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一笔一画的特别书写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脱离了汉字的再现功用之后,怎样在书法的含义上描绘一笔一画的特别书写?许多人发觉一个共同的现象:书法理论常常征引天然意象作为重要的比照,比如山川云雾乃至各种植物与动物。卫夫人的《笔阵图》即是出名的模范: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弯钩“如劲弩筋节”。后续的书法议论之中,这种传统获得了广泛的承继。王羲之如此描绘笔画:“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心目中的草书“疾若惊蛇失道,迟若绿水之徜徉,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他用“如龙跳天,虎卧凤阁”比如王羲之书法的内在力气;虞世南谈到行书时说:“至于抑扬盘礡,若猛兽之搏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孙过庭《书谱》这几句话明显沿用了类似的比较方法:“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边,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天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描绘一笔一画的特别书写

评论

4+5=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