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垂裕閣法帖与褚遂良书的邂逅 唐代《垂裕阁法帖》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它收录了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李靖、孙过庭等众多书法大家的墨迹。在这个高手云集的法帖中,褚遂良的书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褚遂良作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
13怀素家贫买不起纸,凭借着对书法的热爱,种植芭蕉树,以蕉叶为纸,开启了他的书法传奇之路。他的作品如《自叙帖》被称为 “天下第一草书”,打破了传统字体结构,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融为一体,形成独具一格的圆转流畅的狂草风格。 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也被誉为 “天下第一小草”,笔画瘦劲有力,灵动自然,毫无涣散衰颓之状,通幅笔墨奔放流畅,一气贯之蔚为壮观,是古代...
7《周易集解》是唐代经学家李鼎祚所撰写的一部关于《周易》的义释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周易集解》博采汉魏至唐初诸家易说,特别是对象数学说的采择尤为重视,以注释经传义蕴。书中汇集了子夏、孟喜、京房、马融、荀爽、郑玄、虞翻等近40家易学方面的学说,保存了大量汉魏古注,是研究唐以前易学特别是汉代象数之学的必读之书。李鼎祚在书...
15一、怀素与《四十二章经》的历史渊源 唐代大历十三年,42 岁的怀素被佛经中对雁荡山的美妙记述所吸引,踏上了南方之旅。他背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 “秋毫茧纸”,一路历经艰辛。这年秋天,怀素终于抵达雁荡山,投宿于雁荡精舍。精舍主人对他极为敬重,给予了殷勤周到的接待。 怀素尽情领略了雁荡山的奇峰、怪石、巨嶂、飞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他陶醉其中,也为他的书法创作带来了...
10《明皇幸蜀图》是传为唐代画家李昭道创作的一幅大青绿设色绢本画,作品现藏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皇幸蜀图》描绘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期间,被迫逃往四川避难的情景。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756年6月,安禄山攻陷潼关,唐玄宗被迫西逃。这幅画正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 李昭道,字希俊,生卒年不详,是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之子,世称“小李将军”。...
12作者: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生于601年,卒于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他擅长人物、车马、台阁等题材,作品备受当时推崇,被列为“神品”。 创作年代:据考证,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具体年份可能为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或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记录了南洋的婆利、罗刹、林邑等国前来中国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
11作者:韩干,唐代杰出画家,约706年-783年间在世,以画马著称。他年少时曾是一名酒店雇工,后被诗人王维赏识并资助学画,最终成为宫廷画师。 创作时期:韩干活跃于唐玄宗年间,其画艺深受皇帝赞赏。 韩干以画马闻名于世,他笔下的马体态肥硕而神采生动,既有“萌萌哒”的可爱之态,又不失“超尘脱俗”的优雅气质。这得益于他重视写生的创作态度,经常深入马厩观察马匹的习性和动...
23一、怀素其人 怀素生于公元 737 年,籍贯为湖南零陵。自幼出家,经禅之余,对艺文尤其是草书表现出极大的热爱。他好饮酒,酒酣兴发之时,寺壁屏幛、衣裳器具,无不成为其挥洒笔墨的地方,时人谓之 “醉僧”。 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从邬彤,而邬彤是张旭的学生,得邬彤传授笔法后,怀素在草书之路上突飞猛进。他曾将弃笔堆积埋之于山下,号称 “笔冢”,又广种芭蕉,用蕉叶加...
8一、《破邪论序》的艺术地位 虞世南楷书《破邪论序》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虞世南小楷的代表作品之一,广受赞誉。虞世南作为初唐四家之一,其书法作品韵味优美,格调高雅。《破邪论序》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书法爱好者。 这部作品在艺术技巧上堪称高超。其笔触丰满圆润,兼具方圆之美,柔中寓刚,韵味独具。虞世南用遒劲有力的笔触和圆润婉转的线条相结合,...
11一、怀素与《秋兴八首》的邂逅 怀素,这位在中国书法史上被誉为 “草圣” 的唐代杰出书法家,生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的零陵。自幼聪明好学的他,10 岁出家为僧,对书法的热爱近乎痴迷。因家贫买不起纸,他在木板和圆盘上涂漆书写,甚至种植万株芭蕉以叶练字,“芭蕉练字” 的故事传颂千古。 杜甫的《秋兴八首》创作于天宝战争年间(约 752 年或前些),当时战火不...
10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活于唐代(约685年-759年)。他出身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自幼便展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张旭曾师从其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后者乃大书法家陆柬之之子,书法一脉相承自虞世南、王羲之,使得张旭得以深谙“二王”笔法精髓。年长后,张旭通过科举或荐举步入仕途,历任常熟县尉、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等职,因而世称“张...
7唐孙位《高逸图》全卷(又名《竹林七贤图》),绢本设色,尺寸为45.8X168.7厘米。 一、作者与背景 二、画作内容 三、艺术特色 四、历史与文化价值 (原图尺寸:10000×1810像素 分辨率300dpi)
7一、基本信息 (原图尺寸:20000×2231像素 分辨率300dpi) 二、作者背景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隋代著名画家,渤海(今山东省阳信或河北沧州)人。他历经北齐、北周、隋三代,在隋朝任朝散大夫、账内都督。展子虔以善画人马、台阁、山水著称于世,是协调、融合南北画风的重要画家。《画鉴》中曾评述其精妙画技,称其画“描法甚细,随以色晕”。 三、画作内容 《游春...
7金代画家赵霖的《昭陵六骏图卷》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历史背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昭陵六骏图卷》依据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而绘,全卷分为六段,每段画一马,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这六匹骏马曾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它们见证了唐朝的辉煌与荣耀。为了纪念这六匹战马,唐太宗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
7一、《五牛图》的传奇身世 (一)历史传承之路 《五牛图》自唐代韩滉创作以来,便开启了其传奇的历史传承之路。韩滉以其精湛的画技,将五头形态各异的牛生动地呈现在纸上。此画诞生后,便成为收藏的热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先后流入多位艺术家和帝王之手。宋徽宗赵佶曾题词签字,虽然后来这些痕迹因后人挖割而不复存在,但 “睿思东阁”“绍兴” 等南宋宫廷印记表明了它的沧桑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