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集字摹本》作为清代的重要书法典籍和儒家经典文献载体,在历史、艺术和文化等方面均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刊印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的著作,由彭玉雯纂刊、万青铨校正、张小浦鉴定。它涵盖了儒家的十三部核心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全书共分为八卷,编排格式独特,每页记录十二字,上半部分为楷书,下半部分为篆书,旨在帮助初学者更好地学习经书和书法。每半页三行,每行二字,每一字界为三格,第一格为经字,采用柳公权体加大楷书,第二格为《说文》篆字,第三格为字义及韵目,全书经字总数为六千五百四十四字。
这本为古代初学经书学童或儒生专用的字书,里面的字全是基于古代儒家必读书目《十三经》丛书的内容。从书中可以看出,古代学童的学业负担并不低,练字更是基本素养和必须学习的内容。这也反映出即使是薄薄的几本书,承载的知识量和哲理也非常丰富,正如人们所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每一页,该书录经文十二字,并分为上楷下篆,每个字下面都有韵音和简要介绍。
《十三经集字摹本》中的《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书的合称,是儒学经典著作的集丛,也是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其中,《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宋代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这些集字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临习意义,可以作为学习国学的范本之一。
创作背景
清朝道光年间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
清朝道光年间,处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学术文化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但表面上仍是传统学术一统天下。汉学在此时虽不似乾嘉年间名家荟萃,但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且有局部性的回升。道光年间的学术与清中、前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
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文化氛围注重儒家经典的传承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十三经集字摹本》刊印于 1849 年,此时的学术风气为该书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编纂者及鉴定者
彭玉雯纂刊、万青铨校正、张小浦鉴定的贡献。
彭玉雯负责纂刊,为《十三经集字摹本》的成书奠定了基础。万青铨校正字体、详载音韵,其大旨在于校正字体,详载音韵,以期达到 “字学韵学,一以贯之” 的效果。万青铨,字蓬山,是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以学官终老。张小浦进行鉴定,为该书的权威性提供了保障。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得《十三经集字摹本》成为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典籍。
涵盖的经书
详细介绍《十三经》的具体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 “大道之源”。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被尊为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记载了虞、夏、商、周时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 11 世纪至前 6 世纪)的诗歌,共 311 篇,其中 6 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
- 《仪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包括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为贵族举行各种礼仪时提供具体的礼仪规范。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 《左传》:全名为《左氏春秋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 722 年至前 481 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 “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 《穀梁传》:也被称作《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经典,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 “孝” 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尔” 是 “近” 的意思,“雅” 是 “正” 的意思,在这里专指 “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 《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而成。
独特的编排格式
上楷下篆的版式设计意义。每页记录十二字,上半部分为楷书,下半部分为篆书,旨在帮助初学者更好地学习经书和书法。
- 这种上楷下篆的版式设计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对于初学者而言,楷书的规整和清晰易于辨认,能够帮助他们快速了解经文的内容。同时,柳公权体的加大楷书更是增添了字体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其次,篆书作为中国古老的字体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 将篆书与楷书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习者领略不同字体的风格,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再者,通过对比楷书和篆书的字形,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提高他们的文字学素养。此外,每一字界为三格,分别为经字、《说文》篆字和字义及韵目,这种细致的划分使得学习者能够全面了解每个字的含义、音韵等方面的信息,为深入学习经书和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儒家经书的结集过程体现
从汉武帝到明朝万历年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儒家经书的结集过程,从汉武帝确立五经博士开始,经过学术和政治力量的不断调整,直至明朝万历年间才完全确立。
- 儒家经书的结集历经漫长的历史进程。汉武帝确立五经博士,为儒家经典的传承奠定了基础。此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术潮流与政治权力共同作用,不断调整儒家经书名目。从西汉的 “五经”,到后来的 “七经”“九经”“十二经”,再到明朝万历十二年神宗颁布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标志着儒家经书的完全确立。
- 这一过程中,《十三经集字摹本》所涵盖的儒家十三部经典也经历了筛选、整合和传承。每一部经典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内涵,反映了儒家学说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演变。
研究清代儒学和教育的重要资料
对清代儒学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反映。作为研究清代儒学和教育的重要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学术潮流和教育理念。
- 《十三经集字摹本》是研究清代儒学和教育的珍贵资料。在清代,儒学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该书的编纂和流传体现了当时对儒家经典的重视。从编纂者彭玉雯、万青铨和张小浦的贡献可以看出,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彭玉雯纂刊为该书奠定基础,万青铨校正字体、详载音韵,体现了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张小浦鉴定则为该书的权威性提供保障。这种对儒家经典的精心整理和传承,反映了清代儒学发展中对传统经典的尊崇和深入研究。
- 在教育模式方面,《十三经集字摹本》为古代初学经书学童或儒生专用字书,其独特的编排格式和教学要求反映了清代教育注重基础素养和规范的特点。每页记录十二字,上楷下篆的版式设计,有助于初学者更好地学习经书和书法。学生每日摹四页,摹完后请塾师照注讲明,注重课后检查,体现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和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培养儒家学者和传承儒家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