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最新发布

历代国画

唐云《荷花翠鸟》

 “花之君子”荷花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梁元帝、黄荃、徐熙、吴炳、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再到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大家都倾心于对荷花的演绎。深受八大山人、石涛影响的画家唐云自不例外,常以荷花抒发胸中意趣,表达着不同阶段的心境、追求和境界等。   唐云(1910-1993),字侠尘,自署老药、药翁,号大石翁,堂号大石斋。浙江杭州人。自...
历代国画

仇英《蕉阴结夏图》

明 仇英 蕉阴结夏图 279.1×99cm 纸本 轴 浅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每年的夏季,恒河平原进入雨季,云游僧人行脚不便,加之雨季外出容易踩杀虫类及草木新枝,故此佛教有雨季安居的习俗,称为“结夏”。到了中国明代,它逐渐世俗化为普通的避暑消夏行为。反映在绘画里,有吴彬《岁华纪胜图·结夏》中园林融冰纳凉的热闹,也有仇英《蕉阴结夏图》里的知音对坐。   ...
历代国画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

秋庭戏婴图(国画) 197.5×108.7厘米 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每个人都有忘不掉的童年,但童年的快乐,常常要到中年才会懂得。   古人也爱童年。他们的世界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把回忆藏在画里是最浪漫的选择,而承载这些回忆的千古杰作也在画史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画科——婴戏图。   中国绘画的经典传统一向以山水为大宗,人物、花鸟、犬马次之,婴戏图是画...
历代国画

马远《松寿图》

宋代 马远 松寿图 绢本设色,纵122.8厘米,横52.5厘米 款识:马远。 宋宁宗诗题:道成不怕丹梯峻,髓实常欺石榻寒。不恋世间名与贵,长生自得一元丹。赐王都提举为寿。 钤印:御书(朱文方印)。藏印:机暇(朱文半方印) 子子孙孙其永保之(朱文长方印) 马远(生卒年未详),字遥父,号钦山。南宋四家之一,“马一角”。画承家学,兼学李唐。 章法经营善于留白,造景...
历代国画

查士标《鹤林烟雨图》

查士标《鹤林烟雨图》 纸本 水墨 159.5×53.3cm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鹤林名胜自年年,一岭春波画老颠。颠老重来应大笑,何人窃我小乘禅。梅壑道人查士标为江上先生图并系以诗。 图绘鹤林春雨,用米芾云山法,王翚补远山。恽寿平写此画来由,受画者笪重光题记,诚清初艺林佳话。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
历代国画

钱选《浮玉山居图卷》

          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纸本,淡设色,纵29.6厘米,横98.7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钱选《浮玉山居图卷》 此图描绘作者隐居地霅川(在浙江吴兴)浮玉山景色。溪水回绕,丘壑深邃,烟霭浮沉;树木掩映处微现村舍,山脚泊一小舟,一老者缓步桥上,一派清远恬静的景象。 右上部自题五言古诗一首并署款:“...
历代国画

梁楷 《泼墨仙人图》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尺寸:纵48.7cm ,横27.7cm 材质:纸本,水墨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泼墨仙人图》画的是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的形象。作者用粗犷豪放的大笔触,匆匆几笔,就勾绘出了一个人物酣醉淋漓的可爱形貌:五官挤到了一堆,垂眉蜻眼,扁鼻撇嘴,那双小眼醉意蒙眬,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既顽皮可...
历代国画

查士标《溪亭独眺图》

查士标《溪亭独眺图》 纸本 立轴 水墨 171.5×48.5cm 天津博物馆藏 水墨绘近水远山,画面深远;远处山峦连绵,而水面上有着大大小小多座滩涂,滩上树木葱郁,杂草丛生;近处一座小桥横跨窄处两岸,中间略拱。全图水墨绘出,浓淡墨相间,画面极简,清爽干净。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
历代国画

