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扫码关注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
夸克网盘 |
发送“KK”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百度网盘 |
发送“BD”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UC网盘 |
发送“UC”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一、芥子园画传:中国画的奇书
《芥子园画传》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奇书,其影响力贯穿了几个世纪。它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图像宝典,实至名归。
自清初出版以来,《芥子园画传》成为了无数绘画爱好者步入画坛的启蒙之书。它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丰富的内容,以图谱为主、文字为辅,为初学者提供了系统而完整的学习方法。全书从用笔方法到构图造型,从创作示范到章法布局,细致入微,犹如一本绘画的百科全书。
三百余年来,《芥子园画传》不断再版、复刻,版本众多。它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最巨的画谱,也是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堪称古代画谱的巅峰之作。其初印本用开化纸,五色饾版套印,色调绚丽夺目,气韵自然生动,代表着清代前期雕版彩色印刷的高峰。
这部画传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同样备受瞩目。在朝鲜,它推动了绘画主流呈现南宗文人画至上倾向;在日本,助推了南画的发展,其版印技术和调色法甚至对日本浮世绘产生影响;在欧美,成为普通人了解中国绘画的重要窗口。
《芥子园画传》图文并茂、技艺结合,雅俗共赏,纳尽生活情趣和美学。它在多个领域中均有重要位置,如印刷史、版画史、绘画史、出版史、美术教育史等。它就像一粒文化的种子,飘散在广大读者的心中,生根发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
二、版本演变与珍稀版本
(一)丰富的版本历史
《芥子园画传》自清康熙十八年(1679 年)问世以来,翻刻版本不下数百种。其开本大小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涵盖了不同时期和印刷技术。最早于康熙年间刊行,其间有诸多版本面世,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最巨的画谱。
从单版多色一次刷印,到单版多色多次刷印,再到多版多色多次套印、饾版多色逐次套印以及拱花等印刷技术,《芥子园画传》见证了中国古代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例如,初印本用开化纸,五色饾版套印,色调绚丽夺目,气韵自然生动,代表着清代前期雕版彩色印刷的高峰。
随着时间的推移,《芥子园画传》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传播到海外。在日本,该书传入 30 余年后诞生了日刻版本。1918 年,巴黎一位书商还出版了汉学家沙畹与人合译的法语版本,这也成为西方世界详细了解中国绘画技法的源头。
(二)经典传世本集成
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芥子园画传〉经典传世本集成》具有重大的特色和价值。这套画传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从三百年来所有版本中甄选最优版本整理成四部共六函。
它汇集了清康熙年间初印本初集、二集、三集,清同治年间木刻版《芥子园书画》,1934 年上海有正书局根据康熙版以木版套色、珂罗版印制的《原板初印芥子园画谱》,以及日本明治时期缩小翻刻版《芥子园画传》。这些版本可称作是 “世界级最优版本”,包括了善本和珍稀本。
其中,清康熙十八年初集初印本品相全优者极为罕见,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二集、三集由著名文物收藏家、藏书家郑振铎先生捐赠,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第二部清同治年间木刻版《芥子园书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珍藏的五卷本,在目前各大图书馆均未见到此全本。第三部是民国年间的《原版初印芥子园画谱》,为私人珍藏本。第四部是日本明治时期翻刻本《芥子园画传》,也称 “和刻本”,开本小巧、刻印精美,同样为私人珍藏本。
本套画传对精选珍藏古本进行全本原貌影印,采用先进技术高度还原,细节高清展现,画面更具质感。封面采用名为 “飘雪” 的特种纸,内文采用进口特种纸六色印刷,古色古香。同时,约请著名古籍专家翁连溪先生撰写综述文章,仅限量发售 500 套,每套书配有收藏证书和编号,极具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广泛影响与价值体现
