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钱维城,初名辛来,字宗磐,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及第,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政绩的官员,更是一位在书画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大师。 钱维城的书法师承苏轼,绘画则初从族祖母陈书学写意折枝花果,后转攻山水,经董邦达指导,终成名家。他的山水画构图井然,意境清幽,笔法细腻,色彩和谐,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苏州狮子林,始建于元代,最...
14苏汉臣,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1172年,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杰出画家,汴京(今河南开封)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不仅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担任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直至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 苏汉臣师承画院待诏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善婴孩,其画作细腻生动,色彩鲜润,被后世誉为儿童...
14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僧人、画家与诗人。他不仅是宋初“九僧”之一,在诗坛上以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著称,其画作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惠崇小景”。 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擅描绘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境,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在当时画坛中别具一格,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后世对其评价极高。 《溪山春晓图》作为一幅宋代绢本设色画,其材质与技法均体现...
13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祖上为西域人,后融入汉族文化圈。他的一生跨越了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领域,官至刑部尚书,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高克恭善画山水、墨竹,尤以墨竹著称,与赵孟頫齐名,时人誉之为“南赵北高”。他的画作不仅技法精湛,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生哲理,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墨竹坡石图》是一幅典型的元代...
12一惊世初现:石中秘密的揭开1967年,在江西武宁一个特别安静的村子里,村民涂兆庆正忙着收拾石家祠堂后面那些乱糟糟的石堆。在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干活过程中,一块特别显眼的石头把他的目光吸引过去了。这块石头是长方体形状的,它的表面有斑斑驳驳的纹路,要是仔细看的话,就像一根白白的竹笋一样,而且还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石块的侧面清清楚楚地刻着两行字...
20张旭生于唐代,出身名门,官宦不显。其母为虞世南外孙女,他自幼跟随老舅陆彦远学习书法,精通楷法,尤擅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 “三绝”,被后世尊为 “草圣”。 张旭的书法成就斐然。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 “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而其草书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风格。他以继承 “二王” 传统为自豪,字字...
13古韵今风,聊斋情深 《聊斋志异图咏》,顾名思义,是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插图版本,它不仅承载着蒲松龄笔下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更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将文字中的奇幻与深情跃然纸上。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一生科场失意,却以笔为剑,铸就了这部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而《聊斋志异图咏》,则是后世对这位文学大师作品的一次深情致敬与艺术再现。...
22一、虞世南与兰亭帖的渊源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余姚人,唐朝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在书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的书法与王羲之渊源极深。他曾得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真传,智永和尚作为王羲之的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入研习王羲之书法风格,其书法作品可称是直接魏晋人风韵。 虞世南...
19一、蔡襄与自书诗卷的诞生 蔡襄出生于仙游县枫亭赤湖村的一个农家,自幼在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习,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天圣八年,蔡襄登进士甲科第十名,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他先后在多个重要职位上任职,政声卓著。 北宋皇祐二年,蔡襄从福建转运使的位置被召回汴京修起居注。这一时期,他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的见闻让他感慨万千,皆成诗章。蔡襄的《自书诗卷》正是在这样的...
13一、董其昌与行书《白羽扇赋》的邂逅 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他出生于松江华亭,自幼聪颖,颇具盛名。董其昌在书法上自成一家,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锺合称晚明四家;在绘画上,他以佛家禅宗喻画,倡 “南北宗” 论,为 “华亭画派” 杰出代表。 董其昌书《行书白羽扇赋》于天启二年(1622 年),当时他已 68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