谢楚芳《乾坤生意图巻》

作品:乾坤生意图卷 画家:谢楚芳 朝代:元 收藏:大英博物馆 尺寸:27.8×352.9cm 材质:绢本设色 长卷局部细节 1797年,英国人收藏了第一件中国文物——元代画家谢楚芳1321年所绘《乾坤生意图》。作为首次归国“省亲”,这幅珍贵画作成为展览中最闪亮的一件作品。据说它还被大英博物馆列为最珍贵的10件馆藏文物之一。 这幅长8360毫米、宽280毫米的...
历代国画

孙逸《溪桥觅句图》

孙逸《溪桥觅句图》 纸本 立轴 设色 150.6x56cm 款识:茅檐面湖色,隔岸出诸峰,一杖过桥者,将无觅句从。壬辰春为元修社兄设并题似正,孙逸。 绘远处山峰高耸,云雾缭绕,山脚下河面宽阔,松柏苍翠,小桥行人,清新淡雅。 孙逸,字无逸,号疎林,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
历代国画

祝允明《琼林玉树图歌》

祝允明行书墨迹《琼林玉树图歌》,绫本册页,纵34厘米,横22.5厘米,戚叔玉藏。此歌乃祝枝山38岁时在秦淮京舍为《琼林玉树》一图所题。其书行中夹草,遒古萧远,结字纵逸,倾侧跌宕得自山谷,酣畅流动,匀称妍妙,凝厚劲健如“绵里裹铁”,实出于东坡。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国画

归真 《历代名绘》册《画虎》

宋 归真 《历代名绘》册《画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的签题是“元归真画虎”,归真生平不详,惟五代时期有专门以画牛虎及猛鸟著名的画家“厉归真”。本幅的左边有“归真”款,看来有被涂改的痕迹。岩石上又有写有“李□□”,那本幅究竟是出于“归真”或者“李”姓的画家,目前尚须进一步研究。画中原野无人,高松郁郁,绿竹迎风飘摇,溪畔潺潺的流水,一只山老虎正伏下身来吸饮流...
历代国画

杜琼《山水图》轴

杜琼《山水图》轴,纸本,设色,纵122.4厘米,横38.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作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杜琼时年59岁。图中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弯曲的河流将画面中下部的山峰隔为两段,画面右下山谷林木间有山庄草亭,一文士正在草亭中读书;桥上有一拄杖文士携童子向山庄走来。该幅构图饱满,山石用圆润细密的披麻皴,浓墨点苔,系画家仿元王蒙风格而出新意的...
历代国画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

        陈洪绶对人物、山水、花鸟画无所不精,他的花鸟画勾勒精细,色泽清丽,风格鲜明。画水中亭亭而生的红莲花,赭墨石色的湖石衬托着绿叶、红莲,水中一对鸳鸯在戏嬉。以劲细的线条勾勒,敷色艳丽,层次细腻,变化微妙。笔法虚实结合,使画面呈现一种空灵润泽的感觉。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 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历代国画

吴炳《出水芙蓉图》

《出水芙蓉图》一画虽小,画得却十分精致生动。此画运用了没骨法,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粉红色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 《出水芙蓉图》 南宋 吴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家取意荷花的高洁,来表达理想愿望或寄予个...
历代国画

齐白石《秋荷》

齐白石笔下的荷图大多拥有固有的乐观健朗的神气,无论是秋荷、残荷、还是缀以虫鸟的荷趣图,荷花的形象皆挺拔而厚重,苍劲而清健。 齐白石《秋荷》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国画

徐渭《墨荷图》

徐渭《墨荷图》,立轴,纸本,127.6×31cm 此幅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画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荷花则寥寥数笔,充满笔情墨趣。 END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国画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    《山水十二屏》是齐白石一生中画过的最伟大最重要的画作。它的著名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山水十二屏》目前存世可见两套,另一套藏于博物馆;集合齐白石山水画的全部造诣,每屏上均题有自作诗,且钤盖齐白石常用印,可谓“诗书画印”四绝俱全。作品流传收藏过程清晰有序,当年齐白石画赠给民国北平名医陈子林,五十年代转至齐白石女弟子郭秀仪与黄琪翔夫...
历代国画

