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髡残《春山图》 纸本 长卷 浅绛 37.5×76.2c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款识:画必师古,书亦如之,观人亦然,况六法乎,石谿残道人。 此构图不经雕饰,以写实景为主。绘古寺隐深山,全幅山陵起伏,高远平远相参。水墨上染淡淡浅绛,一股深秋萧瑟之气漫布画面,给人以深刻感染。 髡残(1612-1673年),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
朱耷《临董其昌山水册》 纸本 册页 水墨 31.2×24.6x6cm 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册八大山人仿董其昌笔意六开,计:仿倪瓒、仿董源、夏木垂阴、富阳大岭、水村图、溪山仙馆。朱耷初后世认为是四画僧之首,以不羁于传统笔墨著称,此册全仿董玄宰仿古山水,可见其亦未跳出时代藩篱。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
明末清初蓝瑛《枯木竹石图》 明末清初蓝瑛《枯木竹石图》 纸本墨笔,纵76.6厘米 横38厘米,崇祯十四年辛已(1641年)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款识:辛已春二月花朝,画于道峰山下,蜨叟蓝瑛钤印:蜨圃(朱文印)、蓝瑛(朱文印) 此作笔法灵动简练,树石飞白的运用与修篁的湿笔相得益彰。时五十七岁。 明末清初蓝瑛《枯木竹石图》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
蓝瑛《白云红树图》轴 蓝瑛《白云红树图》轴,162x86cm,绢本设色,1659年,现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款识:法张僧繇白云红树没骨,画于西湖下桥精舍。山叟蓝瑛时年七十五岁。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溥儒《丛林遇雨图》 纸本,淡设色,55.2×132.8cm。 绘山峰高耸,侧面悬崖绝壁,壁上似有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山涧中树木苍翠,红绿树叶相衬,大雨后,林中更显翠绿,三五行人穿过小桥,匆忙前行;桥下水流湍湍,河道两边杂草随水流沉浮,水面动感呈现眼前。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
《惠山茶会图》卷,明,文徵明作 纸本,设色,纵21.9cm,横67cm 《惠山茶会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设色,纵21.9cm,横67cm。 本幅未署款,钤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书序,记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后纸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
《茶具十咏图》轴,明,文徵明绘,纸本 墨笔,纵136.1cm,横26.8cm 《茶具十咏图》轴,明,文徵明绘,纸本,墨笔,纵136.1cm,横26.8cm。 图绘青山之下郁树成荫,两间茅屋在藩篱之内,主人趺坐于室内,书、壶伴其左右,另一间屋内侍茶的童子正在煮水。从款署中得知,明嘉靖十三年谷雨前三天,苏州的天池、虎丘等地正举行茶叶品评盛会,作者因病未能参加,其...
《东园图》卷,明,文徵明作,绢本 设色,纵30.2cm,横126.4cm 《东园图》卷,明,文徵明作,绢本,设色,纵30.2cm,横126.4cm。 东园位于南京钟山东凤凰台下,原是明代开国重臣中山王徐达的赐园,名为“太府园”,后来其五世孙徐泰时加以修葺扩建,辟作别墅,更名“东园”。园内叠有峰嶂,川泽相通,灵岩怪石环列前后,奇花异草郁郁葱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赏画|明·仇英《桃花源卷》欣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赏画|明·仇英《桃花源卷》画心 此大青绿山水《桃花源图》卷是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画作题材取自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画卷大致可分为五个场景:发现桃源、桃源见闻、源中闲聊、桃源畅饮、离开桃源,卷前有清乾隆两处御题。此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桃源文化悠久绵长,不仅唐宋元时期都有相关诗文创作,而且李...
明代蓝瑛《乔松图》立轴,设色纸本,立轴,款识:口乔松西湖蓝瑛。钤印:朱文印:田叔。白文印:蓝瑛之印。 (责任编辑:zgshw)
蓝瑛《白云红树图》轴 蓝瑛《白云红树图》轴,162x86cm,绢本设色,1659年,现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款识:法张僧繇白云红树没骨,画于西湖下桥精舍。山叟蓝瑛时年七十五岁。 (责任编辑:zgshw)
蓝瑛《万山飞雪图》 明末清初蓝瑛《万山飞雪图》,绢本, 设色,立轴,176.5×45.7cm,题识:法王右丞万山飞雪之意。时于燕烟亭。蜨道人蓝瑛。 钤印:蓝瑛之印、田叔。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明代蓝瑛《万山积雪》图 明代蓝瑛《万山积雪》图,款识:壬辰春日 法一峰老人 画于吴山之大观阁,蜨叟蓝瑛。 (责任编辑:zgshw)
明末清初蓝瑛《松萝晚翠图》 明末清初蓝瑛《松萝晚翠图》是其38岁的作品,纸本设色, 160x55cm,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款识:松萝晚翠,壬戌秋中,钱塘蓝瑛。图中峰峦层叠,中部有庙宇坐落于茂密的松林中,半隐半露相映成趣。泉水沿着蜿蜒的山涧,飞流直泻,与山脚的河流相连,近处河边杂树成林,林中一老人前行,琴童后随。画面布局采用“高远”法,气势雄峻。山石的纹理采用...
傅抱石《满身苍翠惊高风》 立轴 设色纸本102.5×71.5 cm 题 识 满身苍翠惊高风。一千九百六十有二年六月,傅抱石金陵并记。 画面中,右上角和左下角设置了两组瀑布群,中间突兀的一块巨石既连接了两组瀑布、又隐含了两组瀑布上下水流间的关系,而巨石上的三个点景高士不仅反衬了瀑布的宏大气势,而且作为“画眼”营造了浓浓的诗意,完全契合于“中有高人相坐起”“复见...
一周热门排行
阅读 (30)
1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吗?来看看书协专家怎么说?阅读 (30)
2对中国书法有巨大贡献的20位大师阅读 (29)
3张旭光解读王羲之手札,全是干货!阅读 (29)
4中国画的审美特点阅读 (29)
5字迹暴露15种性格,你属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