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1张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2张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3张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4张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5张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6张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名人名家 第7张

自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擅长篆书的书家,已如晨星。直至清代,伴随着金石学、考据学的兴起,才迎来了篆书复兴昌盛的春天。乾嘉年间邓石如出,彻底打破了篆书低迷的僵局,开辟了新的生面。邓石如改变了过去几百年的作篆方法,充分运用毛笔的特长来表现篆书的笔意,使书写上的提按、起笔收笔的笔触意态更加富于变化,在结构上也打破了过去那种陈陈相因的固定模式,影响所及,蔚为风气。 笔力遒练,骨力如棉裹铁,体势沉着,运笔如蚕吐丝,尤其是融入了以隶笔作篆的意味,可视为邓石如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之作。

在临习时要仔细观察和深入体会其用笔多变的笔法特征。 就起收而言,既有逆起驻收,内敛含蓄,也有逆入平出,轻松流畅。 其弧画 的行笔,或用提转之法以见圆畅,或用顿折之法,以见方劲。 这些在用笔方面的微妙变化,都是要临到位的,切不可在临习时一带而过大而化之的。 一定要做的孙过庭所言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

在结字方面,邓石如是在努力追求均匀的布白方法,因而使得每个篆字都显得平稳而安详,但在空白处,则垂脚曳尾,从而形成疏宕与坚实,空灵与丰厚的对立统一。在处理好均匀和疏密布白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线条的平行、对称、相抱以及相背的关系。此外,要临好邓石如的这本篆书字帖,线条的参差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小篆线条之间的参差安排,往往是制造生动的关键所在。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邓石如篆书心经,美而古雅!

评论

1+7=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