沈铨《双鹿图》

清代沈铨《双鹿图》 绢本设色,50.5×120厘米。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图绘一处山间平坦处,两只梅花鹿停步小憩,体型矫健,有角的公鹿抬头仰望,身边的母鹿回眸观看;远处一泓清泉倾下,近处亦有几股泉水奔腾而下,泉水激荡着山石给深山中带来生命的气息。 沈铨 (1682—1760),字衡之,号南苹,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一作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历代国画

梁楷《泼墨仙人图》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尺寸:纵48.7cm ,横27.7cm 材质:纸本,水墨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泼墨仙人图》画的是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的形象。作者用粗犷豪放的大笔触,匆匆几笔,就勾绘出了一个人物酣醉淋漓的可爱形貌:五官挤到了一堆,垂眉蜻眼,扁鼻撇嘴,那双小眼醉意蒙眬,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既顽皮可...
历代国画

郭熙《早春图》

    【名称】宋郭熙早春图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轴,绢本,浅设色画,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   郭熙(活动于十一世纪),河南温县人。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为翰林图画院艺学,善画山水。著有《林泉高致 》一书...
历代国画

燕文贵《江山楼观图》

  《江山楼观图》北宋 燕文贵 绢本设色 纵31.9厘米横161.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燕文贵(967-1044),北宋山水画家,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太宗时至汴梁于街头卖画,被画院待诏高益发现并加以举荐,后进入翰林图画院,甚得太宗赏识。作画时常自出机杼,落笔命意不因袭古人,所画景物清润秀雅,又善于把山水与界画相结合,将巍峨壮丽的楼观阁榭穿插...
历代国画

李公年《山水图》

  《山水图》北宋 李公年 绢本淡设色 纵130厘米横48.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藏   李公年,北宋后期画家。曾为江浙提点刑狱公事,是一位文人身份的山水画家。《宣和画谱》称他“运笔立意,风格不下前辈,写四时之图,绘春为桃源,夏为欲雨,秋为归棹,冬为松雪,而所布置者,甚有山水云烟余思,至于写朝暮景趣,作长江日出,疏林晚照,真若物象出没于有无之间,正和...
历代国画

王诜《溪山秋霁图》

  《溪山秋霁图》北宋 王诜 绢本淡设色 纵45.2厘米横206厘米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本图以长卷形式表现秋日雨过天晴后郊野的清丽风光。卷中忽而两山夹峙野水逶迤,忽而重岩叠嶂连绵而起,忽而江水横陈浩淼空阔,其中点缀高人逸士渔夫钓者,表现其悠闲生活情趣。宋人论画山水谓需写出可游可居之景,此图布置有序,意境优美,正体现了这一要求。画上无作者款识,元时...
历代国画

王诜《烟江叠嶂图》

  《烟江叠嶂图》北宋 王诜 绢本设色 纵45.2厘米横166厘米   王诜(1048-1104),字晋卿,山西太原人,居开封。官至宣州观察史,娶英宗赵日署女魏国公主。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王晋卿所画烟江叠嶂图,传世不止一本,画法略用青绿设色,石皴在不方不圆之间,小树多夹叶,别具一种风格,同专学李成、郭熙画派的不同。此画面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
历代国画

王诜《渔村小雪图》

王诜山水画崇尚李思训和李成两家法规,在李成的清逸中融入了李思训的华丽,在水墨画法中引入了金碧山水的某些设色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貌,人们称其画风“清润可爱”。此画描写快雪时晴之际关山、岭峦和渔村的景致。画家用笔尖劲清散,在刻画物态上十分精细自然,工中带写;用墨则明润秀雅,华滋淳厚,注重气氛的烘染。至于用色则更富创见,不仅在绘天山坳处用墨青作了处理,托出山岭坡...
历代国画

郑孝胥《三友图轴》

郑孝胥《三友图轴》欣赏 郑孝胥《岁寒三友》,纸本水墨,纵136厘米,横68厘米,美国曹氏默斋藏       松、竹、梅乃中国文人绘画中常见的题材。松、竹经冬不衰,梅则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在中国文化中,它们既是高尚品格、顽强生命力之象征,又常被用来比喻君子、忠贞之士,孤高清逸,即使身处乱世,亦不变其节。 宋 赵孟坚《...
历代国画

