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少林寺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研究中国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的重要史料。这部由清代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焦如蘅补辑的志书,于乾隆年间刊行,不仅记录了少林寺的兴衰历程,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武术传承。以下,我们将对《少林寺志》进行一番深入的赏析。 一、编纂背景与意义 《少林寺志》的编纂,始于康熙三十五年前后,由焦钦宠等人初稿完...
6《推背图》是一部古老的预言书,它以其神秘莫测的内容和精准的历史预言而闻名于世。据说,《推背图》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唐朝时期,由两位著名的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风共同撰写。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卦象、谶语和颂诗相结合的形式,预测了从唐朝到未来数千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推背图的起源与传承 《推背图》的起源充满了神秘色彩。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寻求国家的长治...
6《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编纂历史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见证。自永乐年间诞生以来,这部巨著便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一、编纂背景与宗旨 明成祖朱棣像轴(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决心编纂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之大成的类书。他秉承“...
4《景祐遁甲符应经》是一部承载着中国古代智慧与神秘色彩的古籍,其历史深远,内容博大精深。作为一部集天文、地理、兵法、占卜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宋代人民对宇宙规律的独到见解,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战争、政治与文化面貌。本文将对《景祐遁甲符应经》进行深入的赏析,并探讨其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景祐遁甲符应经》的成书背景与作者 《景祐遁甲符应经》是...
4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这部《山海经》是明成化元年(1465)吴宽抄写的。9行22字,无直格。卷后有吴宽跋,称:“是书予手录,始于成化乙酉(元年),毕于明年正月六日。”当时吴宽31岁,还没有中状元。 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明代苏州府长洲县人。自幼笃志好学,早年曾读书于吴县横泾尧峰山资庆寺。写得一手好文章、好书法,20余岁已负重名,“以文行有声诸...
1《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此《山海经》册为元代书法家曹善所书。全套共四册,小楷抄写郭璞传《山海经》十八篇,其书风质朴端严,结字参差,用笔古拙之处可见钟繇遗法。此本约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经姚绶、王世贞、陈继儒、董其昌等递藏。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 “山经” 五卷,“海经” 八卷,“大荒经” 四卷,“海内经” 一...
2《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今传本十八卷(篇)分山经五篇,海经十三篇。其内容主要记录远古的山川海泽、方国物产等地理和博物方面,也包含远古神话、神祇异兽等内容。此内含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毛氏校跋明刊本两种。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其撰者不详。西汉刘歆(刘秀)将古本三十二篇校刊并为十八篇,后由东晋学...
1宋绍兴二十一年(辛未 1151)尤袤开始搜集、整理散存于世的《山海经》旧本,历时约三十年,于淳熙七年(庚子 1180)刊印。此即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此本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山海经》版本。其避讳至 “慎” 字,卷七 “海外西经” 之 “肃慎之国”、卷十七 “大荒北经” 之 “肃慎氏之国” 等 “慎” 字皆缺末笔。敦字(从敦之字)十数见,皆不讳。...
3此《山海百灵》图卷(签题:唐胡瓌《蕃兽图》真迹神品上上,卷前题:山海百灵)。画卷描绘诸多怪奇神兽,这些动物形象灵感应该来自《山海经》,卷后有一段跋描述此卷的传递情况。此卷大致绘于明代(待考),现藏于赛克勒美术馆。 签题:唐胡瓌蕃兽图真迹神品上上胡瓌(瓌,读作guī。汉字基本字义古同“瑰”。五代·后唐〕,山后契丹乌索固部落人。随李克用(856-908)入中原,...
10此幅神秘的《怪奇鸟兽图卷》,背后蕴藏着千年的文化与艺术的沉淀,却仍然保留着未知的谜团——它的创作者依然是个谜。在这幅卷轴上,精心描绘着《山海经》中记载的奇异生物,共计七十六种,其中鸟类翩跹起舞,有三十种之多;兽类则威猛雄壮,占据了四十六种。每一种生物都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且都附有精心撰写的题名和草书简介,简洁而富有诗意。 这些形象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深深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