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轻松的看到古今传世佳作!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自号石室先生,四川梓州(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诗人,与苏轼并称“竹痴”,二人不仅是亲戚,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文同于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历任多地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任太守,世称“文湖州”。然而,他虽身居官场,却思想倾向保守,不适应王安石变法,故多回避党派之争,转而追求田园之乐,寄情于书画之间。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文同尤以画竹著称,其墨竹作品开创了“湖州竹派”,影响深远。《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等权威古籍均对其墨竹给予高度评价,称其“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他提出的“胸有成竹”理论,更是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墨竹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自古便承载着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与审美理想。它以竹为题材,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轻重缓急,展现竹子的形态美与神韵美。在宋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墨竹画逐渐脱离了单纯的物象描绘,成为寄托情感、抒发胸臆的艺术载体。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文同的墨竹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杰出代表。他不仅继承了唐以来画墨竹的传统,更在技法与意境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突破。他创造性地运用“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画法,使竹叶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同时,他注重观察自然,将竹子的各种姿态生动再现于纸上,达到了“胸有成竹,下笔有神”的境界。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墨竹图轴》是文同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倒垂竹枝为主体,竹竿由屈而劲挺,似竹生于悬崖而挣扎向上的动态,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竹枝虬曲多变,又不失弹性与节奏感,枝头密叶纷披,折旋向背,向四处奔放扩张,凌空倚势,龙翔凤舞,尽显竹之韵味。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在构图上,《墨竹图轴》采用了“S”形布局,这种构图方式被吴镇称为“俯而仰”,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流动感。画面中的大量留白,不仅没有削弱画面的表现力,反而赋予了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在用墨方面,文同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以浓墨写竹叶正面,淡墨表现背面,枝叶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既体现了竹子的质感与光影变化,又展现了书法艺术中的笔墨情趣。这种独特的墨法运用,使得《墨竹图轴》在视觉与情感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和谐。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文同的《墨竹图轴》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他的墨竹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在文人画中的普及与发展。元代的高克恭、赵孟頫、李衎等画家均受其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墨竹画风。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文同的“胸有成竹”理论更是被后世画家奉为圭臬,成为创作墨竹乃至其他题材作品的重要指导思想。他通过墨竹画传达的不仅是竹子的自然美与形态美,更是文人士大夫清高拔俗的情操、正直的气节与纯洁的思想感情。这种精神内涵使得《墨竹图轴》超越了单纯的视觉艺术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绢本 131.6x105 台北

 

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夸克网盘    百度网盘    UC网盘    迅雷云盘
资源持续更新,免费下载,喜欢自取。


阅读: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