崔子忠《云中玉女图轴》

崔子忠《云中玉女图轴》,绫本,设色,纵168厘米,横52.5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轴图中玉女头戴紫金冠,双手交叉按放在前,站在云中袅袅而上。作者以流丽秀润的线条描绘了玉女柔嫩的肌肤和稠密的衣福,极有质感。用浓黑的头发衬托出玉女秀丽的险庞,既纯真典雅,又有庄严沉思的神态。缭绕的祥云用屈曲的战笔水纹描,烘托云霭变幻无定的气氛。笔墨精妙,设色清雅,有飘渺空灵之...
历代国画

沙孟海《钱塘湖春行》

沙孟海,草书白香山《钱塘湖春行》诗,对联,保利2014秋拍,成交价207万元。 沙孟海之成为书坛泰斗,固然有很多偶然因素,但沙绝不是浪得虚名者,其自身的书法功力也不容小觑。沙翁六体兼工,行书及题榜书最所擅长。行书兼碑帖之长,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乃是由黄石斋而上溯宋元、魏晋者。近世商业文化发达,榜书因其实用性及展览性为世所重,书家倘不能作大字,必贻斗方名士之讥...
历代书法

李建中《贵宅帖》

北宋 李建中《贵宅帖》 纸本 册 墨书 31×27.5cm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贵宅诸郎各计安侍奉,所示请改章服。昨东封须得出身历任家状一本,并须齎擎官告敕牒去,未审此来如何行遣也。兼为庄子事,已令彼僧在三学院安下,近已往彼去来回。此庄始初见说甚好,只是少人管勾,若未货,可且收拾课租,亦是长计,不知雅意如何也。侯亲家亦言可惜拈却。建中(花押)谘。刘...
历代书法

康里巎巎《临十七帖》

(元)康里巎巎临《十七帖》册页 《临十七帖》是康里巎巎节临晋代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五帖。帖前楷书题签“康里承旨巎”。无题跋。 此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
历代书法

张旭狂草《大槟堂法帖》

张旭(675-750),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
历代书法

普荷《五言绝句轴》

普荷《五言绝句轴》,草书,纸本,纵132.3厘米,横24.7厘米。国家博物馆藏。本幅草书两行、为五言绝句一首,是普荷入佛门后在鸡足山修炼时所书,时当五十余岁,题为《招隐》,《担当遗诗》未收。诗中描述普荷在狭小的居所修身养性,把这奇幻的境地比作春蚕破茧之洞,反映了作者浓厚的禅意和开阔的胸襟。此书用墨浓厚,一改他“笔尖无墨”的风格,字体近似董其昌,但气势豪迈,清...
历代书法

陆游《苦寒帖页》

南宋陆游《苦寒帖页》,纸本,行书,纵31.8厘米,横48.3厘米。现藏故官博物院。据徐邦达考证,此札书于乾道四年(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时陆游四十四岁。适值被贬后居家。信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资料价值。同时又是珍贵的书法作品。用笔方圆兼备,结字紧密,体势含蓄平和。此件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古书画过眼要录》著录。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历代书法

董其昌行楷书《冒雨寻菊序》

《冒雨寻菊序》亦称《骆宾王冒雨寻菊序》,行楷册页。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原文】 白帝徂秋,黄金胜友,辞尘成契,冒雨相邀。问凉燠则鸿雁在天,叙交游则芝兰满室。砌花舒菊,还同载酒之园;岸叶低松,直枕维舟之浦。参差远岫,断云将野鹤俱飞;...
历代书法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他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书法成就也很高,行草书和小楷都十分出色。 董其昌《七绝诗》轴,金笺,草书,纵145.1厘米,横34.7厘米。 本幅书唐张籍《...
历代书法

黄庭坚《诗送四十九侄》

黄庭坚行楷书《送四十九侄诗》卷,纵35.5cm,横130.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原为《宋元宝翰》册之一,后改装成卷。此诗在《山谷外集》中没有记载,四十九侄亦无考。该帖字大如拳,结体多取柳公权法,字大方可尽其笔势。撇捺特长,笔画多取横势,字势舒展俊朗,跌宕起伏,变化出新,极具挺拔之态。黄庭坚的书法正如其诗法。张耒评其诗句:“不践前人旧行迹,独经斯世擅...
历代书法

