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牵牛花,肇始于1920年代结识梅兰芳后,据其自述,“他(梅兰芳)家里种了不少的花木,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款式,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见所未见,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
是幅作于1953年,翰墨已臻化境,牵牛花的叶片以水墨大适意体现,恣纵中富于改动;枝蔓穿插环绕于竹架上,繁而不乱;喇叭形的花朵或盛放,或含苞,亭亭立于枝头,凹凸参差,有条不紊,红花墨叶间,生机顿出。
上款“象乾”即苏体仁(1888-1979),字象乾,山西朔州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级工业校园,系阎锡山“智囊团”成员,阎氏著作多经苏体仁之手编订。抗战期间曾任汪伪政府山西省省长、汪伪政府北京市市长等职,后病逝于日本。
拍品为邵章旧藏,系王云改齐白石画作而成。据画面揣度,齐白石绘坡地、鸡笼和母鸡,王云后补三只雏鸡及草丛。
据石谷风回想:“王梦白、齐白石一起在国立北京艺专执教的时分,两人隔案相对作画,王梦白往往一边画一边施以咒骂,还常常在画家聚会的时分学齐白石的湘潭口音,以此来取乐。”姚华也曾在1920年代点评齐白石道:“以不美为美,则犷悍、粗豪、恶作皆可托之以雄一时,如时人齐山民之流是也。”由此观之,拍品可谓民国初年京城艺坛火热现象之缩影。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翰墨已臻化境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