清、上...
赞 (0)阅读(21)

以书、印入画开创“金石画风”的一代大师:赵之谦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一生在诗、书、画、印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进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绘画题材,画前人所未画。33岁时为避战乱而客居温州一带,在那儿见到了新奇的花卉和海产品,他将所见逐一写入画中,从而大大开拓了绘画的题材。他的《异鱼...
赞 (0)阅读(20)

“清初四王”之首: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本名王赞虞,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四王”第一代人。 王时敏在 董其昌 的指导下,自幼走上了摹古的道路,并且在日后的不断积累研习中,渐渐形成了他思想理论上的原则,即“摹古是绘画的最高原则”。他力追古法,刻意师古,作画无一不得古人精髓。王时敏师古人画,形体、样式甚似,但与古人的意境...
赞 (0)阅读(16)

中国花鸟大师陈之佛的世界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陈之佛是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先驱,20世纪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之一。他的花鸟画继承了宋、元以来工笔画优秀传统,将西画方法与图案规律融会贯通,形成了既有民族传统又不落窠臼的独特风格。作为艺术教育家的陈之佛桃李满天下,为中国艺...
赞 (0)阅读(19)

鼠年画鼠,齐白石故意写错一字,却卖了1092万

一九四八年是鼠年,喜欢画老鼠的齐白石接到数十幅“鼠图”的订单,平生画“鼠”不计其数的齐翁,为了凸显“鼠年”的不同,在这一年所画的部分精品《鼠图》中悄悄留下了一个印记,使得那年所作的《鼠图》中的少数几幅,成为了他鼠年画鼠的“限量版”。 齐白石 鼠,先祖封其为生肖之始者,寓丰年视为吉;鼠,古人恶其鬼祟偷吃,甚至以“鼠辈”喻鬼祟小人,视为贱类。虽然鼠亦吉亦恶,但终...
赞 (0)阅读(17)

齐白石2幅一样的老鹰图,一幅卖4亿,另一幅40亿也不卖

鹰,孤傲而坚毅,在中国画中寓英雄之意。齐白石画过的鹰是非常之多的,但留存下来的名贵精品往往是他作为礼物送人的那几幅,而这些人几乎都可以堪称当世英雄人物。 齐白石画画有个习惯,只要有一个自认为满意的稿子就一定会留存一个小稿样,往后就可以照着这个小稿反复作大画,这就造成了同样的题材留下了多幅一样的画。 齐白石 一般的画家要是不断地重复一样的画,极有可能被人冠以“...
赞 (0)阅读(19)

学界泰斗 昌明书法

蔡元培 录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94×43.5cm 纸本立轴 1918年作 (《民国文人政要书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 在书法格调上,不矫揉、不造作、不媚俗,气息清新,雍容大度。 蔡元培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面飘扬的旗帜和各界敬仰的导师,毛泽东曾以“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八个字,高度赞誉了他卓越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林语堂学贯中西,在评论蔡元培时说:“...
赞 (0)阅读(19)

蒲松龄书法墨迹,世为罕见,太美了!

清 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 细看: 蒲松龄精于书法,其书苍劲古朴,挥洒自如。青年时期学书即远追钟、王,小楷体式似钟繇横张,笔法如羲献之精熟,顺畅舒展;而能质朴厚重,气息高古。行书用之信札,信手拈来,虽略显颓唐之态,犹能自然洒落。蒲松龄有聊斋手稿、文稿以及词稿等真迹传世,但都是小字。传世墨迹犹有《聊斋诗存》、《裴将军诗》立轴等。 《聊斋诗存》,纸本楷书8页册...
赞 (0)阅读(18)

书法奇才——唐驼

唐驼是上个世纪上海滩有名的写市招的高手。如今,上海那家以经营绸缎棉布闻名的老店“老介福”,店门口挂的金字招牌,还是唐驼当年写的那几个字,这是唐驼卖宇生涯的处女作。 唐驼(1871—1938年),江苏常州人。五岁时死了父亲,家贫,靠母亲洗衣为生。少年时发愤学书,每天鸡鸣即起,寒暑无间,刻苦研习,主攻柳体。由于他练字坐姿不正,背部突起,成了驼背。“人以驼呼我,我...
赞 (0)阅读(25)

《两书帖》,思念三十年夫妻之情

赵孟頫66岁行书《两书帖》,凡二十七行,计280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信中提到老妻去世「既将半载」,故从延佑六年五月十日管夫人卒算起,此札当书于是年十一月初冬。「以中」为天目僧。 由信中所述对管道升病逝后思念及哀痛之情,以及未了却夫人生前心愿而精心安排丧葬、佛事等,可以看出他们夫妻感情之笃厚。三十年的相濡以沫,也不难体会管夫人之卒对赵孟頫来说是多大的打击。...
赞 (0)阅读(22)

梅清画黄山,真清!

梅清(1623-1697),清初画家、诗人。原名士羲,后改今名,字渊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宣城(今属安徽)人。世祖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四次 北上会试,不第告终。后遭家落,屏迹稼园,郁郁无所处,寄情诗画自娱。屡登黄山,观烟云变幻,银涛起伏,印心手随,景象奇伟。笔法松秀,墨色苍浑;后人称 梅清、梅庚、石涛,戴本孝等为黄山派。传世作品有《山村清景图》、《黄...
赞 (0)阅读(20)

吴昌硕——大美的线条!

诗文书画有真意, 贵能深造求其通。 ——吴昌硕 中国书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 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01 “平” 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如锥画沙”。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后向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 压力与提力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提不按就“飘”“轻滑”;只压不提就...
赞 (0)阅读(16)

李可染笔下的绝美光影山水画

李可染是中国山水画家中第一个自觉地从素描调子来整合画面统一性的画家。如何在光影明昧中巧妙把握素描调性的统一成为我们面对李可染逆光山水首要关注的点。 李可染 黄山风光 1963年作 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李可染 山顶梯田 李可染 岩泉积翠 李可染 山村飞瀑...
赞 (0)阅读(19)

齐白石画的牛无人问津,徒弟添了几笔后,拍出了7700万

齐白石作为中国书画界的泰斗,他的大小画作一经出现在拍卖会上,藏家们都会争相举牌,齐老先生成交价过亿的画作也不在少数。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绘于1925年 2017年北京保利拍卖 成交价9.315亿元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擅花鸟鱼虫,尤擅画虾,寥寥数笔,看似无意的勾勒,顿时成了生动活泼的水中生灵。但是论画牛,齐白石却有些犯难了。 不知道为何,从今天存留的齐白...
赞 (0)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