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陈洪绶与《蕉林酌酒图》的地位 陈洪绶在明末清初画坛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幼年便显聪颖天性,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后入京临摹历代帝王像,以精湛技艺和高古奇诡的品格名扬京华,与崔子忠并称 “南陈北崔”,更被当代国际学者评选为 “代表 17 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蕉林酌酒图》在陈洪绶的作品中极具代表性。此画纵 156...
15一、陈淳其人其艺 陈淳出生于 1483 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出生在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祖父陈璚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家中颇多书画收藏,父亲陈钥与文徵明为通家之好。陈淳既有家学渊源,又师从文徵明学习诗文、书法、绘画,青年时便崭露头角,选补邑庠生,“时流推高,令誉日起”。 在绘画方面,陈淳早期多习元人的绘画...
15一、本草纲目的诞生与作者 《本草纲目》诞生的艰难历程 《本草纲目》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李时珍在撰写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从 34 岁开始动笔,历经三次修改,花费了 27 个年头才最终完成。在此期间,他参看了近 1000 种著作,为写这本书而作的札记据估计有 1000 万字。为了确保书中内容的准确性,他走了上万里的路,访问了上千个人,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
14一、全唐詩話的历史价值 《全唐诗话》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学典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它论及唐代诗人三百二十家,为后人研究唐代诗歌和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诗人的警语钩沉和事实摭取,让我们得以一窥唐代诗歌的风貌和诗人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在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从帝王公卿到贩夫走卒,不同阶层的人都在诗歌的世界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全唐诗话》则将他们的故事...
8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生于成化六年(公元 1470 年)十一月六日。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曾做过永嘉知县,后升任温州太守,文征明三岁便随家去了温州。他开蒙极晚,七岁才能站立,十一岁方能清晰开口说话,此后就读私塾。文征明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书法学李应祯,在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皆取得很高成就。在诗文上...
20一、传世之作初印象 《关羽擒将图》是明代商喜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以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画中人物高大,气势雄壮。关羽长须美髯,气宇轩昂,身穿铠甲,斜披绿袍,手抱单膝坐于青松之下,神态从容自得。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一旁,关平拔剑威慑。而庞德衣衫尽褪被两裨将绑在木桩之上,兀自...
23一、画作概述 《山庄高逸图》是明朝宣德年间宫廷画师李在所绘的一幅绢本设色画,尺寸为 188.8cm×109.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其全景式构图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古代国画的经典之一。 李在作为明朝宣德时期画院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与戴进、石锐并称为当时画坛的三大家。他深受北宋画家郭熙画风的影响,在《山庄高逸图》中,无论是题材选择、构图布局还是技法...
18一、仇英与《梧竹书堂图》 仇英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 年),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后改学绘画。仇英的绘画生涯丰富多彩,他曾与文徵明合作,也受到众多富商和收藏家的邀请至家中作画,得以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画艺大进。 《梧竹书堂图》轴,纵 148.8 厘米,横 57.2 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是仇英的一副青绿山水人物...
17一、画作概述 《白云红树图》作为明朝画家蓝瑛的杰作,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此画创作于 1658 年,彼时蓝瑛已 74 岁,可谓其晚年的经典之作。这幅画现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尺寸统一为纵 189.4 厘米,横 48 厘米。 画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画面以山间水畔的村落为前景,采用平远构图,水边斜生着苍劲的老树,村落后倚高山,山间白云缭...
12一、古籍概述 《观象玩占》五十卷在古代天文著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旧本题为唐李淳风撰,许明元写明抄本。这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日月、五纬、经星、云汉、彗孛、客流、杂气以及山川、陆泽、城郭、宫室、营垒、战阵等诸多方面,并且将阴晴、风雨、雹露、霜雾等自然现象也附录其中。在古代,天文观测与占卜紧密相连,《观象玩占》对于日月之交会、五星之退留等天文现象,不仅进行了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