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每当我面对北宋李赞华的《番骑图全卷》时,心中总是涌起无尽的感慨与赞叹。这幅画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书画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李赞华(耶律倍),出生于约 899 年或 900 年,卒于 937 年 1 月 11 日,契丹族,汉名刘倍,契丹名突欲(或作突欲、托云等),赐名李赞华,出生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他是辽朝宗室大...
18历史的回响《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据传为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所绘,后由宋代画家精心摹制,现虽已非原作,但其艺术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却丝毫未减。张僧繇,这位来自吴郡(今江苏苏州)的绘画大师,以其超凡的技艺和独特的想象力,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擅长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所绘佛像自成“张家样”,为后世所尊崇。而《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正是他艺术才华的...
12五代卫贤的《高士图》,是一幅流淌着历史深邃与文人情怀的绢布画作。当我凝视这幅作品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隐逸的高士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高士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画中的山水、人物、建筑,都被卫贤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融入一体。那近景的溪水、太湖石和阔叶树,中景的竹篱和屋宇,以及远景的陡峭群峰,都层次分明,却又...
13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如璀璨星辰,照亮着人类文明的天空。五代南唐时期,画家周文矩以他那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绘就了一幅传世佳作——《合乐图》。这幅绢本水墨设色的画卷,不仅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更蕴含着画家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追求。 《合乐图》纵41.9厘米,横184.2厘米,现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其艺术魅力跨越千年,依旧令人叹为观止。画面...
12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他自幼聪颖,尤喜绘画,曾随同乡魏凌苍学画,后又在兄嫂的教导下学习花卉。李鱓的绘画生涯充满了波折,他曾两次入宫为宫廷画家,但因画风放逸、不受羁绊,最终被迫离开宫廷,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李鱓的花卉画风格独特,既有文人画的雅致,又有世俗化的立意。他的画作...
11八大山人,名朱耷,是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作为皇亲国戚,他在明灭亡后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作品常以象征寓意的手法,表达国破家亡后的无奈与愤慨,以及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荷花小鸟图轴》纸本,规格为纵182厘米,横98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画以荷花与小鸟为主题,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笔墨,展现了作...
10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新安(今安徽歙县、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家富收藏,故精鉴别,其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懒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直窥元人之奥。 《山水十开》纸本,顾名思义,是以纸为媒介,描绘了十幅精妙绝伦的山水画作。每幅画作大小约为21.5c...
12清 乾隆《平定台湾战图》是一套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纪实性画作,它不仅记录了乾隆年间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的重要历史事件,还展现了清代宫廷绘画的精湛技艺。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发生了由天地会首领林爽文领导的抗清起义,起义军连克彰化、诸罗、淡水(今属新竹)诸城,声势浩大。面对这一局势,乾隆皇帝迅速调兵遣将,任命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统帅,一等超...
12《乾隆皇帝洗象图》轴是清代画家丁观鹏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画面描绘了乾隆皇帝装扮成佛教中普贤菩萨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目视着众人为他的坐骑大象清洗躯体。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画面中除了乾隆皇帝和大象外,还有众多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侣等人物,他...
10杜大成,明代画家,字允修,号三山狂生,江苏南京人。他嗜声诗,工音律,尤其擅长画禽虫花木,作品嫣秀生动,清逸雅致。杜大成的传世作品包括《花卉草虫图册》等,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花蝶草虫纸本》是杜大成的一幅代表作,以纸本册页的形式呈现。作品尺寸通常为纵34.8CM,横27.4CM。这幅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展现了花卉、蝴蝶、草虫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生,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