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扫码关注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
夸克网盘 |
发送“KK”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百度网盘 |
发送“BD”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UC网盘 |
发送“UC”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沈铨生于 1682 年,是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年少时,他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跟随父亲学习扎纸花的手艺。这段经历虽然艰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对手工艺以及造型艺术的感知能力,为日后绘画创作中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奠定了基础。
在沈铨十二、三岁时,常随父亲去浙江平湖贩卖绵绸,每次经过花鸟画家胡湄门前,看到胡湄作画时的挥洒自如,他都会驻足停留,观看许久都不愿离开。他对绘画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父亲见状,便与胡湄商量,让沈铨留下来跟随胡湄学习画画,胡湄欣然答应,就这样,沈铨拜入胡湄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经过数年的学习,大约 20 岁左右时,沈铨离开老师,开始专心从事绘画工作,并以卖画来维持生活,从此绘画成为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开启了他在绘画艺术领域不断探索与发展的漫长历程。
沈铨的绘画风格有着深厚的渊源,远师黄筌画派,近承明代吕纪。黄筌画派以其富贵华丽的风格著称,注重对描绘对象的精细刻画以及色彩的绚丽呈现,在五代时期有着极大影响力。沈铨受其影响,在工写花卉翎毛、走兽时,也极为讲究画面的精致感与色彩的表现力。明代吕纪的绘画特色为色彩富丽且法度谨严,沈铨吸收了这一特点,使其作品在遵循一定绘画规范的同时,色彩运用更加丰富饱满。
在继承这些前人风格的基础上,沈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擅长工笔花鸟和走兽,作品以精密妍丽见长。无论是花卉翎毛还是飞禽走兽,他都能通过细腻的笔触、严谨的构图以及对色彩的巧妙搭配,将描绘对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例如他笔下的花鸟,羽毛的层次感分明,花卉的形态与色泽逼真,走兽的神态与动态也刻画得十分精准,整体展现出极高的写实性和生动性,尽显其精湛的绘画技艺与独特的艺术审美。
雍正九年(1731 年),沈铨应日本天皇之聘,偕弟子郑培、高钧等东渡日本,在日本停留了三年时间。在这期间,他积极传播自己的绘画技艺与理念,与日本当地画家频繁往来交流,在吸收日本绘画文化元素的同时,将自身绘画风格进一步完善并传播开来,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南苹派” 写生画。
“南苹派” 写生画深受日本人推崇,沈铨更是被称为 “舶来画家第一”。当时日本江户时代长崎画派就是在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其中尤以圆山应举最为著名。圆山应举在沈铨绘画风格的启发下,融合本土艺术特色,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对日本画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沈铨归国后,声誉大震,其影响力不仅在江南地区进一步扩大,更是传至京城,朝廷还下旨命他作画上贡。乾隆 7 年他创作的《花蕊夫人宫词意》受到好评,此后也陆续为宫廷作吉祥寓意之画,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 “南苹派” 绘画风格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
《桂鹤图》轴为纸本工笔设色,纵 177 厘米,横 90.3 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一规格与馆藏信息,为这幅作品的研究与欣赏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也方便人们在后续对画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桂鹤图》中呈现了诸多元素,布局巧妙,营造出深远、清幽且吉祥富贵的意境。
画面的主体之一是桂树,其树干粗壮,有两枝树枝倾斜入画,金色的小花穿插在浓密的树叶之间,点缀于枝头。桂花作为秋天的代表性花卉,香气扑鼻,又因 “桂” 谐音 “贵”,有着富贵荣华的美好寓意,古时还常将科举考试取得好名次比作 “折桂”,更增添了其吉祥的意味。
一只白鹤立于湖石之上,姿态优雅,它张开的喙仿佛在呼朋引伴,其羽毛洁白,鹤顶丹红,通过工笔重彩的技法勾勒,羽毛显得蓬松且柔软,头顶桂花叶的敷色浓淡相宜,浓在叶底、叶子正面,淡在叶尖、叶子反面,观赏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叶子的层次,感受到枝繁叶茂的情态,把白鹤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地面上,鲜花绽放,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其中,牡丹国色天香,寓意着吉祥富贵;清新淡雅的兰花双勾设色,前后分明,象征着典雅高尚的人格;角落里生长着的灵芝,菌盖上有着一圈圈云纹,是祥云瑞彩的体现,寓意着长寿福禄,自古以来灵芝作为珍贵的药材,也被称为 “长寿福禄” 的神草。
