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今常州)人。自幼聪颖好学,乾隆十年(1745年)高中状元,步入仕途,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书法宗苏轼,绘画初从族祖母陈书学写意折枝花果,后得董邦达亲授,专攻山水,终成一代名家。钱维城的作品多被清宫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等内府清册,数量之多,足见其艺术成就之显赫。
《山水花鸟册》十二开,作为钱维城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传统功底,也体现了清代宫廷绘画的独特风貌。在清代,书画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宫廷绘画,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题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时艺术领域的璀璨明珠。
钱维城的山水画,远追“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近学“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同时又得董邦达亲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山水花鸟册》中,其山水部分构图严谨,意境深远,山石多用皴笔,山势逶迤,流泉飞泻,烟霭飘浮,水光荡漾,一派清幽静谧之境。如其中一开《隔岸峰峦过雨新》,画面以淡墨勾皴远山,近处以浓墨点染林木,雨后初晴,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钱维城的花鸟画同样精彩纷呈,他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生灵的神韵与姿态,以精细的笔触和艳丽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富贵堂皇的氛围。《花卉册页十二开》中,每一开都是对不同花卉的精心描绘,如牡丹之雍容华贵、梅花之傲骨铮铮、菊花之清逸脱俗,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钱维城高超的绘画技巧,更透露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
钱维城的艺术成就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有着诸多传奇故事。据载,他曾随乾隆帝狩猎木兰围场,帝以神枪殪虎,命维城绘图刻石纪事,这一事件不仅让钱维城在画坛上名声大振,更彰显了其绘画技艺之高超与乾隆帝的赏识。在《山水花鸟册》中,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钱维城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敬畏之情,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据《石渠宝笈》等权威文献记载,钱维城的书画作品在清宫收藏中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足见其艺术地位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