于右任《岳飞满江红》

于右任《岳飞诗满江红》草书,是其为李宗仁书手卷尺寸:31厘米X240厘米,款署:李代总统德公正之于右任,藏印:李宗仁印,德邻。 于右任书法功底深厚,自成一家,人尊称为“草圣”。其致力于标准草书的研究,更是为国人称道。 于右任在十一二岁时,受其太老 师毛亚苌先生的影响,开始对草书产生了兴趣。 他曾回忆说: “太夫子又喜 作草书,其所写是王羲之的十七鹅,每一个鹅...
历代书法

黄庭坚《山预帖》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
历代书法

欧阳玄楷书《为本斋王公亚相题》

欧阳玄 (1283-1358),字元功,号圭斋,湖南浏阳人。延佑年间(1314-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 欧阳玄(款)为本斋王公亚相题 来源:清佚名摹韩干胡人呈马图(仿元人)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
历代书法

隋代楷书《邓州舍利塔下铭》

隋代楷书《邓州舍利塔下铭》欣赏 纸本 碑拓 80.5×80.5cm 此塔铭为圆石鼓形,呈柱础状,直径80.5厘米,厚13厘米;竖书铭文14行,满行13字,全铭文154字,正书,刻在石平面中间,成方形排列。此塔铭书风游刃于汉隶北魏,楷法精湛遒劲、典雅大方、气韵筋骨凝重、启承融通法度、书丹娴熟深邃,乃隋朝书法之上乘佳作。 释文:大觉湛然,照极空有,慈愁...
历代书法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是杨凝式书写的 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 文体近似口诀 此幅小行草书是其七十六岁时的作品 笔法劲逸,转侧多变 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 且行间字距颇疏 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 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 尽得天真烂漫之趣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高清大图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王铎《听颖师琴歌》

王铎 行书《听颖师琴歌》 纸本册页 32x89cm 自署书于清顺治四年(1647),为台北王壮为先生藏。 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师古临帖是独具特色。其书法独具特...
历代书法

赵孟頫《心经》

赵孟頫《心经》墨迹 赵孟頫《心经》行书册页装,3开。第1开前是清相国梁清标(棠村)题签和清张英、张照、励宗万等人跋,后是白描观音大士像。第3开前是白描韦陀像,后是明王稚登跋。 每单开纵28.8厘米,横10.8厘米。此册原为清张若蔼旧藏,有“炼雪鉴定”、“晴岚居士”等印。乾隆时入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心经》原为手卷,入清宫后改为册页,并加装檀香木...
历代书法

赵孟頫《七绝诗册》

赵孟頫,字子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他的书法结字遒美,行笔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间动势飞扬,有如“一个灵魂在自由地舞蹈”。 赵孟頫《七绝诗册》欣赏 释文: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 子昂爲中庭老書。 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 单字放大高清图 此《七绝...
历代书法

康里巎巎《张旭笔法卷》

康里巎巎(nao,二声)(1295~1345)回族(康里部),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字子山,号正斋、恕叟。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书与赵孟俯、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康里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劲健清新、纯净洒脱...
历代书法

赵孟頫行草书《胡笳十八拍》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元朝第一书法家。据史料介绍,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
历代书法

颜真卿行书《讯后帖》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行书《讯后帖》刻帖。35.6×16.5厘米。凡11行,计6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真卿具:前楮讯後,所苦何如...
历代书法

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怀素与张旭齐名,史称“草圣”。他的草书瘦劲有力,灵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大草千字文》,所书内...
历代书法

李邕《李思训碑》宋拓本

国家图书馆藏 《李思训碑》宋拓本 此碑宋拓本流传很少,是册纸色醇古,墨似乌金,传拓精工,笔势锋颖尚凌厉可见,“并序”二字未剜,“精虑众艺”等字不损。共二十二页,每页纵31.6厘米,宽22.2厘米。为宋拓中极佳本。 公元720年立,李邕撰文并书。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蒲城,已残。是李邕书法代表作。亦有拓本传世。 蒲城县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