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147页

书画知识

中国书画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黄宾虹作品 中国书画的欣赏者与艺术的创作者一样,有三重境界:其一是“形与技”的层次。其二是“境”的层次。其三是“道”的层次。 冯友兰讲:“一位朋友看晚年程砚秋的演出,程一出台,甚显肥大,这位朋友‘哎呀’一声,心想:这怎么受得了!听了几句后,觉得完全受得了,再看再听,觉得很愿意‘受’”。(《随笔》2008年3期,108页) 从“看”到“听几句”,到“再看再听”...
赞 (0)阅读(25)
书画知识

明代江南的文人与书法

文徵明《东园图》 来源 l 山水澄明 作者 l 薛龙春 作为书法史上第一个地域流派,吴门书派的成长、兴盛与归于沉寂吸引了人们的兴趣,除了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及其追随者,流派的生成,它的运作机制、效应以及弊端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对此做出恰当的解释,不仅可以对十六世纪的江南书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理解此后的书法史生态——各种地域流派的潜扬沉浮—...
赞 (4)阅读(80)
书画知识

作画应“取,舍,借,变”

中国画家的最基本功是书法。潘天寿先生教导说;“每天早自修时间,千万别忘记必须练书法一小时”。“宁可三日不作画,不可一日不练字”。诚哉斯言,我就在六十后开始临帖,才使晚年书法艺术有些成就的。以书入画,劲健洒脱。以画入书,姿态无穷。 陆抑非课徒稿 工笔花卉鸟虫 (之一) 凡是出色的大写花鸟画家,多半是书法家,所以大写意的画是写出来的,并不是描绘出来的。一笔落下,...
赞 (0)阅读(23)
书画知识

吴石仙《春溪新绿》临摹步骤示范

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途径。古代画家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临摹对于学习山水画来说,无疑是掌握其独特的笔墨、造型、结构、章法、意境等艺术形式和规律的最佳捷径。 素材来源:《钱桂芳山水画技法讲座 山水画临摹》,钱桂芳著,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5年出版。 吴石仙 春溪新绿 吴石仙(1845年-1916年)名庆云,字石仙,后以字行,晚...
赞 (0)阅读(25)
书画知识

给自学书法者的五点忠告

01/ 勿乱写 书法理论是核心指导学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临习)学习两个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书法理论是成功书法学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个致力于学书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所谓书法理论,实是前人...
赞 (0)阅读(24)
书画知识

写好隶书,这5个笔画很关键!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赞 (0)阅读(21)
书画知识

这么漂亮的小楷是谁写的?

彭年(1505~1566)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六十二岁。字孔嘉,一说字子素,号隆池山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好学工书,少与文征明友善,以词翰名,时称长者。年书名亚于征明,然当时鲜有称其书者。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22)
书画知识

这字丰润妍美,有赵孟頫的神韵!

陈修行书《七言律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札作于1364年 许多单字的造形略微方扁 线条如兰叶般妍美丰润 并具流动感 上承赵孟頫风格 其中又揉合尖峭、细劲 多方折并略带章草的笔法 则接近宋克 是深具时代特征之佳作 高清大图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23)
书画知识

不要曲解书法之“拙”,自然最美!

傅山一句“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在中国书坛上的影响可谓是巨深远的,被不少书法爱好者当做挡箭牌,很多基础不扎实的人却故意把字写丑。 其实本质上,美、丑、拙、雅、雄、秀等审美类型不是重点,重点是心态的端正与自然。 ▲ 傅山隶书 在近些年,有很多人故意把书法写的像小孩子写的一样,美其名曰“拙”。其实,这些人是曲解了书法的“拙”。 ▲ 于右任书法 就是放...
赞 (0)阅读(23)
书画知识

为什么在书法中“古拙”比“美巧”更高级?

“巧”与“拙”涉及到的是审美范畴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一个人不同阶段时于美所持的标准都有差异,有时这个差异还很大。书法的审美也是如此。   ▲隶书《张迁碑》局部 “巧”是相对“拙”来说的,看待巧的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切入: 1、从技术层面上讲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讲道:“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水篇...
赞 (0)阅读(23)
书画知识

启功书法展现亲切艺术,六字中蕴含率真之美

启功先生挥毫为 “张大千纪念馆” 题下六个字,这绝非仅仅是书法艺术的呈现,更是一场充满率真亲和之感的创作体验。这六个字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引人在欣赏时,忍不住心生诸多感慨。创作时,启功先生毫无顾忌地涂抹掉两个字,又在下方补上 “念” 字。这般随性而为的修改,反倒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生动与真实。 启功先生为 “张大千纪念馆” 所题的这幅字,在装裱处理...
赞 (0)阅读(23)
书画知识

花鸟画如何创新?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中国花鸟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画家的辛勤探索与创造,各种风格流派争奇斗艳,名家传世佳作精采纷呈,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气派,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艺术宝库,是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花鸟画以怎样的面目才无愧于我们的先辈,无负于伟大的时代,这是摆在每一个花鸟画家面前的大问题。 花鸟画家大多有这样的体会,画几张应酬之作并不费...
赞 (0)阅读(22)
书画知识

没有笔力的中国画,死路一条!

▲石涛山水 一、“一画”难寻! 近来,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谈起他参与今年的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作品的评选后感慨陈词,认为中国画创作的方向以及对传统的认知似乎出了问题,意笔越来越少,入选的500多件作品,写意作品只看到四五张,整个展览,一笔笔画出来的基本上没有。 此外,许多工笔画不是工笔意义上的工笔,不是笔法、墨法的结合, 是描、是磨,是靠时间磨蹭出来的,现在的工...
赞 (0)阅读(25)
书画知识

从 “八绝” 到 “佛画之祖”:曹不兴为何画作失传却声名远扬?

正史第一画师 佛画之祖曹不兴 导语:曹不兴,黄武年间是极负盛名的画家,他一生的绘画成就,最终是以我国最早知名的佛教画家来定位的,并以此巩固了“佛画之祖”的画史地位。这也是所谓“天下盛传曹也”的原因。 曹不兴,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吴赤乌中,不兴之青溪,见赤龙出水上,写献孙皓,皓送秘府。至宋朝陆探微见画,叹其妙,因取...
赞 (0)阅读(21)
书画知识

未央春事:《汉宫春晓图》中的21处静谧与灵动|古画里的故事

文博时空/文 雪梨/文 春天的未央宫,在明代画家仇英的想象里,格外生动。宫廷的生活虽有诸多严苛的礼仪规范,但也包含多姿多彩且充满仪式感的社交活动。在后宫区,晨起的妃嫔们梳洗上妆,趁着春日的时光,奔赴一场姐妹聚会。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这幅煌煌长卷如一部...
赞 (4)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