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1张

作画先不求好,先要求 合理

合自然的理,比如画花卉,

木质硬的多生直角,软者多生锐角。

枝叶有对生的和不对生的,

即轮生和互生的。

石头必须在地上,不在天上;

鸟飞在天上,不在地下。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2张

画画不可 偷懒

墨要研浓再用,

即便是淡墨也要研浓后兑水。

研出的墨不浓,稀释后,

淡墨颗粒就粗,效果不好看。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3张

中国画由繁到简,

由细微的到大写意,

宋代之后分道扬镳,各自发展。

在山水风景画的章法方面特别讲究一开一合,

大开大合,很有气势,很空灵。

章法就是“ 经营位置”,

在构图上是很重要的。

画面上各部分要宾主得当,突出中心。

先定内容,后定章法。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4张

构图,有长的、宽的、圆的、扇面形的很多种。

我们构图要像鸟飞一样,不宜太老实,

老是那么一两个式子。

有副对子说得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画东西要里出外进,才像大自然的一部分。

老是在画框子里头画画,不是画外取画,

就老实得死板小气了,

清朝“如意馆”里的画就常犯这个毛病。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5张

作画要避免“妙”而不真和真而不妙。

古人讲要“搜妙创真”,很对!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6张

讲笔墨,初讲可以说:

“线者为笔,染者为墨”

易懂易入手。

进而应当明了 “笔中有墨,墨中有笔”

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

它有肉无骨;

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7张

其实“笔”与“墨”分不开,

所以叫“ 笔墨”,

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

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

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

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

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

那就是“耍笔墨”,

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8张

画树,在弯叉起点,

点一个疤是国画家的“老生常谈”。

点得少而且在黑白布局上合适,才好;

点多了,甚至有叉有弯处必点,

可就俗了,那是一种习气。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9张

花鸟画的鸟在花卉中的地位很重要,

要与花卉配合好。比如:

鸣禽与牡丹画在一起相称,

老鹰和芍药如果画在一起,

画得再好也不协调,这种毛病并不少见。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10张

过去我作画不爱起稿子,

其实初画写意,或构想大章法、新章法,

仍可起稿子。不过,真要动笔了,

可别瞅着稿子画,那可就拉不开笔了,

拘束了。其实,大致有个意思,

就放笔直取,临机应变,

常有意外墨趣,生发意外之妙!

这才是大写意的气派呢!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11张

若要墨最黑,兑花青水。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12张

画竹不可三炉香和打鼓架

(即不可三笔平行而立或三笔交叉)。

画竹都是书法,竹干是隶书,

竹枝是草书,竹叶是楷书

喜画兰,怒画竹(画兰要悠着点儿,

(画竹可快点儿)。不要都用心去画,

那样就平。有些好效果出在有意无意之间。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书画知识 第13张

郑板桥的竹子,是近代的好竹子,

但不如元代的。画得硬,

如骨之关节,硬得外露,

硬应是内藏的,力量对比不可一势,

应“刚柔相济”地表现矛盾的力。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这画论:通俗易懂,太实用了

评论

1+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