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历代书法 第2页

唐 褚遂良 楷书《伊阙佛龛碑》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更见证了初唐宫廷最激烈的权力角逐

20
在河南洛阳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伊水东西两岸的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古称“伊阙”隋唐后习称龙门。龙门石窟西山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之间的崖壁上,矗立着一块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的唐代碑刻,这便是被誉为初唐书法代表、中国石窟寺中最大摩崖碑刻的伊阙佛龛碑。 这块碑文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写了,谏议大夫褚遂良承担书写任务了。碑上的文字分为三十二行了,每行包含五十一...
赞 (0)阅读(33)评论(0)下载

(东晋)王羲之 小楷《佛遗教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含蓄收敛、稳健平和

9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以精湛的技巧、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更在书法艺术的审美和哲学深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 “书圣”。他的代表作《兰亭序》,以流畅自然的笔触、均衡和谐的布局以及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展现了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佛遗教经》,全称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由姚秦时期的鸠...
赞 (0)阅读(28)评论(0)下载

(宋)米芾 行草《德忱帖》“八面出锋” 的独特笔法

6
《德忱帖》是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作于元符二年(1100 年)五月四日,时米芾 50 岁,在涟水军任上。此帖为致葛德忱书札,尺寸纵 25.4 厘米,横 78.6 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米芾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犹如一颗书法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气韵与节奏 《德忱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
赞 (0)阅读(34)评论(0)下载

(明)文征明 行书《咏花诗》超脱世俗、孤高自守的心境

7
文征明的《咏花诗》创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此时他已达 86 岁的高龄。从时代的大背景来看,明代中期文化氛围呈现出多元且繁荣的态势。在思想领域,心学逐渐兴起,对传统的程朱理学产生了一定冲击,人们的思想更加注重内心的感悟与个性的抒发,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文学艺术创作,使得作品在表意抒情上更为细腻且多元。 社会环境方面,江南地区作为当时的经济重心,工商...
赞 (0)阅读(25)评论(0)下载

晋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八柱第三

22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初三,正值上巳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当时人们到水边洗濯、清除污垢、祓除不祥的日子。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 42 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诗词会,也就是著名的 “兰亭雅集”。 当时参与兰亭雅集的人物众多,皆是一时之俊彦,像谢安、孙绰、郗昙、王凝之等都在...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

(宋)黄庭坚 草书《公以道安帖》翩翩欲飞而意气虚和,非若寻常务以欹侧取势者也

5
《公以道安帖》约元祐初(1086 年)作于京师开封。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黄山谷。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 “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 “苏黄”。 黄庭坚生于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 年),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他自小聪颖,五岁读《五经》且能背诵如流,七岁能赋诗。少年时随舅父李常赴淮南游学,...
赞 (0)阅读(28)评论(0)下载

(明)文征明《兰亭序》真迹 魏晋神韵 中庸虚和之道 “神似” 境界

8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生于成化六年(公元 1470 年)十一月六日。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曾做过永嘉知县,后升任温州太守,文征明三岁便随家去了温州。他开蒙极晚,七岁才能站立,十一岁方能清晰开口说话,此后就读私塾。文征明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书法学李应祯,在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皆取得很高成就。在诗文上...
赞 (0)阅读(32)评论(0)下载

(宋)苏轼 行书《杜甫桤木诗卷帖》“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儿目睛”

6
此帖又称《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为澄心堂纸本,墨迹,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原藏于台北兰千山馆,现寄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面部分是苏轼书写的杜甫关于桤木的诗,全诗共七行五十六字。苏轼所书杜甫桤木诗全文为:“背郭堂成荫白茆,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下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此诗描绘了草堂建成后的景象...
赞 (0)阅读(27)评论(0)下载

(明)董其昌 草书《临冠军帖》“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8
董其昌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明代中后期的大书法家、画家,其作品以清秀、俊逸、刚劲、简约而著称,对后世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董其昌的草书临作更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他遍临古帖,一生不辍,其草书临冠军帖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墨色丰富,淡而不薄、枯而不浮,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董其昌出生于 1555 年,松江华亭(今上海...
赞 (0)阅读(28)评论(0)下载

(宋)米芾 草书《吴江舟中诗卷》痛快淋漓与清古从容的融合 枯笔疏行、欹侧随意的技巧运用

15
《吴江舟中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晚年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此卷不仅展现了米芾高超的书法技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后人研究北宋时期的书法艺术、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从艺术价值方面来看,《吴江舟中诗卷》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中年书风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从容。米芾在书写过程中,运用枯笔...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