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元朝

历代国画

元·王蒙《秋山草堂图》赏析 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15
初观此画,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宁静与陶醉之情。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巧妙的构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诗意。在这一片静谧的山水之间,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鸟儿的鸣叫声,嗅到泥土和草木的芬芳。这种初印象,就像是一首悠扬的古曲,在心底奏响,引领着我们一步步深入探究这幅画的奥秘。 画作概况:细节与创作背景 《秋山草堂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的山水画卷,...
赞 (0)阅读(101)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当书法遇上绘画:赵孟頫如何在《兰亭修禊图卷》中巧妙融合书画艺术,成就传世经典之作?

26
在众多以兰亭修禊为主题的画作之中,《兰亭修褉图卷》毫无疑义是格外引人瞩目的一种存在。从古至今,有不少画家都对把这一饱含文人雅趣以及历史韵味的题材呈现在笔下这件事情极为感兴趣,像五代的周文矩、元代的王振鹏、明代的杜堇、清代的禹之鼎等等,他们都留存下了与之相关的优秀作品。 不过,《兰亭修禊图卷》特有魅力,在好多同类题材的作品当中,它能把人的目光吸引住,让观看者特...
赞 (0)阅读(33)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从宋元交替看文人画变革:赵孟頫《幽篁戴胜图》中竹子与戴胜鸟的完美结合竟有如此深意,引人深思

13
画作简介 《幽篁戴胜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纸本设色画4厘米横362厘米这幅画描绘的内容十分简洁却极具韵味,图中绘有幽篁细枝,一只戴胜鸟停栖其上,正回首张望着,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欲飞,那姿态极为生动。从笔法方面来看,此画做工规整且细致,在多个地方都运用了勾勒这样的技法,其画风既严谨又细腻,与此同时还留存着南宋院体花鸟画法所蕴含的韵味。 设色方面也是颇为...
赞 (0)阅读(37)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笔法潇洒虚实相生 画境清旷恬淡 田园风味 元代文人画的先声

24
赵孟頫在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从济南路总管府事任上卸任后,回到吴兴老家为好友周密所画《鹊华秋色图》,以解周密思乡之苦。周密祖籍济南但从未回过故乡,赵孟頫凭借对济南的记忆描绘了济南北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秋景。 画面内容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传世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画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浓厚的友情色彩。赵孟頫与周密相识,得知周密虽为济南人却从...
赞 (0)阅读(31)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绢本 怀旧寻梦的寄托所在 “八仙” 之一张果老谒见唐明皇

22
此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绢本设色,纵 41.5cm,横 107.3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了传说中的 “八仙” 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谒见唐明皇的故事。 画面内容 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右侧一老者坐绣墩上,身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这位老者便是张果老,他神态从容,仿佛...
赞 (0)阅读(32)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赵孟頫 《人骑图》“此图不愧唐人”唐代遗风 文人之清雅

19
基本信息 《人骑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 1296 年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在清代《石渠宝笈续编》《穰梨馆过眼续录》中有著录,其元代收藏情况不明。赵孟頫的弟弟赵孟吁在 1299 年的题跋中提到 “每一展卷,不能去手”,表明此卷可能曾由其收藏。 元末时,赵孟頫的孙子赵麟在 1366 年的题跋显示此卷藏于平江(今苏州)城内。入明后,有安国、...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胡廷晖《春山泛舟图轴》绢本 青绿山水 色彩绚丽 构图繁密 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法

21
一、作品概述 (一)基本信息 《春山泛舟图》是元代画家胡廷晖的作品,绘于绢本之上,采用青绿设色,纵 143 厘米,横 55.5 厘米。本幅无作者款识,右侧有 “廷晖” 残印半方以及康有为、王季迁藏印。由于画工在元至明初的创作习惯中往往不署自己的名款,有的仅钤盖个人印章,且吴升《大观录》著录的胡廷晖《月洞仕女图》也未署款仅押 “廷晖印” 一方,所以此图中的 “...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赵孟頫 行书《子昂大学》他在元朝时期如何保留汉族文化精髓,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艺术与学术财富?

18
宋室之后,才情初绽赵孟頫在南宋理宗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他虽是皇族,但没完全享到荣华。在他年少之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资,读书能够过目成诵,为文提笔即可立就,对于书画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自幼年起便勤奋研习,其才华在吴兴当地已然小有声名。 14岁时,他凭借家族的恩荫得以补官,担任真州司户参军,不过随着南...
赞 (0)阅读(30)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佚名《商山四皓图轴》

17
一、画作概述 元佚名《商山四皓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绢本设色画纵 155.3 厘米,横 77.2 厘米。它生动地描绘了汉初 “商山四皓” 故事中使臣迎请四皓的场景。 画面构图严谨,充实饱满。左下角有一队人马,为首者正与童子对话,山间小路崎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画幅偏右,二老者对弈,一老者拄杖观棋,二童子左右陪侍,上方一老者正拄杖下行,身后一童子...
赞 (0)阅读(25)评论(0)下载
古籍善本

《不繫舟漁集》十六卷【元】陳高撰 “读其诗,窃爱其抒写性情,风格遒上”

13
一、陈高其人 陈高出生于元延祐二年十一月,出生地为平阳州金舟乡咸通里(今苍南县钱库镇三秀桥附近的小河川底)。其先世从福建搬来,据陈高所撰《族谱序》记载,陈氏自虞帝以来,历经数世,在五代时为避乱迁居平阳,入宋后成为乡之望族。 陈高从小博闻强记,16 岁时才名已震动温州路,与同里林齐、何岳合称为 “瀛州三杰”。至正午应行省试,因不满时文格调卑下,上书秘书卿台哈布...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