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 第21页

历代国画

元|赵雍《挟弹游骑图》元代贵族的生活风貌

15
一、画作概述 《挟弹游骑图》是元代书画家赵雍的杰作,这幅纸本墨笔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中,一位身着红色长袍、头戴幞头的士人骑在黑色骏马上,手持弹弓,神色悠然。整幅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将观者带入那个古老的时代。 画中的士人形象鲜明,他的红色长袍在画面中格外醒目,与黑色骏马形成鲜明对比。幞头的样式展现了当时的服饰特色,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士人一...
赞 (0)阅读(733)
历代国画

元代 李衎 画竹:精品赏析 元初画竹三大家之一

25
一、李衎其人其画 (一)生平概述 李衎出生于元朝蓟丘(今北京市),在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 年)担任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晚年因疾病辞官,寓居维扬(今江苏扬州),享年七十五岁,死后追封蓟国公,谥号文简。他的一生历经官场沉浮,却始终对绘画保持着高度的热爱。李衎著有《竹谱详录》七卷,这部著作详细记录了他对竹子的观察、理解和绘画技巧,成为后世学习画...
赞 (0)阅读(427)
历代国画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16
一、画作概述 《枫鹰稚鸡图轴》是南宋宫廷画家李迪的杰作,创作于庆元丙辰岁(1196 年)。此画为绢本设色,纵 189 厘米,横 209.5 厘米,是传世宋画中罕见的巨幅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众多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瞩目的瑰宝。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对角线构图而闻名。主体禽鸟雄鹰被置于左上角枯枝之巅,俯首下视,紧紧盯着右下角的锦雉。锦雉张口鸣叫,正向草丛...
赞 (0)阅读(527)
书画知识

米芾的“巧取豪夺”——临摹掉包、强行索要、携帖而逃

17
米芾在书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书法潇散奔放、严于法度,绘画独具特色,被后世誉为 “米氏山水” 开创者。然而,他 “巧取豪夺” 收集古人书画作品的行为却带来了极大争议。 米芾对书画艺术的极度热爱和追求众人皆知,但其采用不太正当的手段获取书画的行为,如借观时掉包或拖延不还、以临摹品换真迹甚至以死相逼等,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种行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诸多争...
赞 (1)阅读(619)
名人名家

明 唐寅(唐伯虎)诗画双绝 才情横溢 命运多舛 悲情才子 一生坎坷

21
一、唐寅的生平 (一)出生及家庭背景 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之家,父亲唐广德经营小酒馆,虽为商人却希望唐寅通过科举光耀门楣。 唐寅(唐伯虎,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吴门四家”之一,“吴中四才子”之一。 他诗画双绝,人物画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亦工写意人...
赞 (2)阅读(612)
历代书法

唐 柳公权 楷书《玄秘塔碑》自创 “柳体” “柳河东” “颜筋柳骨”

18
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出生于公元 778 年。他历经唐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七代,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世称 “柳少师”,亦称 “柳河东”。 柳公权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书法才能被唐穆宗赏识,召入长安,担任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他为人刚正不屈,为官清正廉明,历经三朝,始终保持...
赞 (0)阅读(483)
历代书法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王羲之七世孙 “永” 字八法广泛传播

21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为王羲之七世孙。善书法,尤工草书。闭门习书三十年,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成为声名卓著的书法家。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他的书法高足有智果、辨才、虞世南等人。智永活到百岁乃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书法的至高境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 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
赞 (0)阅读(569)
历代国画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堪比《清明上河图》

16
一、画作概述 《晴峦萧寺图》作为北宋画家李成的经典之作,现收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此画以直幅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冬日山谷的壮丽景色。画中群峰兀立,气势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瀑布从山间飞泻而下,仿佛能听到水流的轰鸣声。中景山丘上的寺塔楼阁,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山麓水滨处,水榭、茅屋、板桥错落有致,行旅人物的活动让画面充满了生活...
赞 (0)阅读(749)
历代国画

南宋 马远 水图卷(全卷)绢本 画史上以 “马一角” 闻名

18
一、水图卷的诞生背景 南宋时期,正是院体画的辉煌阶段。画院制度完备,创作环境优越,画家地位较高。马远出生于书画世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美学熏陶。在南宋院体画追求细节写实、技法纯熟以及引入诗意意境的大背景下,马远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开创了《水图卷》这一杰作。 马远采用写生的方法创作《水图卷》,从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出写生的痕迹。他...
赞 (0)阅读(444)
历代国画

元 张渥 九歌图卷(全卷) 纸本 “人物十八描” 之 “铁线描” 典范

22
一、《九歌图卷》的诞生与传承 屈原的《九歌》以瑰丽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成为了历代画家取材的对象,还推动了楚国音乐的发展。屈原根据民间祀神乐曲加工润色而成的《九歌》,保存着南方原始祀神民歌的基本格调,在历史进程中一直闪耀着动人的光辉。 “九歌” 的名称来源很早,在《离骚》《天问》和《山海经》中都有提及。现...
赞 (0)阅读(670)
历代国画

明|仇英《莲溪鱼隐图轴绢本》青绿界画 吴门画派

14
仇英,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 年),江苏太仓人。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早年曾是漆匠,为人彩绘房屋。后拜周臣为师,正式学习绘画。仇英的绘画风格多样,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等题材。其画法苍秀,构思巧妙,笔墨俊雅。常临仿唐宋名家稿本,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仇英的代表作品《莲溪鱼隐图轴》,为青绿界画,描绘了江南水...
赞 (0)阅读(689)
历代国画

明 戴进 三顾草庐图 54×33 明代 “浙派” 山水画创始人之一

14
戴进在明朝宣德前后创作《三顾草庐图》,当时三国故事题材在宫廷中流行,此画受统治者提倡忠孝节义思想的影响,以小说为依据,将历史故事加以形象化。戴进作为明代 “浙派” 山水画创始人之一,此画是其在继承南宋画风基础上的发展,属早年手笔。 明朝宣德前后,表现三国故事题材的作品之所以在宫廷中颇为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喜好密切相关。明宣宗朱瞻基曾亲临墨池,创作...
赞 (0)阅读(453)
历代国画

清|居廉《富贵白头图》:岭南画派的璀璨明珠

14
一、居廉的艺术人生 居廉出生于广东番禺,自幼从堂兄居巢学画,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他的绘画风格细腻入微,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其擅长写生。在继承恽寿平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居廉广泛运用撞水和撞粉法,开创了艺术新风。这种独特的技法使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绘画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感。居廉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画家,如高剑父、陈树人等。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居廉的绘画...
赞 (0)阅读(693)
历代国画

清·冷枚《春阁倦读轴》:画中雅韵,时光之美,笔墨洁净,典丽妍雅,精美绝伦

15
清冷枚的《春阁倦读轴》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此画为绢本设色,尺寸为 175cm×104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春阁倦读轴》作为人物画佳作,具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从画面内容来看,图绘一身着青衫的女子挽着高高的发髻,半伏在桌上,右手执卷,左手托腮沉思。人物柳眉、凤眼、樱桃小嘴,所着青衣褶皱纹理细腻,生动地绘出了女子的委婉、清秀、娴静之美。脚旁半卧一只小狗...
赞 (0)阅读(424)
历代国画

清|郎世宁《花鸟图册》:中西合璧的艺术瑰宝

16
郎世宁,1688 年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 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便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1715 年,27 岁的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初到中国的郎世宁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郎世宁在绘画创作中,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
赞 (0)阅读(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