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怀素家贫买不起纸,凭借着对书法的热爱,种植芭蕉树,以蕉叶为纸,开启了他的书法传奇之路。他的作品如《自叙帖》被称为 “天下第一草书”,打破了传统字体结构,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融为一体,形成独具一格的圆转流畅的狂草风格。 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也被誉为 “天下第一小草”,笔画瘦劲有力,灵动自然,毫无涣散衰颓之状,通幅笔墨奔放流畅,一气贯之蔚为壮观,是古代...
13一、丁观鹏其人 丁观鹏在清代画坛可谓独树一帜。他约活动于康熙晚期至乾隆三十五年,出生于顺天(今北京市)。雍正四年,丁观鹏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开启了他辉煌的宫廷绘画生涯。 丁观鹏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尤其精于仙佛、神像。其作品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风工整细致。他学明代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可见其创作之勤奋与才华之出众...
6《辛丑消夏记》五卷,是清代著名官员、诗人、书法家、藏书家及书画金石鉴藏家吴荣光(1773—1843)所撰的一部重要著作。以下是对该书及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氏郋园刊本的介绍: 一、书籍基本信息 二、作者及背景 三、书籍内容 四、刊本特点 《辛丑消夏记》五卷及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氏郋园刊本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金石书画类著作。该书...
6《缶庐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俊卿(后更名昌硕)所著的一部重要作品。 一、基本信息 二、作者背景 吴俊卿,原名俊,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仓石、昌石等,别号缶庐、苦铁、破荷等,浙江安吉人。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上海画派的领袖,吴派篆刻的创始人。吴昌硕在书法、绘画、篆刻、诗词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尤以篆书笔法入画,金石气十足,对近代中国艺坛产生了广泛而...
6《历代画史汇传》是一部由清代学者彭蕴璨编写的画史传著作,全书共72卷,另有附录2卷。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三、版本信息 四、学术价值
19一、《快雪时晴帖》的艺术魅力 《快雪时晴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其笔法圆劲古雅,提按顿挫节奏起伏平和,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匀整安稳,从容不迫,骨力中藏。整帖雍容古雅,圆浑研媚,或行或楷,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结体匀整安稳,以方形为主,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富有轻快的节奏感。帖中 “羲之顿首” 以行草开...
15一、《诸上座帖》的艺术魅力 黄庭坚《诸上座帖》作为草书代表作,其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充满禅家气息。 (一)独特的笔画风格 阐述其笔画连贯且充满节奏,动感与力量并存,韵律独特,展现出高超的书艺。 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每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故事,笔画间的连贯性与动态感十足。大量的连带和呼应让作品如在纸上跳动,精心设计的字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形成节奏感,和谐又充满...
8一、文征明与篆书千字文的邂逅 文征明,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生于苏州府长洲县。他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书法学李应祯,在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皆取得极高成就。与祝允明、唐寅、徐桢卿并称 “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 “吴门四家”,与祝允明、王宠并称为 “吴中三家”。文征明的一生充满坎坷,屡试不第,却在失意中成就了卓越的艺术人生。 文征明生活...
26一、作品概述 赵孟頫书《陶渊明像传》以独特的卷轴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幅作品从右至左,仿佛一部生动的连环画,又似一场精彩的多幕剧,将陶渊明的一生娓娓道来。 此作品真迹现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尺寸为高度 35cm、长度 642.9cm(外寸 35.0×663.3cm)。它以陶渊明本人真身为依据,通过多组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陶渊明不同阶段的人生历程。在这幅长卷...
14一、赵孟頫其人其书 赵孟頫,作为元代著名书画家,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博学多才,不仅在诗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书画、音律等领域也同样精通。 在书法方面,赵孟頫自五岁习书,几无间日,对书法的热爱近乎痴迷。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 “赵体”。赵孟頫的书法是唯美和阴柔美的代表,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