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行书 第2页

名人名家

山谷翰墨香千古:黄庭坚的文艺星河与跌宕人生传奇

27
一、黄庭坚的生平概述 (一)家世背景与童萌时期 1. 家世背景 黄庭坚出生于书香世家,家族人才辈出。其祖父黄湜在宋仁宗嘉祐二年考中进士,任给事中,被赠通奉大夫、朝散大夫。父亲黄庶也是进士,崇尚杜甫、韩愈,著有《伐檀集》二卷。母亲是建昌望族李东的女儿,通经史、书画。宋朝时,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 48 名进士,其中 5 名官至尚书,黄庭坚的家族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
赞 (0)阅读(44)评论(0)
历代书法

(宋)黄庭坚 行书《赠张大同书》长枪大戟般舒展 筋脉尽显 锋芒外露 骨力特健

13
《行书赠张大同书》作为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杰出之作,书于元符三年(1100 年)正月,纸本,大行楷书,45 行 172 字,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宋哲宗绍圣四年,新党得势,东坡贬岭南,黄庭坚也因修《神宗实录》被指落 “不实” 之罪,被贬黔南。此时的黄庭坚体衰多病,精神压抑,“心腹中蓠芥,如怀瓦石”。 外甥雅州张大同治任将归,因其有意于古文,特来...
赞 (0)阅读(42)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唐)柳公权 行书《兰亭诗》(兰亭八柱第四) 笔力遒逸 郁勃顿挫 意态烂漫 干笔、湿墨多韵趣

20
一、柳公权与《兰亭诗》的渊源 柳公权,唐朝官员、书法家、诗人,出生于士族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诗文教育。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 “柳体”,以骨力劲健著称。 《兰亭诗》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时与会者所赋的 37 首诗及诗序。柳公权所书《兰亭诗》,从书法主...
赞 (1)阅读(40)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唐)虞世南《临兰亭贴》真迹(兰亭八柱第一) 笔意温润,骨力遒媚

22
一、虞世南与兰亭帖的渊源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余姚人,唐朝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在书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的书法与王羲之渊源极深。他曾得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真传,智永和尚作为王羲之的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入研习王羲之书法风格,其书法作品可称是直接魏晋人风韵。 虞世南...
赞 (1)阅读(84)评论(2)下载
历代书法

(宋)蔡襄 行书《自书诗卷》笔致飘逸流畅 点画婉转精美

19
一、蔡襄与自书诗卷的诞生 蔡襄出生于仙游县枫亭赤湖村的一个农家,自幼在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习,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天圣八年,蔡襄登进士甲科第十名,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他先后在多个重要职位上任职,政声卓著。 北宋皇祐二年,蔡襄从福建转运使的位置被召回汴京修起居注。这一时期,他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的见闻让他感慨万千,皆成诗章。蔡襄的《自书诗卷》正是在这样的...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明)董其昌 行书《白羽扇赋》既有 “颜骨赵姿” 之美,又集古法之大成。

13
一、董其昌与行书《白羽扇赋》的邂逅 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他出生于松江华亭,自幼聪颖,颇具盛名。董其昌在书法上自成一家,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锺合称晚明四家;在绘画上,他以佛家禅宗喻画,倡 “南北宗” 论,为 “华亭画派” 杰出代表。 董其昌书《行书白羽扇赋》于天启二年(1622 年),当时他已 68 岁...
赞 (0)阅读(39)评论(0)下载
佳作趣话

笔力透木,墨韵传千古:王羲之 “入木三分” 背后的书法故事

13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 “书圣” 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作品《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自幼受家庭书法氛围熏陶,跟随卫夫人学书,后又遍习名家遗迹,博采众长。其一生历经多个官职,在不同任上均展现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太宁三年(325 年)左右,王羲之经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任职秘书郎,得以浏览...
赞 (0)阅读(45)评论(0)
历代书法

(明)董其昌 行草《方旸谷小传卷》墨浸润灵滋,古淡生动

9
一、传世之作的诞生 董其昌《方旸谷小传卷》作为一件艺术瑰宝,诞生于董其昌五十岁前后这个特殊的时期。此作以行书书写于金笺之上,与陈继儒行书《方旸谷像赞》合册,共同被苏州博物馆珍藏。 据资料记载,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他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绘画方面更是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大家,笔致清秀中和,恬...
赞 (0)阅读(32)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元|赵孟頫《闲居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晚年代表作品

12
一、《闲居赋》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心境 赵孟頫身为宋朝皇室后代,却在元朝为官,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一直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之中。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并不少见。敏感的文人在战乱中深刻感受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以及命运的难卜。赵孟頫以旧王孙的身份出仕元朝,内心充满了煎熬和痛苦。他既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又渴望回归田园,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
赞 (0)阅读(30)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清 冷枚 《养正图册》 《圣功图》 人物十开

12
冷枚,约生活于公元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字吉臣,号令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人。他是清初著名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画风工整、细致,色彩浓丽,具有装饰性。冷枚的《养正图册》创作于清代,具体年代虽不详,但反映了当时宫廷绘画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趣味。 《养正图册》为绢本设色画,共10开,每开纵32.2厘米,横42.3厘米。这种规格和材质的选择,使得...
赞 (0)阅读(37)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