(一)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芥子园画传》在中国艺术教育与传播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面对的群体极为广泛,涵盖初学者、普通读者、业余艺术爱好者、识字工匠等,为他们提供了文人性的审美品位、绘画图样、主题以及画艺技巧的学习样本。在艺术教育领域,它犹如一座灯塔,为无数人照亮了学习绘画的道路。许多艺术爱好者通过临摹《芥子园画传》,掌握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为进一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在绘画领域发挥作用,在多个行业也展现出强大的美育功能。例如在园林设计行业,其独特的山水、花鸟样式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以装饰意趣淡化了图像的叙事性,使园林景观更具艺术美感。在染织刺绣行业,画传中的图案和色彩搭配为工匠们提供了参考,使得传统工艺更加精美。在文化传播领域,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了中国文化特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海外传播的影响
在朝鲜,《芥子园画传》的影响使得绘画主流呈现南宗文人画至上倾向。在日本,它助推了南画的发展,其版印技术和调色法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各界人士对《芥子园画传》喜爱有加,在翻刻过程中,不仅传播了中国画的技法,还促进了日本艺术的发展。在欧美,《芥子园画传》成为普通人了解中国绘画的重要窗口。自《芥子园画传》成书以来的近两个世纪,它一直都是西方流传最广的中国画画谱,被西方学者称为 “中国绘画百科全书”。其在海外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世界美术潮流,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芥子园画传》作为中国画传统的微缩景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以草虫、翎毛、梅兰竹菊以及山水等画科、样式来建构体系,实现样式程式的 “集大成”。其图像形式既不是宫廷华贵之风,也不是木版年画朴素之风,而是呈现 “雅俗共赏” 之趣味,满足了明末清初以来广大民众对绘画的研习与欣赏需求。这种 “雅俗共赏” 的趣味,随时代发展沉淀并演变成一种文化传统,成为中华美学精神的一部分。
在艺术传统连接文化精神命脉方面,《芥子园画传》意义重大。其画谱图像既不是编者凭空臆造,也不是刻板复制,而是创作者在对某一经典风格、样式、图式理解基础上摹写加工,进而赋予恒定母题以新的审美趣味的创新探索。它平衡了规范与灵活,有序而不僵化,组织得相当艺术。程式化的笔墨技巧,不仅向大众传播了中国画技艺,也传播了中国文化特质以及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的艺术立场。从收藏价值来看,《芥子园画传》版本众多,其中一些珍稀版本如清康熙年间初印本等,品相全优者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历史传承与文化魅力
(一)历史渊源与发展
“芥子园” 之名,源于明末清初名士李渔的私宅。李渔不仅是杰出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诗人,还是重要的出版商。大约康熙元年到康熙十六年,李渔在南京建了一座园林式别墅,取名为 “芥子园”,寓意小小芥子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芥子园画传》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十竹斋书画谱》对晚其四十六年刊刻的《芥子园画传》产生了很大影响。胡正言编刊的《十竹斋书画谱》达到了中国古代版画艺术的高峰,备受读者欢迎。《芥子园画传》在套印技法和编辑体例上都受到了《十竹斋书画谱》的启发。例如,明代中晚期饾版印刷技术使得中国彩色印刷技术发展到更完善的阶段,《十竹斋书画谱》在这方面的探索为《芥子园画传》提供了借鉴。《芥子园画传》初集中,李渔所作序言叙述了刊刻的缘起,表达了对绘画的热爱和对自画之妙的追求。
(二)文化魅力与传承
《芥子园画传》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以其丰富的内容、精湛的技艺和雅俗共赏的风格,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当代美术教育中,《芥子园画传》仍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美术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开学时就被老师推荐学习,它为初学者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绘画样本。在没有美术大学的年代,它更是许多画家打开中国绘画世界的一把钥匙,如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都曾受益于它。
在文化传承方面,《芥子园画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寒门学子打开了走进中国画世界的大门,还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美育作用。从雕刻、陶瓷到印染、纺织,从园林设计到传统工艺,都能看到《芥子园画传》的影子。它以无声甚至 “无字” 的方式传播着美育,让目不识丁的工匠也能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同时,它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以《芥子园画传》《十竹斋画谱》为代表的木刻版画,对日本浮世绘乃至欧美印象派画家都产生了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