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墨挥毫的正确研磨方法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一、工具准备

砚台选择

材质‌:端砚(发墨细腻)、歙砚(下墨快)最佳,避免塑料砚。 ‌形制‌:墨堂平整(直径≥8cm),墨池深度≥1cm储墨。 ‌开砚‌:新砚用杉木炭轻磨去蜡,温水浸泡2小时去石粉。

墨锭挑选

松烟墨‌:色偏冷灰,适合小楷(如曹素功“千秋光”); ‌油烟墨‌:色乌黑泛紫光,适用大字(如胡开文“苍珮室”); ‌年份‌:老墨需先刮去氧化层(用竹刀轻削表面1mm)。

用水讲究

首选‌:山泉水、无杂质的雨水(忌矿泉水含矿物质结块); ‌水温‌:冬季用30℃温水,夏季用凉水防胶质腐败。 ‌二、研磨步骤

注水定量

初学按“墨量:水=1:3”比例,例如3g墨滴9滴水(眼药水瓶约15滴/ml); 水滴落于墨堂中心,直径约2cm范围。

执墨手法

三指法‌:拇指抵顶、食指压面、中指托底(如握毛笔); ‌角度‌:墨身与砚面成75-80°夹角,避免垂直研磨损伤砚台。

研磨轨迹

太极回旋‌:顺时针研三圈,逆时针研三圈,往复循环; ‌力道控制‌:重按轻推(下压力道占7分,回推占3分),听声辨质: 合格声:“沙沙”如春蚕食叶; 劣质声:“吱吱”刺耳(砂砾过多)。

浓度调节

墨液分级‌: 淡墨(写意画):研磨5分钟,墨液可透光; 中墨(行书):研磨15分钟,墨液挂壁1秒; 浓墨(篆隶):研磨30分钟,木筷插入直立不倒。 ‌三、专业技巧

古法“三度法则”

速度‌:每分钟30-40圈(过快易生泡沫,过慢胶质凝结); ‌温度‌:砚台预热(冬季手心捂砚3分钟); ‌洁净度‌:每研10分钟用宣纸吸去墨渣。

墨色增强术

加料‌:研磨中期滴入1滴高度白酒(酒精挥发带走胶质异味); ‌养胶‌:隔夜墨液表面覆湿宣纸,冷藏保存3天仍可用。

残墨处理

余墨回收‌:未用完墨液加3滴蛋清搅匀,密封冷藏保质7天; ‌砚台清洗‌:用莲蓬头或粽叶刷轻刷,忌洗洁精(破坏砚面毛孔)。 ‌四、常见误区

“研墨如磨刀”

错误:直线往返用力,导致墨锭断面成楔形(正确应保持圆柱体); 纠正:每研5分钟旋转墨锭30°。

“以量取胜”

错误:一次研磨100ml墨液,导致胶质腐败(正确现用现研); 数据:每次研磨量不超过当日用量150%。

“水质无关”

案例:某书法家误用碱性自来水,导致作品十年后褪色; 检测法:PH试纸测水,中性(6.8-7.2)为佳。 ‌五、大师经验‌ ‌启功研墨诀

‌:

“水如露,墨似峰,砚作谷,腕生风。七分柔,三分刚,墨成时,满室香。” ‌林散之细节

‌:

每次研磨前焚香静心,研墨时间与书写时间1:3(如写1小时字,研墨20分钟)。

总结

‌:研墨需遵循“三度四忌”——控速度、保温度、讲洁净;忌急躁、忌杂水、忌残渣、忌曝晒。通过科学方法与传统智慧结合,方能使墨液“黑如漆、亮如镜、凝如脂”,为书法创作奠定物质基础。

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研墨挥毫的正确研磨方法

评论

1+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