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自号石室先生,四川梓州(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诗人,与苏轼并称“竹痴”,二人不仅是亲戚,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文同于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历任多地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任太守,世称“文湖州”。然而,他虽身居官场,却思想倾向保守,不适应王安石变法,故多回避党派之争,...
14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城(今安徽桐城或舒城)人,是北宋时期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古器物鉴赏家。他出身名门,自幼深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其父李虚一曾任大理寺丞,喜好收藏法书名画。 李公麟学识渊博,不仅诗文书画皆精,还擅长鉴别钟鼎古器,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文化巨匠交游甚密,其艺术成就被誉为“北宋画中第一人”。 《明皇击球...
12关于徐泽的生平,史书记载并不详尽,但根据现有资料推测,他应是元代一位颇具才华的画家。尽管其生平事迹略显模糊,但《架上鹰图》的精湛技艺足以证明他在花鸟画领域的深厚造诣。在中国绘画史上,徐泽虽非家喻户晓的大师,但其作品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架上鹰图》采用绢本设色,尺寸为51.99×78.66cm,画面构图严谨,色彩运...
14巨然,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画僧。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年便以善画山水闻名于世,后南唐灭亡,巨然辗转至开封,成为开元寺僧,继续其艺术生涯。 巨然师承董源,深得其笔墨精髓,与董源并称“董巨”,成为江南山水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画作以“淡墨轻岚”著称,善于表现江南山水的秀美与宁静,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湖山春晓图...
13蓝瑛(1585—约1666年),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西湖山民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一生,是游历与创作并行的艺术之旅。 据明代韩昂《图绘宝鉴续纂》记载,蓝瑛足迹遍布福建、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对长江南北的名山大川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广泛的游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视野,也为他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 蓝瑛早年以摹古为主,宗法唐宋...
12元代的《四睡图》以其独特的禅意与细腻的笔触,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关于人与自然、梦境与觉醒的传奇故事。这幅纸本墨笔作品,尺寸为77.8×34.3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憾的是,关于这幅《四睡图》的作者,历史并未留下确切的记载。元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画家们既继承了宋代绘画的精髓,又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在这样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背景下,...
13赵孟頫,生活在元朝初年,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艺术风格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宋室后裔,他不仅在书画上造诣深厚,更以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连接宋、元两代艺术风格的桥梁。 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意境的营造,赵孟頫正是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之一。 在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崇尚简约与自然,文人雅士们常以笔墨寄情山水,抒发胸中块...
14《西岳降灵图卷》纵26.5厘米,横513.7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长卷以道教中的“西岳大帝”巡游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构图,生动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景象。 画卷中,斥候、鹰犬、仪仗队、主人公、女眷子嗣、随行车马用具等一一呈现,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
12仇英,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虽出身贫寒,却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书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早年为漆工,后得文徵明等人提携,转而专攻绘画,尤擅人物、山水,画风细腻精致,色彩明丽而不失雅致,深受世人赞誉。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是仇英应明代收藏家昆山周...
21仇英,字实父,号十洲,约生于明弘治末年(约1498年),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出身贫寒,早年曾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但自幼酷爱绘画,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仇英的绘画风格细腻工整,色彩艳丽,尤其在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成就斐然,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