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历代书法 第7页

蜀山图歌.赵孟頫书.清那彦成集

9
赵孟頫书法兼收并蓄,融古开今,被誉为“元人冠冕”。而今,我们聚焦于他晚年的一幅杰作——《蜀山图歌》,此卷原藏于清代那彦成家,后经刻石于保定莲池书院墙壁,广传于世,成为书画爱好者争相品鉴的珍品。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赵文敏”。他出...
赞 (0)阅读(38)评论(0)下载

智永 楷书 字帖 米字格-临摹学习

10
智永,本姓王,名法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大约生于梁武帝年间,卒于隋炀帝即位初年,历经梁、陈、隋三朝,据传活了近一百岁的高龄。智永早年出家为僧,后云游至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并在永欣寺居住长达三十年,因此人称“永禅师”。 智永以书法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楷书和草书,能很好地传承王羲之的书法风范。他练习书法...
赞 (0)阅读(49)评论(0)下载

元 邓文原 临急就章全本 章草 纸本 23.3×398.7故宫

13
元代书法大家邓文原的《临急就章》全本章草纸本,书于大德三年(1299年)。 想象一下,一位身着长袍的文人,于古木参天的庆寿寺僧房中,挥毫泼墨,一气呵成这惊世之作。 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生于宋理宗宝祐六年,卒于元泰定帝致和元年,是元代书坛的璀璨明星。他生活在一个书法复古倾向明显的时代,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元初三大书法家”,尤以擅章草而闻名...
赞 (0)阅读(50)评论(0)下载

元 杨维桢 真镜庵募缘疏卷行草书纸本33.3×278.上博

13
《真镜庵募缘疏卷》诞生于元末明初的乱世之中,那是一个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年代。松江府高昌乡的真镜庵,因香火不旺而陷入困境,庵主无奈之下,邀请当时已名满天下的杨维桢撰写募缘疏文,以求善缘广结。 杨维桢,这位被誉为“铁崖道人”的书法巨匠,晚年常与僧道往来,其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晋遗风,自成一体。他的这一作品,不仅是对真镜庵的援助,更是其书法艺术的一次精彩展现。...
赞 (0)阅读(42)评论(0)下载

(唐)柳公权小楷九嶷山赋

6
在古籍字画的浩瀚海洋中,柳公权的《九嶷山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当我们轻轻翻开那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籍,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时光之门。《九嶷山赋》的字画资料展现在眼前,纸张虽已微微泛黄,却难掩其曾经的辉煌。那细腻的笔触、精美的布局,让人不禁为之惊叹。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位优雅的舞者,在纸上翩翩起舞,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说起九嶷山,那可...
赞 (0)阅读(32)评论(0)下载

(东晋)王羲之草书长风帖摹本

3
《长风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其摹本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用笔技巧:该帖用笔细腻精到,线条流畅而富有韧性,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通过对摹本的观察,可以学习到王羲之的用笔方法,如中锋用笔、侧锋转换、提按变化等。这些技巧对于提高书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构与章法:《长风帖》的结构严谨,字形优美,每个字的笔画安排和空间布局都恰到好处。同时,帖中的章法也非...
赞 (0)阅读(61)评论(0)下载

(东晋)王羲之家族法书_唐摹万岁通天帖

12
《万岁通天帖》又称《王氏门法书》。唐代钩填本王羲之一门书翰。纸本墨迹卷。《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三分,横七尺八寸八分,共十帖:一、《姨母帖》王羲之书,行书;二、《初月帖》王羲之书,草书;三、《癤肿帖》王荟书,草书;四、《翁尊体帖》草书;五、《新月帖》王徽之书,行书;六、《廿九日帖》王献之书,行书;七、《王琰牒》王僧虔书,行书;八、《卿栢酒帖》王慈书,草书;九...
赞 (0)阅读(36)评论(0)下载

(唐)颜真卿楷书麻姑山仙坛记 公元771年 遒劲紧结 尤为精悍

10
《麻姑山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麻姑山仙坛记》创作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当时颜真卿已年近花甲,出任抚州刺史。他多次登临麻姑山,对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神秘色彩感触良多。在一次游览中,他挥笔写下了这篇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方平相会故事,以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全文共九百余...
赞 (0)阅读(36)评论(0)下载

法帖:赵孟頫《妙严寺记》公元1309年

10
《妙严寺记》,全称《湖州妙严寺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此作品由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纸本横卷,纵34.2厘米,横364.5厘米,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据学者考证,该作品创作于赵孟頫五十六至六十岁左右,即元朝至大二、三年间(公元1309年左右),正值其书法技艺炉火纯青之时。 笔力厚重:赵孟頫在《妙严寺记》中展现了其深厚的笔力,笔触...
赞 (0)阅读(35)评论(0)下载

(宋)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

10
《浣花溪图引》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一幅纸本草书作品。此时黄庭坚已四十二岁,正值其书法技艺的成熟期,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晚年书法的独特风格。该作品被收录在《山谷外集》中,并著录于《孙氏书画钞》上册及《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 《浣花溪图引》的笔法苍劲有力,线条老辣,表现出“多骨少肉”的特点,这是黄庭坚晚年书法的显著特征。其线条盘曲回旋,...
赞 (0)阅读(37)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