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回想文章中没有记叙齐白石听了李苦禅答复后的反响,但我想先生必定是被这个后生的话牵动的。后来有一次,齐白石在他的画上题款时特意写道“门人数百,独英(苦禅)尤殊”,这是对李苦禅画品的赏识,何尝不是对别人品的认可呢!
李苦禅当然觉得齐白石的画好,否则他也不会决意要投在齐白石门下学画。这段答复先生的话,可以看出李苦禅的为人,别看他外形壮实得像个武夫,可他的心思却细腻、老实!他想到教师的辛苦,也或许联想到自己初到北京讨日子的困难。齐白石那时实际上也是一名“北漂”,人生地不熟,加上有些同行对他的画有观念,认为是“厨夫抹灶”,所以,画只可以在南纸店寄卖。相同一把扇面,定价两元,比当时一般画家的价格便宜一半,还少有人问津,就靠卖画的收入养一家人,日子过得实在不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