此外,画面中还有水仙,其设色清丽,与颜色浓艳的牡丹形成鲜明对比,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淡雅清新之感。画中还绘有一条溪流,潺潺的流水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使得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更显生动自然。
沈铨在描绘松树崖石时,用笔很有特色,其勾勒虽然粗犷却毫无草率之嫌,运笔之时勾勒点染并用,皴擦的方式变化多端,墨色既凝重又雅致,产生出一派浑厚苍劲的艺术效果。整幅画面被一片淡青色所笼罩,冷气逼人,与仙鹤羽毛的洁白及鹤顶的丹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远景处的烘染,营造出画面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江山无尽之感。
在《桂鹤图》中,沈铨展现出了精湛且多变的笔法运用技巧。当勾勒松树崖石等对象时,他巧妙地将勾勒、点染并用,皴擦的方式更是变化多端。其勾勒虽看似粗犷,却毫无草率之感,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底与匠心。比如在描绘松树的枝干时,通过轻重缓急不同的用笔,将枝干的苍劲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那蜿蜒的线条仿佛蕴含着松树历经岁月的沧桑故事。而在处理崖石时,利用皴擦方式的转换,或浓墨重擦以体现岩石的厚重质地,或淡墨轻皴营造出石头表面的粗糙感,使得崖石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在墨色的运用上,沈铨更是独具慧眼,让墨色既凝重又雅致。通过浓墨与淡墨的交织配合,重墨处彰显出画面主体的沉稳大气,淡墨处则增添了几分空灵与悠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出一派浑厚苍劲的艺术效果。这种笔法与墨色的完美结合,使得画面中的景物仿佛有了生命,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松树在崖石边随风摇曳的姿态,以及崖石所承载的岁月沉淀,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桂鹤图》的精妙之处,还体现在其配景设置与意境营造方面。画面中除了主景仙鹤与桂树外,诸多配景的搭配也别具匠心。牡丹、灵芝、水仙以及溪流等元素,都与主体相互衬托,共同营造出深远、清幽且吉祥富贵的意境。
牡丹,自古便寓意着吉祥富贵,其国色天香的姿态在画面中格外引人注目,与仙鹤、桂树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画面整体吉祥如意的氛围;灵芝那独特的菌盖纹理,有着吉祥如意、长寿福禄的美好寓意,作为珍贵的神草,它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祥瑞之气;而水仙设色清丽,与颜色浓艳的牡丹形成鲜明对比,为画面带来了几分淡雅清新之感,使得整个画面的色彩层次更加丰富,也让整体氛围在富贵之中又多了些清幽韵味。
再看那潺潺的溪流,流水声仿佛能透过画面传入观者耳中,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让画面实现了动静结合,更显生动自然。在这些配景的衬托下,主体的仙鹤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祥瑞、清幽且富有生活情趣的世界之中,营造出的意境深邃而悠远,给人一种江山无尽的感觉,让观者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沈铨在《桂鹤图》中对色彩的运用也极为考究,充分展现出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对于不同的物象,他采用了各具特色的色彩处理方式,以此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与独特的艺术美感。
画中的仙鹤施以重彩,通过细腻的工笔勾勒,将羽毛描绘得蓬松且柔软,洁白的羽毛与丹红的鹤顶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仙鹤的高洁与灵动,又使其成为画面中视觉的焦点所在。桂花、牡丹、灵芝等物象也多以工笔重彩表现,像桂花叶的敷色浓淡相宜,浓在叶底、叶子正面,淡在叶尖、叶子反面,观赏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叶子的层次,感受到枝繁叶茂的情态。
而处于画面下半部分的水仙则设色清丽,与周围色彩浓艳的花卉形成反差,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作用,让整个画面色彩不至于过于浓烈,而是在鲜艳与淡雅之间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这种对色彩的精心搭配与处理,使得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出一个色彩绚丽却又和谐统一的艺术世界,彰显出沈铨在色彩运用方面的深厚功力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