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宗教玄学类 第2页

古籍善本

道教经籍总集:《正统道藏》七部

18
一、道藏七部的起源与发展 道藏七部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并非偶然。当时,道家思想广泛传播,道教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三洞分别为洞真、洞玄和洞神,其 “洞” 字有 “通” 和 “同” 的涵义,意味着经典能引导人通向真理和仙境,且三部经典 “同一大乘”。四辅与三洞相互辅助,太清部辅洞神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玄部辅洞真部,正一部遍陈三乘。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构成了《道藏》的...
赞 (0)阅读(33)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三教指归》:探寻日本佛儒道的文化瑰宝

18
一、三教指归的概述 《三教指归》作为日僧空海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本书以独特的文体和叙事方式,展现了儒道佛三教的魅力与差异。 书中通过龟毛先生、虚亡隐士、假名乞儿这三个虚构的人物,分别阐述了儒教、道教和佛教的要旨。龟毛先生代表儒教,可能会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重视。虚亡隐士则代表道教,或许会讲述道家的自然无为、顺应天道...
赞 (0)阅读(30)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明嘉靖六年彩绘本 色彩鲜艳明快 人物形象生动 《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

17
一、惊世瑰宝现世 明嘉靖六年彩绘本《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的意外发现,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璀璨烟花,瞬间吸引了各界的目光。这本古籍的出现,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浮出的神秘宝藏。 据记载,《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而明嘉靖六年的彩绘本更是珍贵无比。全书共 137 页,总容量约...
赞 (0)阅读(30)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古籍 《神兵旗式》神秘的兵家古籍

17
一、神兵旗式的神秘起源 《神兵旗式》作为一部神秘的兵家古籍,其出处虽难以确切考证,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它很可能是清朝时期的彩绘本。其作者不详,为这本古籍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这本古籍将传统术数与行兵、五行布阵、旗语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在古代,术数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相信通过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把握,可以预测吉凶、指导行动。而将术数与行兵布阵相结合,更是体现了...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宋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卷》介于兰叶描和铁线描之间的线条塑造全图二十个饱满清秀的人物面貌

23
一、画卷概述 《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纸本墨笔之作。此画卷生动地展现了维摩向文殊师利宣扬佛教大乘教义的情景。 画卷中,维摩坐于榻上,面目清癯,风度文雅。他虽面带病容,却精神矍铄,以手作势,仿佛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深奥的佛教教义。对面坐着的文殊菩萨,相貌端庄,雍容自在。她脚踩莲花,双手合十,静静地倾听维摩的讲话,对其说法心悦诚服。 四周...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古籍 清刻本

13
一、清刻本陀罗尼的历史渊源 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在佛教经典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据记载,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观音菩萨曾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得闻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静住如来嘱咐观音菩萨持此心咒,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 观音菩萨听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 —— 不动地,并发出宏愿:“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
赞 (0)阅读(25)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觀象玩占》五十卷【唐】李淳風撰 明抄本 古代天文瑰宝的魅力

12
一、古籍概述 《观象玩占》五十卷在古代天文著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旧本题为唐李淳风撰,许明元写明抄本。这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日月、五纬、经星、云汉、彗孛、客流、杂气以及山川、陆泽、城郭、宫室、营垒、战阵等诸多方面,并且将阴晴、风雨、雹露、霜雾等自然现象也附录其中。在古代,天文观测与占卜紧密相连,《观象玩占》对于日月之交会、五星之退留等天文现象,不仅进行了详细的...
赞 (0)阅读(29)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王阳明《传习录》:心学经典的璀璨光芒

12
《传习录》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弟子们整理编撰而成。其书名源自《论语》中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充分体现了对儒家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王阳明一生致力于讲学,其思想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众多弟子的心灵之路。弟子徐爱作为此书的重要发起人,如同孔子的颜回一般,对先生的学说有着深刻的领悟。然而,徐爱英年早逝,令...
赞 (0)阅读(31)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摹顾恺之洛神图卷.清.丁观鹏.纸本设色.587.5cm×2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5
丁观鹏(1736—1795年),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北京人。他自幼便展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与非凡天赋,后入宫为宫廷画师,成为雍正、乾隆两朝画院的高手。丁观鹏擅长画释道、人物,尤其是仙佛、神像等题材,其画风深受宋人影响,追求古朴而不失细腻。 在宫廷画院中,他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等齐名,共同推动了清代宫廷绘画的繁荣与发展。 摹本,是后世画家根据原作进行临...
赞 (0)阅读(40)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元 赵孟頫《福神观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的境界 形神兼备

16
赵孟頫作为元代著名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后世将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 “楷书四大家”。其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书法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元史本传》评价赵孟頫 “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足见其书法成就之高。在众多书法作品中,《福神观记》作为赵孟頫晚年的一篇碑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
赞 (0)阅读(44)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