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頫(元代)与董其昌
(明代)的书法虽风格各异,但最大的共性在于对**晋唐古法的继承与文人书风的追求**。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
### 1. **以古为宗,崇尚晋唐传统**
赵孟頫书法
– **赵孟頫**明确提出“复古”主张,推崇魏晋(尤其是二王)的笔法,以恢复晋人书法的清雅韵致为目标。他的书法以《兰亭序》《圣教序》为根基,强调用笔的精准与结构的典雅。
– **董其昌**同样以晋唐为圭臬,尤其推崇王羲之、颜真卿、米芾,主张“学古人书,必以晋法为归”。他注重对古帖的临习与精神提炼,认为书法应“生秀古淡”,追求晋人的“平淡天真”。
– **共性**:两人皆以晋唐为书法本源,将传统法度视为创作根基,但并非机械摹古,而是通过个性化的理解赋予古法新的生命力。
董其昌书法
—
### 2. **文人意趣与笔墨表现**– **赵孟頫**的书法融合了文人雅士的“书卷气”,用笔圆润流畅,结体端庄中见灵动,追求“中和之美”,体现了元代文人书法“尚意”与“尚法”的结合。
– **董其昌**则更强调“淡”“秀”“生”的审美,以疏朗的章法、虚灵的用墨和率意的笔触,营造出清逸超脱的意境,将文人书法的“意趣”推向极致。
– **共性**:两人皆以书法为文人精神的外化,注重笔墨的抒情性与个人性情的表达,将技法与心性融为一体,形成雅致含蓄的文人书风。
—
### 总结赵孟頫与董其昌的最大共性在于:**以晋唐法度为根基,通过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将文人书法的典雅传统与自我意趣完美结合**。他们既是传统的继承者,又是创新的开拓者,深刻影响了明清书法的发展脉络。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赵孟頫和董其昌书法最大的共性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