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浩瀚的中国古代绘画长河中,五代时期的画家阮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绘画技艺,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艺术作品。《阆苑女仙图卷》作为阮郜的传世孤品,不仅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造诣,更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精湛的画法,成为中国古代仕女画中的瑰宝。 阮郜,五代十国时期的杰出画家,生卒年及详细里籍已不可考。据《宣和画谱》和《图绘宝鉴》等权威文献记载,阮郜曾入仕为太庙斋...
13黄居寀(933-993以后),字伯鸾,四川成都人,出身于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世家,乃名画家黄筌之子。自幼耳濡目染,深研家学,黄居寀在花鸟画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初为西蜀孟昶朝翰林待诏,为宫廷作画,后随蜀主降宋,继续在京供职宫廷,负责收罗和鉴定名画,深受太宗皇帝宠遇,委以搜访名画、诠定品目之重责。黄筌父子之画艺,在北宋初期成为图画院评定优劣之标准,其影响力可见...
14北宋徽宗赵佶以其独特的“瘦金体”书法闻名于世,更在绘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摹捣练图》便是其摹古之作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展现了赵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宫廷生活的细腻风貌。 赵佶,即宋徽宗,生于公元1082年,卒于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一生酷爱书画,亲自主持设立了宣和画院,推动了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
12冷枚,约生活于公元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字吉臣,号令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人。他是清初著名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画风工整、细致,色彩浓丽,具有装饰性。冷枚的《养正图册》创作于清代,具体年代虽不详,但反映了当时宫廷绘画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趣味。 《养正图册》为绢本设色画,共10开,每开纵32.2厘米,横42.3厘米。这种规格和材质的选择,使得...
11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位列“扬州八怪”之一。他早年因绘画才华被召为内廷供奉,后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离职,后任山东滕县知县,因得罪上司而罢官,最终定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李鱓的画风从工细严谨逐渐转向破笔泼墨,形成自己独特的水墨风格,对晚清花鸟画产生了较大影响。 李鱓早期画风工...
13陈洪绶(1599 – 1652),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然而至其父时家道中落。陈洪绶自幼天赋异禀,九岁时父亲去世,他便随蓝瑛(“浙派三大家” 之一)学画花鸟,蓝瑛对其赞叹不已,甚至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洪绶,并立誓不再画人物,称...
12初次得见《潇湘图卷》,那瞬间的震撼至今难以忘怀。画卷缓缓展开,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五代的神秘之门,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诗意与灵性的时代。 董源,在中国绘画史上犹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艺术瑰宝。而《潇湘图卷》更是其代表作之一,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髓。 从画面构图来看,《潇湘图卷》展现出一种宏大而又细腻的美...
14此画犹如一位沉静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南唐时期的故事。赵干,这位在五代画坛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画家,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江天初雪的绝美画卷。 展卷细观,《江行初雪图(全卷)绢本》首先给人以宏大的视觉冲击。全卷以绢本为载体,细腻的绢质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画卷徐徐展开,如同缓缓开启了一扇通往南唐的时光之门。画面中,江天寥廓,雪花纷纷扬扬地...
23一、颜真卿的生平与忠烈事迹 (一)出身与仕途 颜真卿出生于名门琅琊颜氏,但其童年却充满坎坷。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殷氏带着他投奔外祖父家。在外祖父的庇护下,颜真卿得以顺利成长,他自幼聪颖,刻苦读书,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25 岁的颜真卿考中进士,踏入仕途。他先后担任校书郎、县尉等职务,凭借着清正刚直的作风和卓越的才能,官运亨通,很快被授予监察御史一职。然而,由...
22一、蓝瑛其人 蓝瑛,于 1585 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等。他是一位职业画家,一生都致力于绘画事业。 蓝瑛出生在一个寒微的家庭,但自幼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八岁时所画山川便有出神入化之势。迫于生计,他早早踏上职业画家之路,却通过自学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诗善书,还会操刀治印。 青年时期,蓝瑛所处的时代,“浙...
13一、赵孟頫小楷作品概述 赵孟頫作为元代书法大家,其小楷作品丰富多样,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贴》《松雪斋法书 – 大学》等作品展现了赵孟頫深厚的书法功底。 赵孟頫的小楷博采众长,以钟繇、萧子云书法为宗,融入二王笔意,取法杨羲和唐代写经能手,经过岁月磨砺,达到了登封造诣。他的小楷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国外也有众多狂热粉丝。相传印度曾派使...
12一、蔡襄与《茶录》的诞生 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及丁谓《北苑茶录》的不足,撰写了《茶录》,这是一部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诞生于宋皇佑时期。 陆羽的《茶经》被誉为 “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然而,蔡襄认为《茶经》“不第建安之品”,即没有明确指出建茶产地的重要性。丁谓的《北苑茶录》虽独论采造之本,但对于烹试之法...
15一、张旭与《郎官石记序》的传奇邂逅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闻名,被誉为 “草圣”。其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 “三绝”,常于醉中以头发濡墨大书,故称 “张颠”。 然而,张旭不仅草书成就斐然,其楷书作品《郎官石记序》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作品创作于唐开元二十九年,由陈九言撰文,张旭书写。当时的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张旭的创作提...
7一、苏轼与李白的诗意交织 苏轼书写李白《上清宝鼎诗二首卷》有着深刻的背景。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宦海沉浮。元祐八年,此时的苏轼已近六旬,仍在贬谪途中。前途的曲折、人生的坎坷让他感慨不已,现实的无奈使他对李白的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李白的诗充满浪漫色彩和仙气,如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诗句中展现出的奇幻意境和飘...
16一、垂裕閣法帖与褚遂良书的邂逅 唐代《垂裕阁法帖》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它收录了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李靖、孙过庭等众多书法大家的墨迹。在这个高手云集的法帖中,褚遂良的书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褚遂良作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