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110页

古籍善本

钦定四库全书.零本.子部.奇器图说.卷三.清乾隆时期文渊阁抄本

15
《奇器图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机械学专著,成书于1627年。该书由王徵笔述绘图,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机械学的知识,包括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应用等。 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为绪论,介绍了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如地心引力、各种几何图形的重心、物体的比重等,阿基米德浮力原理也在书中首次被介绍给中国。第二卷讲述了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如天平、杠杆、滑轮、轮...
赞 (0)阅读(546)
古籍善本

九章算术细草图说.清.李潢撰.清光绪十七年刊本 李潢笔下的数学智慧之光

13
在清朝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有这样一位数学家,他以非凡的才智和严谨的态度,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数学领域的瑰宝——《九章算术细草图说》。这部作品的作者,便是博学多才的李潢。 李潢,字云门,生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卒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享年66岁。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读书过目不忘。尽管早年历经波折,甚至因冤狱入狱,但李潢从未放弃对...
赞 (0)阅读(418)
古籍善本

金 李杲《东垣十书》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13
在中国悠久的医学史上,《东垣十书》如同一座丰碑,屹立不倒,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深邃的临床实践,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这部医学丛书汇聚了李杲(号东垣)等宋、金、元时期众多医家的智慧结晶。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生于金代,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被誉为“补土派”的鼻祖。他早年师从张元素,深得其医学真传,后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
赞 (0)阅读(744)
古籍善本

明《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中药宝典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13
在浩瀚的中医药文献海洋中,《补遗雷公炮制便览》这部明代大型彩绘本草著作,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还以其精湛的书画艺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与民俗风情。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作者生平,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这部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古籍,未留下编绘者的姓名,但从其形制、版式、用纸等方面考察,不难推断出它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 这些画师以精湛的...
赞 (0)阅读(576)
历代书法

唐 柳公权 楷书《玄秘塔碑》自创 “柳体” “柳河东” “颜筋柳骨”

18
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出生于公元 778 年。他历经唐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七代,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世称 “柳少师”,亦称 “柳河东”。 柳公权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书法才能被唐穆宗赏识,召入长安,担任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他为人刚正不屈,为官清正廉明,历经三朝,始终保持...
赞 (0)阅读(489)
历代书法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王羲之七世孙 “永” 字八法广泛传播

21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为王羲之七世孙。善书法,尤工草书。闭门习书三十年,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成为声名卓著的书法家。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他的书法高足有智果、辨才、虞世南等人。智永活到百岁乃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书法的至高境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 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
赞 (0)阅读(572)
历代国画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堪比《清明上河图》

16
一、画作概述 《晴峦萧寺图》作为北宋画家李成的经典之作,现收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此画以直幅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冬日山谷的壮丽景色。画中群峰兀立,气势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瀑布从山间飞泻而下,仿佛能听到水流的轰鸣声。中景山丘上的寺塔楼阁,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山麓水滨处,水榭、茅屋、板桥错落有致,行旅人物的活动让画面充满了生活...
赞 (0)阅读(752)
历代国画

南宋 马远 水图卷(全卷)绢本 画史上以 “马一角” 闻名

18
一、水图卷的诞生背景 南宋时期,正是院体画的辉煌阶段。画院制度完备,创作环境优越,画家地位较高。马远出生于书画世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美学熏陶。在南宋院体画追求细节写实、技法纯熟以及引入诗意意境的大背景下,马远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开创了《水图卷》这一杰作。 马远采用写生的方法创作《水图卷》,从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出写生的痕迹。他...
赞 (0)阅读(446)
历代国画

元 张渥 九歌图卷(全卷) 纸本 “人物十八描” 之 “铁线描” 典范

22
一、《九歌图卷》的诞生与传承 屈原的《九歌》以瑰丽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成为了历代画家取材的对象,还推动了楚国音乐的发展。屈原根据民间祀神乐曲加工润色而成的《九歌》,保存着南方原始祀神民歌的基本格调,在历史进程中一直闪耀着动人的光辉。 “九歌” 的名称来源很早,在《离骚》《天问》和《山海经》中都有提及。现...
赞 (0)阅读(674)
历代国画

明|仇英《莲溪鱼隐图轴绢本》青绿界画 吴门画派

14
仇英,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 年),江苏太仓人。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早年曾是漆匠,为人彩绘房屋。后拜周臣为师,正式学习绘画。仇英的绘画风格多样,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等题材。其画法苍秀,构思巧妙,笔墨俊雅。常临仿唐宋名家稿本,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仇英的代表作品《莲溪鱼隐图轴》,为青绿界画,描绘了江南水...
赞 (0)阅读(692)
历代国画

明 戴进 三顾草庐图 54×33 明代 “浙派” 山水画创始人之一

14
戴进在明朝宣德前后创作《三顾草庐图》,当时三国故事题材在宫廷中流行,此画受统治者提倡忠孝节义思想的影响,以小说为依据,将历史故事加以形象化。戴进作为明代 “浙派” 山水画创始人之一,此画是其在继承南宋画风基础上的发展,属早年手笔。 明朝宣德前后,表现三国故事题材的作品之所以在宫廷中颇为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喜好密切相关。明宣宗朱瞻基曾亲临墨池,创作...
赞 (0)阅读(455)
历代国画

清|居廉《富贵白头图》:岭南画派的璀璨明珠

14
一、居廉的艺术人生 居廉出生于广东番禺,自幼从堂兄居巢学画,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他的绘画风格细腻入微,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其擅长写生。在继承恽寿平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居廉广泛运用撞水和撞粉法,开创了艺术新风。这种独特的技法使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绘画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感。居廉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画家,如高剑父、陈树人等。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居廉的绘画...
赞 (0)阅读(697)
历代国画

清·冷枚《春阁倦读轴》:画中雅韵,时光之美,笔墨洁净,典丽妍雅,精美绝伦

15
清冷枚的《春阁倦读轴》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此画为绢本设色,尺寸为 175cm×104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春阁倦读轴》作为人物画佳作,具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从画面内容来看,图绘一身着青衫的女子挽着高高的发髻,半伏在桌上,右手执卷,左手托腮沉思。人物柳眉、凤眼、樱桃小嘴,所着青衣褶皱纹理细腻,生动地绘出了女子的委婉、清秀、娴静之美。脚旁半卧一只小狗...
赞 (0)阅读(424)
历代国画

清|郎世宁《花鸟图册》:中西合璧的艺术瑰宝

16
郎世宁,1688 年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 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便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1715 年,27 岁的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初到中国的郎世宁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郎世宁在绘画创作中,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
赞 (0)阅读(538)
历代国画

摹顾恺之洛神图卷.清.丁观鹏.纸本设色.587.5cm×2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5
丁观鹏(1736—1795年),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北京人。他自幼便展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与非凡天赋,后入宫为宫廷画师,成为雍正、乾隆两朝画院的高手。丁观鹏擅长画释道、人物,尤其是仙佛、神像等题材,其画风深受宋人影响,追求古朴而不失细腻。 在宫廷画院中,他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等齐名,共同推动了清代宫廷绘画的繁荣与发展。 摹本,是后世画家根据原作进行临...
赞 (0)阅读(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