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人物画 第5页

历代国画

北宋 李公麟 西岳降灵图卷 (全) 绢本 26.5×582 1104年

14
《西岳降灵图卷》纵26.5厘米,横513.7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长卷以道教中的“西岳大帝”巡游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构图,生动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景象。 画卷中,斥候、鹰犬、仪仗队、主人公、女眷子嗣、随行车马用具等一一呈现,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
历代国画

明 仇英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绢本 克利夫兰 22×110

12
仇英,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虽出身贫寒,却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书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早年为漆工,后得文徵明等人提携,转而专攻绘画,尤擅人物、山水,画风细腻精致,色彩明丽而不失雅致,深受世人赞誉。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是仇英应明代收藏家昆山周...
赞 (0)阅读(264)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近代 张大千-鱼篮大士像 117.5×58

13
张大千(Chang Dai-Chien),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便展现出对书画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后师承多位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其艺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被誉为“东方之笔”。他的一生致力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尤其在山水画、人物画及泼墨技法上成就斐然。 《鱼篮...
赞 (0)阅读(38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南宋 苏汉臣 货郎图 绢本 设色 267.3×181.5 台北

14
苏汉臣,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1172年,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杰出画家,汴京(今河南开封)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不仅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担任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直至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 苏汉臣师承画院待诏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善婴孩,其画作细腻生动,色彩鲜润,被后世誉为儿童...
赞 (0)阅读(23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一团和气图》赏析:明宪宗朱见深的和谐愿景 1465年

13
一、少年天子的艺术情怀朱见深(1447-1487),即明宪宗,明朝第九代皇帝,年号成化。作为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自幼便身处宫廷,历经波折。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温和仁厚的性格,也激发了他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朱见深不仅是位勤于政事的君主,更是明代皇帝中少有的书画大家,尤其擅长画神像,其艺术造诣在当时颇受赞誉。 二、《一团和气图》的形制与技艺《一团和...
赞 (0)阅读(250)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清 郎世宁 雍正朝服像轴 35×60

14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使者,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在清代宫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生于意大利米兰,是一位天主教耶稣会修士兼画家,于1715年来到中国传教,并迅速以其独特的绘画技艺获得康熙皇帝的赏识,成为清宫御用画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郎世宁擅长将西方油...
赞 (0)阅读(23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五代 阮郜 阆苑女仙图卷(全卷)绢本42.7X191.38

14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绘画长河中,五代时期的画家阮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绘画技艺,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艺术作品。《阆苑女仙图卷》作为阮郜的传世孤品,不仅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造诣,更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精湛的画法,成为中国古代仕女画中的瑰宝。 阮郜,五代十国时期的杰出画家,生卒年及详细里籍已不可考。据《宣和画谱》和《图绘宝鉴》等权威文献记载,阮郜曾入仕为太庙斋...
历代国画

北宋 宋徽宗 赵佶 摹捣练图 全卷 绢本 37X145.3

14
北宋徽宗赵佶以其独特的“瘦金体”书法闻名于世,更在绘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摹捣练图》便是其摹古之作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展现了赵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宫廷生活的细腻风貌。 赵佶,即宋徽宗,生于公元1082年,卒于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一生酷爱书画,亲自主持设立了宣和画院,推动了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
赞 (0)阅读(319)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清 冷枚 《养正图册》 《圣功图》 人物十开

12
冷枚,约生活于公元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字吉臣,号令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人。他是清初著名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画风工整、细致,色彩浓丽,具有装饰性。冷枚的《养正图册》创作于清代,具体年代虽不详,但反映了当时宫廷绘画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趣味。 《养正图册》为绢本设色画,共10开,每开纵32.2厘米,横42.3厘米。这种规格和材质的选择,使得...
赞 (0)阅读(420)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北宋 李赞华 番騎图全卷 绢27.4×127

13
每当我面对北宋李赞华的《番骑图全卷》时,心中总是涌起无尽的感慨与赞叹。这幅画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书画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李赞华(耶律倍),出生于约 899 年或 900 年,卒于 937 年 1 月 11 日,契丹族,汉名刘倍,契丹名突欲(或作突欲、托云等),赐名李赞华,出生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他是辽朝宗室大...
赞 (0)阅读(298)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宋 张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宋摹本)绢本27.5×489.7 故宫博物院藏

18
历史的回响《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据传为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所绘,后由宋代画家精心摹制,现虽已非原作,但其艺术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却丝毫未减。张僧繇,这位来自吴郡(今江苏苏州)的绘画大师,以其超凡的技艺和独特的想象力,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擅长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所绘佛像自成“张家样”,为后世所尊崇。而《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正是他艺术才华的...
赞 (0)阅读(270)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五代 卫贤 高士图 绢布 134.5×52.5北京

12
五代卫贤的《高士图》,是一幅流淌着历史深邃与文人情怀的绢布画作。当我凝视这幅作品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隐逸的高士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高士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画中的山水、人物、建筑,都被卫贤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融入一体。那近景的溪水、太湖石和阔叶树,中景的竹篱和屋宇,以及远景的陡峭群峰,都层次分明,却又...
历代国画

五代 南唐 周文矩(传) 合乐图 赏析 41.9×184.2芝加哥艺术学院

13
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如璀璨星辰,照亮着人类文明的天空。五代南唐时期,画家周文矩以他那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绘就了一幅传世佳作——《合乐图》。这幅绢本水墨设色的画卷,不仅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更蕴含着画家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追求。 《合乐图》纵41.9厘米,横184.2厘米,现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其艺术魅力跨越千年,依旧令人叹为观止。画面...
赞 (0)阅读(411)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清 乾隆 平定台湾战图 赏析

12
清 乾隆《平定台湾战图》是一套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纪实性画作,它不仅记录了乾隆年间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的重要历史事件,还展现了清代宫廷绘画的精湛技艺。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发生了由天地会首领林爽文领导的抗清起义,起义军连克彰化、诸罗、淡水(今属新竹)诸城,声势浩大。面对这一局势,乾隆皇帝迅速调兵遣将,任命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统帅,一等超...
赞 (0)阅读(462)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清 丁观鹏 乾隆皇帝洗象图轴132.3×62.5

12
《乾隆皇帝洗象图》轴是清代画家丁观鹏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画面描绘了乾隆皇帝装扮成佛教中普贤菩萨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目视着众人为他的坐骑大象清洗躯体。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画面中除了乾隆皇帝和大象外,还有众多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侣等人物,他...
赞 (0)阅读(255)浏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