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所有文章第44页

古籍善本

小十三经.十六卷.十三种.明.顾起经辑.明嘉靖时期祗洹馆刊本

5
《小十三经》明.顾起经辑.明嘉靖时期祗洹馆刊本是一部跨越宗教、军事、自然科学、杂艺及儒家系统等多个领域的珍贵古籍。由明代学者顾起经精心辑录,这部丛书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多元知识体系,更反映了顾起经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独到的编辑理念。 顾起经,字长济,又字元纬,号九霞,别号罗浮外史,无锡人,是明代诗文家、学者。他的一生致力于学问的探求与传承,尤其在辑录整理古籍方面...
赞 (0)阅读(31)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张理撰.通志堂.康熙12年

5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乃元代张理所撰,为周易象数研究之重要著作,于康熙十二年由通志堂刊印,至今仍为易学研究者所珍视。此书不仅是对《周易》图象的深入演绎,更是对古代易学思想的一次系统整理与阐释。 张理,元朝著名易学家,深谙象数之学,推崇河图洛书,致力于将易学之精髓传承于世。《大易象数钩深图》便是他这一学术追求的结晶。全书分为三卷,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将各种《...
赞 (0)阅读(38)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易经.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

5
《易经》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的母本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翁溥刊本《五经正文》,这一版本在明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当时,随着明代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书籍的刊印与流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翁溥等学者对《易经》进行了精心整理与校勘,使之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版本的《易经》不仅文字准确、注释详尽,而且版式精美、印刷精...
赞 (0)阅读(36)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易经集注.巻1-24.朱熹

5
自古以来,易学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一直深受历代学者的研究与推崇。而在众多易学著作中,《易经集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见解,成为易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著作的编纂者,正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别号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他的一生,与易学紧密相连,...
赞 (0)阅读(50)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宋)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

10
《浣花溪图引》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一幅纸本草书作品。此时黄庭坚已四十二岁,正值其书法技艺的成熟期,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晚年书法的独特风格。该作品被收录在《山谷外集》中,并著录于《孙氏书画钞》上册及《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 《浣花溪图引》的笔法苍劲有力,线条老辣,表现出“多骨少肉”的特点,这是黄庭坚晚年书法的显著特征。其线条盘曲回旋,...
赞 (0)阅读(37)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宋)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8
《醉翁亭记》原文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撰写,他在仕途不顺、被贬滁州期间,借修建醉翁亭并撰写此文来抒发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之情。苏轼在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以楷书形式重新书写了这篇散文,并刻石立碑,表达了对欧阳修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的追慕之情。苏轼厌倦世俗官场,向往自然山水的恬静幽雅,以山水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宽大的胸襟,这种心境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表达的情感高度契...
赞 (0)阅读(43)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一起读懂法书:(东晋)王羲之草书孔侍中帖唐摹本 赏析

4
王羲之的《孔侍中帖》唐摹本,作为书法史上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技艺,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孔侍中帖》原为唐代内府摹本,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此帖共九行,前三行为“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现藏于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该帖在奈良时期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后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曾借阅并留下“延历敕定”朱文印记,见...
赞 (0)阅读(36)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一起读懂法书:(西晋)索靖章草月仪章 赏析

8
《月仪章》,又名《月仪帖》,是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的章草代表作。 索靖,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生活于公元239年至303年。他不仅是西晋时期的杰出将领,更以其卓越的书法成就名垂青史,被誉为“敦煌五龙”之一。索靖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书法上传承自东汉大师张芝,其作品骨势俊迈,笔力雄健,风格险峻而坚劲,自成一家。 《月仪帖》的书法风格法度严谨,每一...
赞 (0)阅读(43)评论(0)下载
名人名家

明 宋应星 明末科学家 《天工开物》震撼古今

4
宋应星,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和技术的追求,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作品和深远的影响。 宋应星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自幼聪颖好学,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早年曾跟随父亲学习农业知识,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深入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数学、天文、地理、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兴趣日益浓厚,开始自学并涉猎广泛。 宋应...
赞 (0)阅读(47)评论(0)
历代国画

五代 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绢本 28.7×335十大传世名画

8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五代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杰作,这幅画作以其精湛的技艺、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南唐时期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盛,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韩熙载夜宴的盛况,以及宴会上人物的神态和情感。 画作以长卷的形式展开,共分为五个部分,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和送别。每个部分都通过...
赞 (0)阅读(56)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